▲机器人在打鸡蛋
新年伊始,斯坦福大学一个学生团队造出的“阿罗哈机器人”(Mobile ALOHA)火出了圈。在视频里,它熟练地切菜、打鸡蛋、翻炒、装盘,让人惊呼机器人取代厨师的日子可能不远了。
不过,在阿罗哈爆火后,其研发团队介绍,在阿罗哈完成一些复杂动作时,其背后会有一名操作员移动遥感手臂,再通过传感装置让操作手臂实现动作意图。团队成员Tony Zhao还幽默地向粉丝们表示:“好消息,看起来机器人暂时还不会接管这个世界”。
对此,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博士对红星新闻表示,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服务机器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从实际情况看,我们距离一个“完美保姆”还很遥远,比如机器人的“手臂”等硬件部分目前的技术成熟度还远远不够,无法模拟人类灵活的关节动作。不过,业界对其长远发展前景十分看好,艾媒咨询此前的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到2027年我国机器人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接近6000亿元,其中商用和家用的服务机器人的市场份额将超过工业机器人。
[xyz-ihs snippet=”In-article-ads”]成本22万元
小团队打造会做中餐的机器人
提起家政机器人,洗碗、扫地等简单动作可能是人们最常见的应用。所以斯坦福大学一个三人小团队研发的阿罗哈机器人在1月4日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全世界关注。阿罗哈不仅成功完成了下厨炒菜的动作,而且挑战的还是难度相当高的中餐。
根据官网演示视频,阿罗哈一气呵成地完成了一系列复杂操作,做出了滑蛋虾仁、干贝烧鸡、蚝油生菜三道菜,其中搅打鸡蛋、撒葱花等精细的动作完成得准确无误。视频中呈现的诱人菜色也让网友和AI界的人士惊呼,希望有一天机器人厨子能帮人免除一日三餐的麻烦。
▲机器人做好的三道菜成品
除了炒菜之外,官网还展示了阿罗哈机器人完成各种任务的视频,比如擦掉倒在桌上的酒渍、打开一个双开门的橱柜、调整座椅位置、把枕头芯塞进枕套等。至于清洗碗碟、按电梯上楼、与人类“击掌”欢庆等简单动作更是不在话下。阿罗哈机器人还通过了“鲁棒性测试”,即连续多次重复完成同一个任务,没有出现失败的案例。
根据Mobile ALOHA团队的介绍,他们三个人(导师芬恩和两名中国学生)一共花费约3.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2万元)的成本打造了阿罗哈机器人。得益于AI技术的辅助,该团队编写的软件程序极大地提升了机器学习的效率,目前只需要50次演示,就能将机器人完成动作的成功率提升到90%以上。
最让业界称道的是,该团队将阿罗哈机器人的软硬件都进行了开源展示,并欢迎业界同行提出修改意见,进一步改善机器人的功能。
团队成员出面“降温”:
没想象那么厉害,背后有人操作
阿罗哈机器人的火爆迅速超越了科学界的范畴,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美国、中国、日本、越南等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
当地时间1月6日,该团队在官网上又贴出了一段令人忍俊不禁的“翻车”视频,将阿罗哈机器人在实验过程中“丑态百出”的样子做成了集锦,让外界对阿罗哈机器人“祛魅”。
▲阿罗哈机器人装盘时将食物倒在桌上,锅底已被烧焦
视频显示,在煎虾仁时由于火候把握不好,平底锅的底部被烧得焦黑,在装盘时阿罗哈机器人更是一把将虾仁和剩下的油都倒在了桌子上。此外阿罗哈机器人在炒菜时频频端不住锅,将食材和锅碗瓢盆掉在地上,或者在行走中撞到桌子角也是常见的失误。
▲阿罗哈机器人将锅打翻在地
除了各种低级失误以外,人们对阿罗哈机器人的能力还有一个巨大的误解。团队成员Zipeng Fu介绍说,阿罗哈机器人目前还没有实现全自动工作,部分任务需要有人遥控指挥。具体来说,阿罗哈机器人除了有一对“操作手臂”之外,背后还有一对“遥感手臂”。在完成一些复杂动作时,其实有一名操作员站在机器后面移动着“遥感手臂”,再通过传感装置教会“操作手臂”实现动作意图。只不过由于视频拍摄距离较近,很多观众会以为“操作手臂”是单纯听从“大脑”的指挥自主完成动作。
德国达姆施塔特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查娃扎卡表示,目前阿罗哈机器人最大的弱点可能在于它只有两根像钳子一样的“手指”,面对精细的任务时可能表现得像一个鲁莽的“糙汉子”。该团队论文数据显示,在面对擦桌子、摆凳子等简单任务时,阿罗哈机器人的成功率超过90%,但在面对炒虾仁这种需要灵活掌握火候的任务时,成功率只有40%。
▲操作者通过遥感手臂远程控制
家政机器人何时能普及?
专家:技术成熟度还不够
阿罗哈机器人面世两周以来,总体赢得了业界较高的评价。英伟达数据科学家Jim Fan表示,在过去,机器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数据学习的能力很差,但他惊喜地看到阿罗哈机器人在AI技术的辅助下极大提升了学习效率,可以短时间内通过模仿来学会如何操作各种家务劳动。
团队成员Zipeng Fu自己总结说,AI技术的发展和硬件成本不断下降,是阿罗哈机器人能够成功“出圈”的基础,不过他也承认距离“完美的机器人保姆”还相当遥远。
张毅博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在走访调研了很多机器人企业后总结发现,目前制约家政服务机器人发展的并不是“大脑”(软件编程),而主要的障碍在于机器人的“手臂”等关节不够精细。
张毅博士认为,人的关节其实非常精巧,而目前机器人的制作工艺成熟度还远远不够,因此机器人的手臂和手指等无法做到像人类一样灵活做动作,这个机械难题还有待突破。
虽然短期内我们还无法看到机器人完美取代保姆岗位的那一天,但张毅博士认为从长远来看,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前景值得期待。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人们对于“解放双手”的迫切渴望,对服务机器人的需求水涨船高。“所有科技的进步、商业的进步都是基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来的,但这种进步是要分阶段实现的。功能更综合的服务机器人对老年人生活的便利性提高会非常大,从这个角度看,未来机器人的发展空间还非常大。”
艾媒咨询此前的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712.4亿元,同比增长31%,这个数字预计将在2027年接近6000亿元。
分赛道来看,由于我国产业链条的完备,工业机器人率先取得发展,但商用和家用的服务机器人后来居上,在2023年超过了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份额。而且随着机器人应用场景被不断开发,各场景下的投资价值逐步凸显,资本活跃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来源: 红星新闻
[xyz-ihs snippet=”multiple-ads”]1,53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