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亮辉:摊开一卷满琳琅——何俊良对联赏读

文艺天地

摊开一卷满琳琅
——何俊良对联赏读
文/朱亮辉

 

我与俊良第一次谈论文学,源自于他的一副对联。

2005年7月的一天,一个长须及胸的青年光临寒舍。进得屋来,这位不速之客作完自我介绍后,真诚恭谦地说是慕名前来求教的,并索要我编撰的几本册子。坐定寒暄后,他向我谈到他漂泊谋生时的一件耿耿于怀的往事:一次他在外地一条商业街的一个邵东人开的店铺门口,看到挂着一块“本店绝无邵东货”的牌子,当即痛心地写了一副对联送给了店老板。联云:儿不嫌娘,是邵东人何言本店绝无邵东货;根当恋土,生昭阳地就应齐心光大昭阳牌!这副对联,虽然从艺术和联律角度讲,算不得灵动和工稳,但真率得可爱,热爱家乡的赤子之情溢于言表,且即兴呼之而出,已显露出对楹联的感悟和思维的灵敏。接着我们就一见如故地交流起诗联创作的体会。当时我就预言:“老凤总被雏凤越,吟坛可望翻新页。”(拙作《蝶恋花·俊良来访》词句)

由此,我认识了俊良,并成了至交。

十几年来,俊良在生活困顿,家逢变故的境遇里,孜孜不倦地执着于对联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取得了令人咂舌的成绩。他被评为“邵阳市首届联坛十秀”,“当代邵阳楹联二十家”,跻身“湖湘楹联百家”,荣膺“湖南省对联文化传承人”称号。

月前,俊良将他十几年来撰写的对联打印成册,拟将出版,谦虚地请我“雅正”,我一一赏读,心有戚戚焉,涌起了一股写点评述的冲动。纵观俊良的对联,琳琅满目,可圈可点。

 

一、严肃的文学使命和赤诚的家乡情怀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家就是要以一种社会责任感,通过文字,去荡涤人的心灵,从而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俊良通过对联自觉地践行着这种使命。如他的《题脱贫家庭春联》:

党引春风,扇扇门开中意路;

民欣惠雨,张张脸像太阳花。

脱贫攻坚是党中央动员全国全党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前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作者紧扣时代脉搏,用两行文字热情地歌颂了几年来脱贫攻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春风”“惠雨”,以自然风雨喻时代风貌;“扇扇”“张张”形象地涵盖了“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中意路”是通向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而“太阳花”则是人们脱贫之后过上幸福生活的精神面貌。对联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意蕴丰赡。再如《贺邵东爱心义工联合会成立六周年》:

到此人心皆上善:一个人,一群人,千万人潮涌昭阳,火红马甲蒸蒸上;

如歌岁月最温馨:六周岁,六百岁,亿兆岁爱禅世道,重彩云天习习风。

上联从空间上描述了邵东爱心义工队伍如春潮般涌动的磅礴之势;下联则从时间上期许这温馨的事业将会得到永恒地传递,激励人心。

文学的使命,不仅要对美好进步的事物进行倾情歌颂,也包括对一些丑恶腐朽的社会现象进行无情的鞭挞和揭露,以起到明道警世和荡涤心灵的作用。正如著名文学家郑振铎所言:“文学的真使命就是:表现个人对于环境的情绪感觉……欲以作者的欢愉与忧闷,引起读者同样的感觉。或以高尚飘逸的情绪与理想,来慰藉或提高读者的干枯无泽的精神与卑鄙实利的心境。”

2021年7月20日,郑州发生了特大暴雨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这场灾害,诚如后来经国务院调查组调查认定的那样,既是天灾,也是人祸。俊良写道:

一场暴雨,竟戳穿智慧海绵,忍将千亿民脂,浪滚涛翻去:

