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谋女郎,决定退圈

人物 编辑精选
1998年,张艺谋站在河北张家口赤城县的土地上,找寻自己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的女主角——代课老师。影片讲述了一个女孩与命运对峙的故事。

副导演郦红在镇宁堡村,注意到了一对双胞胎姐妹,不同于妹妹魏聪芝的胆怯害羞,魏敏芝跳起了舞,扬起头说:“我敢拍电影!”

自此,魏敏芝开始与张艺谋有了交集。

她未必符合某些标准,但是乡村代课教师这个角色,只有魏敏芝可以。


一个13岁的女孩,迫于生计,受人之托,当起了临时代课老师。山村穷苦,很多孩子被迫辍学,她要保证班里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偏远的农村有着温暖和煦的阳光,打在魏敏芝稚嫩的脸上,带有某种希望。

后来,13岁的魏敏芝因这部电影被大众知晓,她的手里多了鲜花与橄榄枝,可是张艺谋亲手阻断了她的演员梦想,他要这个女孩好好读书,“一部电影改变不了你的命运”。

魏敏芝与演员这个身份才见面,就要分开。

女孩难抑电影梦,也回到了学校读书,之后贵人不断,终于走出山村,完成心愿。

那是一个河北乡村女孩的倔强,是魏敏芝自己亲手改变的命运。

在拍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之前,张艺谋经历了人生的低谷。

1995年,在上海拍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最后一个镜头后,45岁的张艺谋与30岁的巩俐分手,结束了长达八年的感情。

巩俐与张艺谋

两年后,张艺谋拍了《有话好好说》,尽管有姜文与瞿颖这等大咖主演,可是电影口碑与票房都不如意。

同年,张艺谋的父亲去世。

这年,他47岁。

在近知天命的年纪,张艺谋经历了各种失去,深感人生的无常,他想要驱动自己继续往前走。

偶然的一天,张艺谋看了一本施祥生的小说《天上有个太阳》,他被故事里朴实有韧劲的农村代课教师所打动。

1999年电影《一个都不能少》

魏敏芝 剧照

张艺谋决定将这个小说拍成电影,且要采用非职业演员,不久后,剧组就来到了河北赤城县。

同样是1999年,发生在河北乡村的故事。

19岁的章子怡出演了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清纯可人的招娣,即便穿着土气的粉红花棉袄,但那清澈的眼神,依然打动人心。

1999年电影《我的父亲母亲》

招娣(章子怡 饰)剧照

在电影正式开拍前,章子怡跑到河北农村,喂猪、种地、做饭……亲身体验了一段时间的农妇生活。

《我的父亲母亲》讲了一个纯粹动人的爱情故事,风雪很大,她还是愿意等爱人归来。

初出茅庐的章子怡,见心仪的人渐行渐远,她跑过一道道山坡,泪水不停地掉落,最终一笑而泯。


电影频获大奖,甚至还斩获了柏林电影节的银熊奖,2000年,在柏林电影届颁奖晚会上,身穿红色肚兜的章子怡执意跟着张艺谋上台了。

张艺谋与章子怡

张艺谋大怒:“谁让你跟着我一起上台的,还穿着红肚兜,一点都不低调!”

同是九十年代末的“谋女郎”,可是魏敏芝与章子怡,同运不同命。

在遇到张艺谋之前,魏敏芝的生活中,从未出现过“电影”二字。

她家境贫苦,从没看过电影,更没有电视。

1999年电影《一个都不能少》

魏敏芝 剧照

1998年3月,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剧组来到河北张家口赤城县的镇宁堡乡,那是一个极为偏僻的村子,电影剧组要选角的消息,瞬间在这个不大的村落炸开了锅。

那是一个初春,这个北方的村子呈现出一种崭新的模样,魏敏芝与妹妹魏聪芝出去玩看热闹,她们看见一个屋子里有很多人,就挤了进去。

没成想,这一挤,就此改变了自己日后的命运。

当时,副导演郦红首先注意到的,其实是妹妹魏聪芝,觉得她长得机灵,只是过于害羞。

左为魏聪芝,右为魏敏芝

当郦红问她会不会唱歌跳舞时,魏聪芝吓得赶紧往后退了几步,就在这时,魏敏芝大胆地站了出来:“我会!”

她大方地唱起了《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还一边手舞足蹈,跳了一段自编的舞,动作笨拙,却不怯场。

唱完歌后,副导演问魏敏芝敢不敢演电影,她大声地说:“敢!”

就这样,魏敏芝进到了最终面试,她和另外一个女孩竞选电影的女主角。

张艺谋让这两个女孩冲着摄像机大喊电影中的一句台词:“妹妹,你把衣服捡起来!”

