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碧桂园股债纷纷大跌,其中,“21碧地01”盘中成交价较前收盘价跌超33%,临时停牌。上市公司碧桂园(02007.HK)股价下挫14.39%、碧桂园服务(06098.HK)下挫9.68%。
消息面上,据澎湃新闻报道,碧桂园两只原本应于8月7日支付的境外美元债票息未能按期支付。
两只债券为“碧桂园4.2% N20260206”、“碧桂园 4.8% N20300806”,规模均为5亿美元,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发行起息时间均为2020年8月6日,到期时间分别是2026年2月6日和2030年8月6日。
按照一年两次的付息频率,两只美元债此次应付利息分别为1050万美元、1200万美元,合计约1.62亿元。在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中,碧桂园排名第206位,营收639.79亿美元,但如今,筹措千万美元级的现金也是难题。
碧桂园目前海外发行债券情况(红色为此次未按期支付利息的债券)
碧桂园方面的态度是积极的。《证券时报》援引消息人士说法称,“两笔美元债券仍处在30天付息宽限期内,公司高度重视债务风险化解,公司目前仍在积极优化资金安排,努力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这是碧桂园首次美元债延期。作者梳理,碧桂园的境外债券利息兑付的高峰是即将到来的9、10月份,年内到期的境内债务达101.9亿元。这对公司的流动性是巨大的考验。
7月31日,碧桂园公告,预期上半年可能录得未经审核净亏损。公司称,主要由于房地产行业销售下行的影响,导致房地产业务结转毛利率下降,物业项目减值增加等。市场情绪本已比较紧张,叠加此次美元债未能按时付息,导致恐慌情绪有所蔓延。
8月8日,除碧桂园股债大跌外,地产债特别是民营地产债普遍放量下跌:“阳光优A”跌超37%, “21旭辉01”跌超12%,“21龙湖04”跌超11%。
地产行业是极度资金密集型行业。销售和回款的节奏关系着地产公司的生死存亡。即便是碧桂园这样的头部企业,如今也有些手脚慌乱。
今年以来地产销售持续低迷。2023年7月,碧桂园合同销售金额降至人民币120.7亿元,而2022年7月这个数据是301.1亿元。2023年1-7月,合计销售金额仅1408.3亿;2022年,这个数字是3500亿。
碧桂园内部人士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也坦言,自2021年以来,行业持续低迷,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导致行业销售持续下滑,公开市场融资失效,行业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受近期销售额与再融资环境持续恶化,叠加各类资金监管的影响,公司账面可动用资金持续减少,出现了阶段性流动压力。
“公司一直在坚守,却难言曙光。”该人士称。
实际上,地产周期进入行业低谷,叠加强美元周期的持续,中资地产海外债(美元为主)“借新还旧”的节奏被打乱。中资地产海外债进入艰难时期。
早在2021年,中资地产海外债就开始密集出现违约事件。当年10月26日,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和国家外汇局资本司就联合召集了包括万科、世茂、建业等8家房企,在京召开了中资房企外债专题座谈会,商讨应对思路。
2022年,随着行业低迷趋势延续,叠加债务周期到期的因素,中资地产海外债违约密集。Wind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出现实质性违约的中资海外债达到102只,其中多为民营房地产企业:禹州地产违约9只,融创中国、正荣地产违约8只,阳光城违约6只,佳兆业违约5只,华夏幸福违约3只,中国恒大违约2只……
2023年截至目前,中资海外债出现实质性违约的情况
到了2023年,由于之前风险的集中暴露,能够存续的中资海外债已经是为数不多“优质”发债主体,中资海外债违约事件大幅下滑。
在碧桂园此次事件之前,2023年出现实质性违约的中资海外债有7只。这7只都是民营地产企业。
来源: 腾讯新闻棱镜
[xyz-ihs snippet=”MoreBiZNews”] [xyz-ihs snippet=”multiple-ads”]67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