数万军民,齐筑就铜墙铁壁,誓把满城雨泪,烟消云散开。

天灾难料,人祸可防啊。上联,作者怀着伤痛不已,悲愤难当的心情,对“人祸”进行揭露。“戳穿”一词毫不留情地直指排水工程中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忍将”一句更是痛惜人民生命财产的无端损失,个中原因,留给人们深思。但是作者没有揪住伤心的事情不放,下联笔锋一转,写数万军民奋勇抗灾的动人场面。美刺兼行,既善意地揭示了问题,让人们吸取沉痛的教训,又给人以欣慰和鼓舞。又如《一代宗师叶企孙》:

廿三岁驰名世界,一心报国返清华,贡献毕生,造就批批红院士;

六九龄入狱北京,无力回天沦陷害,凄凉晚景,呼号切切白专家。

对联写我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叶企孙的卓越成就和不幸遭遇,看来只是客观叙述,实则是皮里春秋,引人深思。

像这类“问题”对联,还有如《抗洪》《挽李文亮医生》等,都表现出了一个正直的文艺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乐同之的家国情怀。

俊良的文学使命与讲好邵东故事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他深爱着生他养他的这片热土,其对联,反映家乡巨大变化,描绘家乡美丽山川,讴歌家乡优秀人物,宣传家乡特色物产的居多。

斫曹乡原是省级贫困乡,这里,石漠化严重,几乎没有水田,只有旱土。为了改变落后状况,上世纪七十年代,曾出现过战天斗地的野鸡坪精神。近些年,在乡党委政府和驻村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该乡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克服自然劣势,引导村民在“石窝窝”里种植中药材和黄桃,还着力开发乡村旅游项目,使石头山变成了“金山银山”。面对这巨大的变化,俊良欣喜不已。一组《点赞斫曹》,从地缘和产业、文化和旅游、人物和景观、精神和物质等方面全方位进行描叙和点赞,其《魅力斫曹》云:

初心勤砥砺,阔步长精神,眼光到处风光美;

石块拱良田,药香迎健客,诗意近时生意兴。

这里风光美、药材香、生意兴、精神旺、游人众、诗意浓,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再看他的《邵东小五金》:

镂月裁云觅五金,处处试锋,惊羡邵东,仙槎万叶槎江涌;

转型升级赢三贴,人人长劲,紧钳寰宇,境界一流界面宽。

驰名全球的仙槎桥小五金是邵东的支柱产业之一,在2000多年的制造过程中,不断改进技术,尤是改革开放以来,几度转型升级,成了邵东的亮丽名片。邵东五金有数百个品种,怎么来写呢?作者选取其刀剪和夹钳作为切入点。刀剪可镂月裁云,可见手艺精巧;夹钳可紧钳寰球,言销售之广,力量之大。看似夸张,却并不虚空。作者还抓住“仙槎”做文章,“仙槎”一语双关,既是小五金产地,又是神话中能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竹木筏。“仙槎万叶槎江涌”,既具浪漫色彩,让“镂月裁云”有了凭依,又是现实写照。仙槎桥有1500余家五金制造和经营企业,从业人员达4万余人。一“涌”一“宽”信然!另如邵东支柱产业打火机、箱包、药材、黄花等,俊良均有联题咏,恕不一一列举。

邵东近现代以来,涌现出五四先驱匡互生、抗日名将袁国平、人民音乐家贺绿汀、中科院院士(学部委员)李薰等杰出人物。俊良心仪笔随,其言也切,其情也真。

背靠千秋绿竹,《牧童短笛》心尖起;

院观万里黄云,《游击队歌》耳畔来。

这是俊良的《题贺绿汀故居》联。该联亦实亦虚,亦柔亦刚,堪称佳构。上联起笔实写故居小环境,为下句联想“牧童短笛”做铺垫,幽静的绿竹林里飘来悠扬的牧笛,令人愜意;下联起笔发挥想象虚写抗日大环境,也是为下句联想到“游击队歌”造势,雄阔的黄沙(古人多以状战场)大漠上回响雄壮的战歌,令人振奋。可谓景与事,景与情达到了高度契合。这两支歌曲也高度概括了贺绿汀音乐创作的成就和风格。遣词上,绿竹对黄云,心尖对耳畔,颇见功力。