电影中妹妹在很远的地方,需要声音很大地呐喊,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同行的女孩碍于面子,喊不出口,魏敏芝喊得歇斯底里,仿佛要撕裂什么。

这一喊,彻底击中了张艺谋的心。

张艺谋与魏敏芝

从一万多位候选人中,被张艺谋选中做电影女主,是魏敏芝的幸运,可她的首次电影之路,并非想象中的那般顺利。

老师的犹豫,父母的担心,都曾是不大不小的阻力。

她的父亲思想较为开明,支持女儿走出去:“既然有机会,你就去试试。”

母亲不想让女儿离开自己,一直说:“不能去,不能去。”

幸好,这些都没有牵绊着魏敏芝想走出大山、看看外面世界的愿望。

1999年电影《一个都不能少》

魏敏芝 剧照

这么多年,她从未走出过那座大山。

在这之前,魏敏芝只是河北张家口赤城县镇宁堡村的一个农村女孩,每天需要喂猪、做饭、干农活。


张艺谋对面前这个女孩的试镜非常满意,他对魏敏芝说:“你的发型不要变,你的服装也不要变,就保持原来的样子就很好。”

张艺谋与魏敏芝

1998年5月6日,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正式开拍,魏敏芝也开始了她长达两个月的演员生活。

她看外面的世界,觉得一切都很新奇。

电影拍到一半,魏敏芝还是对“电影”二字很朦胧,不了解何为电影,只是觉得好玩,她很喜欢每次导演说再来一遍。

她感觉每次的重复,都是一种时间的凝固。

影片中,水泉小学唯一的老师高老师因家中有事,村长不得不找来只有13岁的魏敏芝来代课,给她五十块钱的代课费。

1999年电影《一个都不能少》

魏敏芝 剧照

因为村里的孩子大多家庭贫困,可能会辍学,高老师临走时反复叮嘱魏敏芝一定要把学生看住,一个都不能少。

倔强朴实的小魏老师,为了遵守承诺,拼尽全力守住所有学生。

班里10岁的张慧科为了给家里还债,不得不辍学到城里打工,魏敏芝进独自进城去找张慧科。

1999年电影《一个都不能少》

魏敏芝 剧照

她的内心只有一个念头:

一个都不能少。

1999年电影《一个都不能少》

魏敏芝 经典片段

一间瓦房教室,一个代课老师,一群朴实的学生。

魏敏芝的本色出演,感动了很多人,她演的小魏老师笨拙而真诚,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也相继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与中国电影金鸡奖。

这位普通的农家女孩, 也因为这部处女作一炮而红。

姜文看完电影后,说:“那女孩脸上一点不做作,村长走路多有意思,职业演员演这个人物得准备二三年,而且还得费功夫。”

1999年电影《一个都不能少》

魏敏芝 剧照

在拍完这部电影之前,魏敏芝都不知道面前的这个导演叫张艺谋,之后才恍然大悟。

1999年的张艺谋,时来运转,他拍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与《一个都不能少》频获大奖,当时有媒体采访他,为何执着于拍这种小制作的影片。

他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始终对大制作不太踏实,我总觉得它不能激起我真正的冲动。我倒很珍惜这两个小制作的文学原作,珍惜它们带给我的那种朴素的、真切的、细微的、点点滴滴在心头的这些东西。”

张艺谋与魏敏芝、张慧科(即将在下文出现)

第一次演电影,让13岁的魏敏芝体会到了做名人的快乐,更是让她走出大山,看到外面的世界。

随着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的宣传活动,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头顶“谋女郎”光环的魏敏芝,受到广泛关注。

那段时间,虽然电影口碑与票房齐飞,可导演张艺谋总是表情凝重。

他想要保护这个孩子,张艺谋让媒体不要对魏敏芝进行瞎捧热炒。

有次,在魏敏芝接受采访时,被记者问到人生理想是什么,在这之前,她的理想是做一名山区教师。

而演完这部电影,她想要当明星。

这些变化,也在张艺谋的意料之中。

就在很多导演纷纷找到魏敏芝,想邀请她拍戏时,张艺谋对她泼了一盆凉水:

“你不漂亮,身材也不好,不适合进娱乐圈,这一部电影不能改变你的命运,你要好好读书考上一个好学校,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魏敏芝听从了张艺谋的话,推掉了所有导演的邀请,回到学校安心读书。

尽管张艺谋称拍了一部电影,无法改变魏敏芝的命运,但事实上,她的命运还是发生了改变。

当年石家庄精英中学的董事长翟海志看完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后,主动到电影拍摄现场水泉村看了看,他觉得这里的孩子太可怜了。

几天后,他就到乡中学找到了魏敏芝的家,看见她家里的条件很艰苦,也看到墙上贴了很多奖状。

彼时的魏敏芝正在读初一,翟海志主动邀请她与妹妹魏聪芝到石家庄精英中学读书。

那是一所民办重点中学,在上学期间,魏敏芝不停地练习普通话,在高一那年,她就开始竞选高中部的广播员。

如果按照父母对女儿的希冀,魏敏芝读大学应该报考师范类的学校。

但是13岁那年演过电影的经历,让她无论如何也放不下对电影的依恋。


“既然上天给我安排过一次拍电影的机会,这一点应该是很有缘分的。”