再如《题邵东百年名校杨塘书院》:

气聚风藏,大野胸襟怀大象;

云蒸霞蔚,名山派势涌名流。

位于杨桥的杨塘书院是清末上海道曾丙熙先生捐资两万银元创办的邵东著名的书院,迄今已近120年历史。人才辈出,弦歌继响,薪火相传,并洐生出邵东一中、邵东三中两所省级示范性高中。该联以自然环境衬托书院兼容并蓄的办学理念和厚重的人文意蕴,落落大方,自豪之感溢于言表。

 

二、贴切的对象描述和真实的情感表达

文之妙者为诗,诗之精者为联。怎样让对联“精”起来呢?我认为要在“切”上做文章。仅两行文字,不要放之四海而皆准地泛泛而谈;要切时、切地、切情、切景、切题、切意。“切”也就是准确贴切,唯准确贴切,写景才如临其境,绘人才维妙维肖,叙事才具体生动,抒情才真实感人。如《题邵东皇帝岭》:

是北宋皇封?是南朝帝说?数千年云起云飞,天子屋场随梦远:

幸观音庇佑,幸政策倾斜,三百亩竹横竹纵,岭尖电力驾风来!

皇帝岭又名耶姜山,传说有皇帝到此登高巡游,但见山走龙蛇,古木参天,风景秀丽,让他心旷神怡,赞叹不已,便将此山赐名为皇帝岭。有诗云:“皇上巡游到姜山,无限风光一焕然,从此山名改帝岭,留得佳话万古传。”山下有个天子屋场,传说差点出了皇帝。上联作者扣住这些古老的传说,连发二问,看是质疑,实是神往。下联写皇帝岭实景:这里有形神兼备的观音石,浩瀚的竹海,高耸的风轮。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同框,对菩萨的敬仰和对科学的尊崇兼容。传说的虚幻和眼前的真实对照,尤是最后“岭尖电力驾风来!”的由衷欣喜让人眼前一亮!景“切”而“情”真。

愧我烂忠厚,常蒙激赏扶持,入梦恸闻呼俊宝;

哀人忒苦酸,总有慈悲消解,登堂泣念启愚顽。

这是俊良挽外祖母联。这副对联,以“愧”和“哀”为抒情线索,以“烂忠厚”为“愧”的原因,以“忒苦酸”为“哀”的感情基础。使得情发有因。又以“激赏”和“扶持”来回顾外祖母对自己鼓励欣赏的诲育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尤其是对自己亲切的呼唤,至今想来是多么的温馨,使人油然想到归有光在《向脊轩志》中描述的情景。整个对联都是真情的流露。写挽联最容易犯假大空的错误,而俊良写的挽联大多真切动人。我曾写过一篇《切人 切事 切情——何俊良挽联欣赏》的文章,发表在2012年2月17日的《中国楹联报》上,对他的挽联之“切”做过专门的赏读。

题赠联是有特定对象的,不管是题人物题景物,还是题建筑题行业,都要把这个“像”画好,为题赠对象所专属而不可移易,但又不能像照相机一样自然记录,要走进“对象”,又要走出“对象”,融入作者的真实感情或道德取向。如《题泥湾朱氏宗祠》:

宰相开枝,将军散叶,犹钦雍睦一堂,人文蔚起义阳府;

乡村丕振,祠宇重光,堪叹清风万里,燕翼翩来邵水河。

我们去过很多宗祠,读到过很多宗祠对联,大多大同小异,有的甚至各姓各处都可套用。俊良这副对联却“切”得十分。上联走进,“切”历史人文:泥湾朱氏一脉,南宋时出过力主抗金的名相朱胜非,清朝时出过随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建威将军朱晴轩,南宋高宗曾为朱氏祖祠题赠过“雍睦一堂”的牌匾(原匾不存,泥湾朱氏宗祠复修后重制悬于堂内),“义阳”为朱氏堂号,悬挂在宗祠大门上方。历史厚重,人文蔚起。上联四句,可谓句句贴切。下联走出,“切”时事景物:正因为乡村丕振惠风和畅,才使得位于邵水燕子岩边那遭到严重破坏的宗祠得以重光,再展飞檐翘角的英姿,而成为文物保护单位。而“犹钦”“堪叹”领起下文,又自然地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全联没有一句空话假话和套话,移用到其他祠堂是万万不能的。

俊良的一组行业春联,也很出彩,既体现了行业的特点,也洋溢着新春的喜庆。如《题移动通迅春联》:

万顷秋波凭指点;

千重春色任搜罗。

赵健之先生评曰:“上联用‘万顷秋波’来形容浓浓情意,这情意不是用眼,而是用‘指’来传递,非常含蓄形象;下联用‘千重春色’喻社会之美,吉祥、和谐、希望都蕴涵其中,而这万千气象,又都是从‘搜罗’中得来,把‘手机’这一现代通讯工具赋于了人性。这样的奇思妙想,自然会使作品走出庸俗,并折射出现代文明的光华。”紧扣行业特点,欣喜之情又如盐入水。

[xyz-ihs snippet=”GoogleADresponsive”]

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灵动的艺术语言

前面我已经提到过,俊良对联大多以写邵东为主,已经深深烙下了邵东元素的印迹,他还有一些再现邵东民俗风情和使用本地方言的对联,就像一个人穿着本土衣裳说着乡音,使人倍感亲切。如《邵东车马灯》:

且将三国传奇,推一对篾车,啸两枝竹马,排几盏明灯,风骚四里,村姑小调软依依,花子插科村野醉;

欲把千家欢乐,慰四方羁旅,承万代乡风,递满山故事,马屁一流,古汉大锣响当当,人间爱味古今同。

车马灯又叫走马灯,其历史渊源可以上溯到三国时候刘备率领麾下关羽、张飞、赵云营救甘糜二位夫人的典故。邵东车马灯起于明代,已有600多年历史。邵东车马灯集音乐、舞蹈、说唱、扎艺为一体,融入当地的传统花鼓调,逐步发展成为流行的民间戏曲表演形式,现已成为邵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表演一般在春节期间,表演时鼓乐齐鸣,彩灯闪烁,红脸黑脸、车子姑娘、花子等角色纷纷表演亮相,有说有唱有舞,围观群众水泄不通,热闹非凡。俊良这副对联,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这一喜庆的场面。正如本土评家赵戡所言:“‘三国’‘一对’‘两枝’‘几盏’‘四里’‘千家’‘四方’‘万代’‘一流’,用得出神入化如烹小鲜。寥寥数语把邵东车马灯刻画得活灵活现,叹为观止。‘风骚四里’,‘马屁一流’令人忍俊不禁。假如某一天邵东车马灯失传了,我想凭借作者的这副对联则可复原。”此言信然。这副对联就是一幅邵东风情画!“爱味”本地方言,极其传神!

俊良善用方言入联,如《贺百顺红霞乔迁新居》:

靠山起蒂,遂发祥夙愿;

倚石听泉,潺致富新歌。

联中的“起蒂”,以植物的生长现象形象地比喻时机、条件成熟,就能顺利成功,致以美好的祝愿。既已“起蒂”,定必开花!又如《庚子国庆中秋节齐至》:

处处旗红,还舒大国方方崛起;

餐餐菜绿,更喜中秋饼饼溜圆。

联中“溜圆”就是本地方言,用在这里很有情趣。“溜圆”就是非常圆,圆滚滚的意思。在这里,我们如果换用“极圆”“好圆”,一家人尝着月饼赏着月亮的情景就没有诗情画意了。再如“政策惠三农,百姓叨光,万户狂欢开泰宴”中的方言“叨光”,如果换成“沾光”,虽然意义相同,但是地方色彩和草根情怀则嫌不足了。