魏敏芝与张艺谋

心中怀着憧憬,魏敏芝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

可是这一想法,遭到了学校老师和父母的反对,在长辈们看来,魏敏芝不该心怀不切边际的幻想,应该去考师范类学校,大学毕业后去教书。

魏敏芝性格倔强,坚持要考北影。

2004年,19岁的魏敏芝参加了北京电影学院的艺术招生考试,在顺利通过了初试和复试之后,却在三试榜上名落孙山。

她匆匆地离开了北京,踏上了回石家庄的火车。

这其实在魏敏芝的意料之中,因为她的专业知识是欠缺的,可是“谋女郎”落榜北影这一消息,引起了媒体们的围观。

有人开始唱衰:“她只不过偶然靠着一部电影走红罢了,根本没有艺术天赋,不适合走艺术道路,落榜也不奇怪。”

那是魏敏芝人生的至暗时刻,她独自承受着外界汹涌而来的质疑之词。

她在沮丧失落时,无意间读到了汪国真一首叫作《学会等待》的诗歌。

“你要学会等待和安排自己,成功其实不需要太多酒精。河上没有桥还可以等待结冰,走过漫长的黑夜就是黎明。”

魏敏芝,在等待自己的黎明。

不久之后,西安外国语学院给魏敏芝发来了邀请函,学校的传媒学院有编导专业,如果她对自己有信心,可以去尝试一下。

魏敏芝,觉得这是希望之光。

她开始努力备考,在高考的前三个月,魏敏芝努力学习文化课,为了不影响室友,晚上宿舍熄灯后,她就照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复习。

那几个月,魏敏芝用坏了三个手电筒。

最终,她文化课考了460分,高出当年艺术类分数线200多分。

2004年9月,魏敏芝走进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影影视传媒学院,学习编导,她离自己的梦想近了一步。

读大二那年,魏敏芝首次担任导演,独立执导了电视剧《母亲的心愿》。

剧中的演员都是她亲自挑选的非职业演员,这深受当年张艺谋拍《一个都不能少》的影响,非职业演员可以诠释出生活的原生态。

两年后,21岁的魏敏芝以自己高考的真实经历为故事原型,自导自演了故事短片《夜的童话》,她的导演梦一点点在实现。

《夜的童话》拍摄片场

在西安外国语大学,魏敏芝遇到美国杨百翰大学华人教授陈尔岗。

他当年看了电影《一个不能少》,被这个淳朴的女孩印象深刻,想要资助魏敏芝出国读书。

在见到魏敏芝本人并交谈后,陈尔岗教授对她很欣赏:“同样执着,同样满怀梦想。”

在陈尔岗的引荐下,魏敏芝苦学英语,最终在2006年,只身前往夏威夷杨百翰大学深造,学习传媒电视专业。

留学期间的魏敏芝

她学习导演专业,是想回国后专拍农村贫苦孩子的生活。

留学期间,她也遇到了爱情。

魏敏芝在一次同学聚会中,认识了美籍华人刘锦辉,两人互有好感,不过魏敏芝留学时就给自己立下规矩:21岁之前绝不谈恋爱。

刘锦辉等待着,他认定了这个爱笑的女孩,一直等到魏敏芝21岁,两人才在一起。

刘锦辉与魏敏芝

恋爱两年后,魏敏芝与刘锦辉在2008年七夕当天走入婚姻,修成正果,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完成学业后,魏敏芝留校工作,担任传媒部的导演助理与剪辑师,当年张艺谋在她心中种下的电影梦,从未熄灭。

2010年,25岁的魏敏芝回国后,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拍了一部纪录片《奇迹的女儿》。

她带着拍摄团队去到了河北传媒学院,见到了当年《一个都不能少》中的学生张慧科,往事一幕幕地涌上心头,重逢已是十几年之后。

张慧科在河北传媒学院毕业后,一直在从事与影视摄像相关的工作,他拍的多部影片都曾获过奖。

魏敏芝与张慧科,都因为一部电影而改变了人生轨迹。

魏敏芝与张慧科

她说:“我的命运被别人改变了,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改变别人命运的人。”

魏敏芝,感恩自己遇到的贵人们。

她直言,如果不是张艺谋当年找自己拍《一个都不能少》,那么自己会像大多数农村女孩一样,留在山村喂猪、嫁人生子、做家庭妇女,成为被忽略的群体中不起眼的失落之人。


每年,魏敏芝都会给张艺谋寄一张贺卡,以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2010年,张艺谋带着新作《山楂树之恋》的女主角周冬雨,出现在夏威夷国际电影节。

他乡遇故人。

25岁的魏敏芝作为一名电影从业者,以一口流利的英语对张艺谋进行了采访,恍如隔世。

两人再度重逢,张艺谋感慨万千:

“魏敏芝,很多年没见了,长大了,像个故事一样。当年她跟我拍电影的时候还很小,现在她在这里给我提问题,让我有一种恍如梦里的感觉。”

张艺谋与魏敏芝

十二年过去了,魏敏芝早已走出河北的乡村,不再是当年那个不谙世事的农村小姑娘,她成为了自己人生的主角。

她的故事情节,一个都没少。

部分参考资料:

《鲁豫有约十年故事》:专访 谋女郎·魏敏芝

图片来源:专访截图、电影剧照、网络

来源: 最人物

 1,15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