对联是文艺作品,艺术作品的特定内容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艺术语言才能表现出来,成为可供人们欣赏的对象。没有艺术语言,也就没有艺术作品的存在。对联不同于议论、说明文体,应尽量少用理性、直白的语言而多用感性、含蓄的语言。也就是说要运用艺术语言。什么是艺术语言呢?艺术语言是指创作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作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法。通俗地讲就是高尔基所说的那样“真正的语言艺术是非常纯朴、生动如画的,而且几乎是肉体可以感触到的。应该写得能使读者看到语言所描写的东西就像看到了可以触摸的实体一样。”俊良对联在这方面是下了功夫的。其表现为:

一是动词锤炼炉火纯青

如《赞龙回一都富硒茶业邹总》联:

雨后方晴,万座绿琴半辈弹,奏得行云流水叮咚响;

云中日上,千秋大业一心泡,携将凤起蛟腾奋勇拼。

邹总名方晴,开始事业不顺,现在兴旺发达了。联用“雨后方晴”,既嵌了名,又点出他艰难的创业历程,可谓巧妙!而该联最让我心动的是一“泡”字。茶当然要泡,才能出味,事业怎能泡呢?这一泡,既点出了他的职业特点,更是生动地再现邹总全身心投入到种茶制茶事业的执着和痴迷,使之形象鲜活。但是如果用在从事其他行业的人身上,就没有这样“切”了。“泡”,联眼也!再如《灵官殿乡村振兴》:

文旅通红云外路;

风轮扇翠梦中花。

两个动词“通红(非形容词)”“扇翠”非常灵动而富有表现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先得通路,在“通”后加上补语“红”,则状文旅发展起来后欣欣向荣的景象,高山上村民的日子也火红起来了。灵官殿大云山上有风力发电基地,风力发电靠风轮的扇转,在“扇”后加上补语“翠”,这一“扇”,“梦”也成了现实。两个动词既扣了景,更抒了情。一十四个字,灵官殿乡村振兴的大好形势得以艺术展现。

二是词类活用生动传神

做最好楼盘,遂香浓南北口碑,更上层楼,还迎来千里江山秀;

凭多赢气度,还厚重师生情结,倍添正气,遂成就万年中大红。

这是俊良的《题湖南中大建筑》联。联中“香浓”“厚重”本为形容词,这里活用成了使动词。意为“使(南北囗碑)香浓”,“使(师生情结)厚重”。让原本是主语的“南北口碑”“师生情结”变成了宾语。使“香浓”“厚重”活了起来。如果不活用,这两个句子就成了:“南北口碑香浓”,“师生情结厚重”,没有了活力,读起来生硬,更无艺术性可言了。再如:《邵东楹协二十周年庆典会场联》:

二十年激浊扬清,干群鼎沸桐江水;

九万里纵横捭阖,雅俗风行汉语圈。

联中“鼎”“风”为名词活用作状语,分别修饰“沸”“行”两个动词。意为:像鼎中的开水一样沸腾,像疾风一样激荡。让“沸”与“行”这两个原本很普通的动词顿生灵气,邵东楹联家协会二十年来的拼搏、成绩和影响跃然纸上。

三是颜色巧对异彩纷呈

世界是斑斓的,生活是多彩的。在事物上镀上色彩,就能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在感情上镀上色彩,就能鲜明地表现出是非好恶的心理倾向。

一片丹心,将片片绿茶揉作富民金票;

几双青眼,把双双白手翻成打卡红人。

这副《龙回一都富硒茶》联,“丹心”对“青眼”,“绿茶”对“白手”,“金票”对“红人”,起首、中间、结尾都用了颜色词,恰似在锦线上缀上了美丽珍珠,珠光熠熠,闪烁呼应。写景、状物、抒情、绘人,让人赏心悦目。怎一个美字了得!应是费了心思的吧。

又如《斫曹芍药花基地》:

魏紫登峰,紫云托起兴乡梦;

网红打卡,红日迎来亮眼人。

“魏紫”乃牡丹之冠,这里以赞芍药,“紫云”乃紫色云,古以为祥瑞之兆。斫曹人民因种植芍药而走上了富裕之路,怎样来表述呢?作者敏捷地发现了二个毫不相干的事物的相同颜色,艺术地联系起来,可谓匠心独运。“网红”即网络红人。是指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或长期持续输出专业知识而走红的人。这里应是用拟人手法特指芍药花了。“网红”在“红日”的映照下分外娇艳,吸引了众人的“打卡”观赏。“魏紫”“紫云”,“网红”“红日”,堪称妙配。

三是新词拈来得心应手

语言从来不是固化的。由于社会生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的事物、现象、观念层出不穷,它们要进入语言,进入交际领域,就必须有相应的词来称呼,于是新词就应运而生了。任何一种语言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在生活中的约定俗成。随着网络的兴起和普遍运用,一种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网络语言就流行起来。网络语言有优有劣,对于一些新事物的名词和反映现代生活的、与国际接轨的有生命力的词语,我们要吸收,而对一些不合汉语规范的卑俗的词语我们要摒弃。俊良思想活跃,思维灵敏,对于新生词语接受迅速且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如《庚子春联》:

微信连连升好运;

抖音款款舞春风。

今天,人类已进入到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信息急剧增加,知识推陈出新的周期持续缩短。网络给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促进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社交方式、获取信息方式、教育方式、购销方式的巨大改变。上联运用了“微信”“抖音”两个网络词语,将它与人民的生活联系起来,贴切而有时代感。

再如前面提到的《斫曹芍药花基地》中的“网红打卡”,“打卡”,就是网络流行语。原指上下班时刷卡记录考勤,洐生指到了某个地方或拥有某个事物。这里用来形容斫曹灿烂的芍药花吸引着观赏者络绎不绝,很有画面感,顺手拈来恰到好处。

外来词也是新生词的来源之一,又叫借词,是指一种语言从别种语言吸收进来的词语。它是中外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交流的必然产物。巧妙地运用外来词,可增强表达效果。如《参观青树坪归古旅游度假村》:

眼底田园,花海房车思走秀;

心尖山水,风轮石板欲相亲。

其中“走秀”来自英语,是模特穿着时装进行表演展示。这里作者借用过来形容花海的美丽诱人和房车的时尚养眼,把该度假村的特色描绘得富有灵气和韵致。

 

四、巧妙的表现手法和纯熟的联律融通

俊良对联仪态万方,表现手法十万灵活。如《贺赵健之先生八旬寿》联:

揣两行妙句,野老杖朝舒逸兴;

托一柄文瓢,书香浇地种长生。

赵先生是全国著名的农民楹联家,对联紧扣“农民”和“楹联家”这两个身份,既便是对赵先生毫无认知的人,通过联中的“野老”“浇地”,“两行”“书香”等词语,也能在脑海里浮现其形象特征。尤其是下联把这两种身份揉为一体,更见匠心。“书香浇地”乍看不合事理,“书香”怎能用瓢去舀,又怎能“浇地”呢?“香”是诉诸嗅觉的抽象无形的东西,又怎能诉诸触觉和视觉,成为具体形象的东西呢?实则是运用通感的手法,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这样将一种感觉用来表述另一个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

谁为健者?

我是英才!

这是俊良《题邵东一中蒸上楼》联。上联设问,下联回答。有人质疑,这不是答非所问吗?其实这是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即“谁为健者谁是英才?我为健者我是英才!”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练。如果我们不这样去理解,那就谬矣!《木兰辞》里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句,难道将军都牺牲了,壮士都生还了吗?又如《题邦盛国际大酒店》:

一见倾心,这般品位堪回味;

三杯落肚,哪样幽情不放晴。

细心的读者,一读到这副对联就会感受其妙处。“位”与“味”同音,“情”与“晴”同音。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谐音。既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感,又揭示了“品位”与“回味”,“幽情”与“放晴”的关系。那么该酒店的服务质量和人文关怀就已和盘托出。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俊良对联中的用典。

祥麟瑞凤,还欣羊跪恩,鸦返义;

大是高风,堪叹少奇泪,老聃饥。

这是俊良《题孝德园》联。麒麟和凤凰是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祥麟瑞凤”典出明·沈受先《三元记·祝寿》:“未须期东海南山,愿早赐祥麟瑞凤。”“羊跪恩”“鸦反义”典出古训《增广贤文》:“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大是”应是大是大非的省写,指重大原则的是非问题;“高风”高尚的风操。“少奇泪”指的是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在我国大饥荒时期深入农村调查,见到农村的凋敝,农民生活的困苦,老泪纵横,在大是大非面前,排除干扰和困难,做出解散公共食堂等一系列正确的决定。官员是公仆,人民是主人。“少奇泪”是一种大孝,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担当和品格。“老聃饥”,老聃即老子,老子在外,未能在母亲临终前赶回送终,老子来到了母亲的坟前,回忆起了母子之间的点点滴滴,想起了母亲慈祥的面孔,和蔼的笑容,悲痛欲绝。往后的几天里,老子既不睡觉也不吃饭,天天就是坐在地上发呆。上联言孝,下联则德孝兼叙。典多而辞约,意赡而雅切。对仗工稳,当句中“祥麟”对“瑞凤”、“羊”对“鸦”、“恩”对“义”,“大是”对“高风”、“少”对“老”、“泪”对“饥”,多小类工对,非斫轮高手不能为也!

在文艺创作过程中,灵感是很重要的,联想可以帮助文艺创作者获取灵感,使思维活跃起来。俊良有的对联联想奇特:

半月如钩谁用武?

七星似勺我调羹。

这是俊良的《夜观天象偶感》联,“半月如钩”“七星似勺”这两个比喻很形象但也并不新鲜,但由此引发的想象就很奇特了。“钩”是一种武器,于是有了“谁用武”的奇思妙想;“勺”是一种炊具,于是有了“我调羹”的自我调侃。联想让作者插上了翅膀,在艺术的天空自由翱翔了。

为了突出描写主体形象的特点,俊良常用衬托的方法。如《贺张永世先生八十荣寿》:

比廉颇能饭,比黄忠能武,单车一部游全国;

若梁灏称魁,若子牙称心,诗友三千赋五松。

张永世先生是退伍老兵,邵东诗词协会会员,现已九十多岁了,身体尚健,能吃能喝,尤其是经常一人骑自行车畅游全国。俊良这副对联是为张先生八十生日题的祝寿联。上联言武,拉来廉颇、黄忠两位不服老的古代将军来同框陪衬,以突出张先生老当益壮。下联言文,北宋梁灏八十二岁科场高中,成为中国最年长的状元;姜子牙八十岁遇文王,还干出一番翻天覆地的事业。请来梁灏、姜子牙两位文人来比较,以突出张先生才思敏捷。通过衬托主体形象就十分鲜明了。

俊良精于联律,但不囿于联律,为表达主题和感情的需要,多有变通。

一是各格兼用。俊良对联以马蹄格为主,其他如朱氏格、李氏格等都运用得驾轻就熟。一卷摊开便知,怒不一一列举。

二是自对出彩。对联正格要求上下联相应的地方词性结构要相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容的表达。于是古今很多联家就用自对的方法来融通。俊良自然也谙于此道。如《洪桥》:

桥畔断垣残壁,向谁说昔日繁华?叹红蓼犹芳,桃花依旧。

梦中荡气回肠,与我展明天绮丽。嗟天时难测,地利奈何!

联中,“断垣”对“残壁”,“红蓼犹芳”对“桃花依旧”;“荡气”对“回肠”,“天时难测”对“地利奈何”;多是小类自对,非常工巧。如不运用自对,就很难表现出洪桥的昔时繁华,也很难表达出作者对沧桑变迁的感慨。再如《邵东大云山》:

脚踏三阳,问申泰芝何在?王夫之何往?放眼量周遭,七十二峰争俯仰;

洞穿一线,看南天柱好长,姊妹石好膨,回神观内外,亿万千劫渡迷茫。

上联二、三句自对,两个问题接连发出,慨叹中将大云山的厚重人文牵出;下联二、三句自对,又将大云山的两处标志性景物一并呈现在读者面前。试想,如果不用自对,恐怕也不会有这样的表达效果吧。

三是重言生动。重言,指由两个或多个相同的字或词反复运用。用重言法作楹联,可以生动地表现楹联的意境,语音上和谐悦耳,节奏明朗,韵律协调,具有传情达意的形象性,因而可以增强楹联的艺术魅力,获得特定的表达效果。俊良联中,重言俯拾皆是。如《贺刘老振球八秩荣寿》:

杖国杖朝无须仰杖;

吟诗吟对有幸苦吟。

上联三“杖”。“杖国”七十,“杖朝”八十,刘振球先生经杖国而杖朝,无需依靠手杖而行,是对刘老身体健康的描写,中含祝福。下联三“吟”,是对刘老才华和情趣的描述,中含赞颂。读来节奏明快,富有音乐美。再如《题一品知味粉面馆》:

欣然一品,果然一品;

于是常来,自是常来。

前面那副对联是单个字(词)的重复,这副对联既有单个字的重复,也有两个字组成的词的重复。对联除了每句的第一个字外,其它全都重复了。而意义又不全同。如前一个“一品”,指的是品尝一次;后一个“一品”,指的是质量一流。堪称巧构。

四是借对破局。大凡高水平的联家制联时多追求对仗精工,但有时由于语境等方面的原因,又不能做到精工,他们便用借对来破局,这样就把不能相对的词语和结构变得相对了,有时甚至还十分工巧。如俊良《猴年春联》:

一溜好运随猿到;

万朵祥云立马来。

“立马”是“立刻、马上”的意思,形容十分快速或急迫,是个副词,与动宾关系的“随猿(猴)”是对不起来的。作者借用为“立(站着)”对“随(跟从)”,“马”对“猿”,不是很工稳了吗?再如《题佘湖山》:

香火旺千年,僧道渡人心向善;

风光昌万里,湖山飞色舞从容。

“向善”是动宾结构的动词,指助人为乐,做对他人有益的事,“从容”是连绵词,意为镇静不慌不忙,两者在上下联相同的位置上不符合联律的要求。但是,“向”“从”都可作介词,从这个角度上讲它们又对得很工稳了。再如《2023邵东“迎乡贤、建家乡”颁奖晚会春联》:

赤子同谋,当报春晖兴故里;

鸿图再展,且施身手拓新天。

“赤子”对“鸿图”格律上没问题,只是,“赤”为颜色词,“鸿”为动物词,借“鸿”的谐音“红”与“赤”就对工了。

可见,借对可使对仗更为自由,为作者提供了一条由宽而工的途径。俊良深悉个中巧妙,用起来得心应手。

俊良是个非常热心而又十分勤奋的人。自谋生计占据了他的大部分时间,然而于对联创作却仍是笔耕不辍,收获颇丰,令人惊叹。每年的创作数量总在100副左右,最多的一年竟然达到300余副。摊开一卷满琳琅,以上从四个方面谈了俊良对联的特点,相信读者会与我有大体相同的感受。当然,从更高标准的要求来看,数以千计的俊良对联也不是件件精品,字字稳妥。如《题经纬学校》:“到此经纶满腹,好舒眼界匡天下;从兹纬度称心,定赋能源搏上游。”“经纶”与“纬度”,我认为不能相对。《竹》:“何来爽气?得天独厚其何幸!我本虚心,纵秀于林莫我夸。”如将“其何幸”改为“何其幸”,与“莫我夸”相对会更好。金无足赤,为文又何能无懈可击!瑕不掩瑜,指日大作出版,必定在联坛书苑绽放异彩!

 

二0二三年六月八日成稿于醉石斋

 

 

作者简介:朱亮辉,高级讲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诗词协会、楹联家协会会员,邵阳市诗词协会、楹联学会常务理事,邵东市诗词协会名誉主席,邵东市楹联家协会顾问。全国“书香之家”、湖南省“书香之家”户主。湖南省对联文化传承人。著有《诗林漫笔》《联海荡舟》《醉石斋吟草》等。

新西兰 澳纽网出品

编辑:小图

[xyz-ihs snippet=”In-article-ads”]

 

 84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