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收视率考量,影艺学院希望将奥斯卡颁奖典礼缩短为三小时以内,最终决定提前颁发最佳剪辑等八个奖项,直接在直播时播放精华片段。听到外界狂爱没有获得提名的〈我们不提布鲁诺〉,破例让它得以被演出;又听到外界为《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女主角瑞秋.曾格勒没受邀而叫屈,也赶紧亡羊补牢,让她担任颁奖嘉宾;甚至破天荒增设了「影迷最爱电影奖」,让推特网友决定得主。
似乎只要能对收视率有帮助的事,奥斯卡全做了。
奥斯卡的难题:如何回应这巨变的世界
然而,随着入围名单揭晓之后,俄乌战争猝不及防地开打,反让影艺学院真正陷入尴尬。毕竟奥斯卡入围电影大多数反应的都是所谓「第一世界的烦恼」,例如,《乐动心旋律》关于身障家庭在劳资纠纷挺身而出、《在车上》(Drive My Car)的中产阶级主角走不出妻子之死的阴影、《王者理查》(King Richard)描写希望让女儿打破种族藩篱的黑人父亲、《犬山记》则叙述了一个被迫隐藏性向的同志牛仔悲情史。
撇除这些电影好坏,随着奥斯卡的关注触角越来越延伸全球、追求政治正确、普世价值等,这些主要入围的电影所讲述的议题摆在现前流离失所、面临生死交关的乌克兰人面前,几乎不值一提。正在拍摄俄乌战争纪录片的西恩.潘的登高一呼并不是没有道理,既然奥斯卡本身无法对这个世界的巨变做出及时反应,那直接让演员出身的泽伦斯基出场不就得了?
奥斯卡过去也有让政治人物发言的前例,这次是否有跟泽伦斯基洽谈不得而知。但问题是,让泽伦斯基发言或许可以博得美名,也能增加收视率,但也可能招来反噬。毕竟泽伦斯基目前正在领导一个国家打仗,邀他与一群养尊处优的美国娱乐界人士发言,画面倒也不见得好看,可能反而更显得讽刺。
后来奥斯卡奖在颁奖典礼当中,以字卡呼吁世人为乌克兰默哀、并声援乌克兰,并未邀请泽伦斯基登台。
众人不及反应的「一记耳光」
尽管如此,现在世人也没有很在乎泽伦斯基到底有没有来(说不定庆幸他没有来);也不在乎西恩.潘是否真的要履行承诺——熔掉奥斯卡的奖座。
因为在最佳纪录片的颁奖桥段,以喜剧见长的克里斯.洛克(Chris Rock)被入围本届最佳男主角的威尔.史密斯(Will Smith)扇了一巴掌。起先所有观众还能笑着看这个桥段,等着稍后尴尬的气氛打破,证实只是一个两人设计的玩笑。但随着威尔.史密斯在台下以三字经向上咆哮(有些地区的电视转播来不及消音),全世界的观众都看傻了。
原来克里斯.洛克揶揄威尔.史密斯正受掉发所扰的爱妻洁达.苹姬.史密斯(Jada Pinkett Smith)可以去演《魔鬼女大兵》(G.I. Jane, 1997)续集,毕竟军人都得剃发。威尔.史密斯旋即上台教训了克里斯.洛克一顿。
事件还有后续,同时入围影帝的老大哥丹佐.华盛顿(Denzel Washington)后来趁着广告时间劝了威尔.史密斯一番。当威尔.史密斯真的以《王者理查》获奖时,泪眼向奥斯卡奖与所有惨被喧宾夺主的入围者致歉。可想而知,这件事的议论还会持续好一段时间,网上争议从威尔.史密斯该不该打人,再延伸到玩笑是不是存在界线、这个冒犯笑话是不是有得到影艺学院同意等。
讽刺的是,一个表彰电影的盛会,最后话题热点居然都跟电影本身没有太大关系,无论是事前抑或之后都是如此。威尔.史密斯上台打人的画面实在太过戏剧性,也太过突发,以至于导播就这样播出了整个过程。此画面在网上广为流传,点阅率和讨论度(甚至精彩度),都超越奥斯卡入围作品。
前头说奥斯卡跟不上世界脚步,无法立刻透过电影反应整个世界的脉动。没想到就在奥斯卡奖颁奖典礼本身应验了,也实在是讽刺至极。
先不论对错,威尔.史密斯著实救了奥斯卡奖,在他的惊人之举之后,所有人都转开电视机关心事件后续,可以预见本届奥斯卡收视率将创新高。在此之后,连奥斯卡如何谈俄乌战争都不再这么重要,更不用说最后其实相当惊人的结果,一部Apple TV+出品的串流电影《乐动心旋律》拿下了最佳影片,有谁真的在乎?
串流平台电影的出头天
过去最佳影片很长一段时间最被看好的都是Netflix(网飞)出品的《犬山记》,不过该片却在一个月之内连连翻船,声势被《乐动心旋律》整碗捧去。其实无论是谁赢,都是写下历史,疫情之前还被好莱坞视为洪水猛兽的串流电影终于出头天。
严格说来,以1920年的美国西部时代为背景的《犬山记》具有更高艺术性,节制的叙事与群星恰如其分的演技展现,普遍被认为更有「奥斯卡格局」。但我认为它最大的限制反倒不见得是在电影本身,而是盛载它的媒体。 《犬山记》明显是一部充满细节的作品,节奏也略为缓慢,需要在电影院的沉浸观赏更能让人入戏。换言之,它并不适合在网路平台上被欣赏,而《乐动心旋律》则完全没有这样的限制。
温情小品《乐动心旋律》改编自法国电影《贝礼一家》(The Belier Family, 2014),是一部关于一个听障家族的故事。虽然轻松感人,但未必有太强烈的记忆点,在电影技法上也全无突破;特色仅在于它是一部难得的手语电影,同时也打破听障族群的刻板印象,他们在片中就像健全人一般得以闲话家常,甚至有着活跃的性生活。
许多海内外分析者解读,在疫情与战火频传的时代,世人就是需要这种轻松小品来进行逃避,这让《乐动心旋律》获得青睐。不过在此想开个玩笑,或许也有可能是在乱局之后,世人比较容易迷失判断。在911事件发生的后一年,奥斯卡不选了现在看来相当平庸的《美丽境界》(A Beautiful Mind)?
符合政治正确、迎合观众喜好的奥斯卡?
《乐动心旋律》的胜利其实很大程度的确是因为政治正确因素加乘。奥斯卡的「2025光圈计画」(Aperture 2025)目前正在筹划中,预计在2024年生效,要求未来入围电影将安排30%的女性、LGBTQ、身障者或代表性不足族裔加入,《乐动心旋律》的题材正好符合「奥斯卡主旋律」。虽然业界对于这项改革普遍表达忧心,以今年十部最佳影片为例,据悉只有五部完全符合资格。
奥斯卡近年屡次做出因应外界期待的改变,定位也日益改变。从美国的奥斯卡,变成世界的奥斯卡;也从白人的奥斯卡,变成所有人种的奥斯卡。这些大幅改变,的确让人感到奥斯卡的多元性、与社会对话的企图心。
但如果奥斯卡将势必走向收视率衰弱(你很难期待每年都有人上台揍人吧)的命运,那它的影响力也将会日益衰减。这个拥有近百年历史的招牌奖项,难道真的就永远不会遭遇动摇吗?
威尔.史密斯上台揍了克里斯.洛克的行为,其实在此看来却是一个有隐喻性的行动。我的意思是,奥斯卡恐怕不再是一个如此神圣不可亵渎的圣殿,威尔.史密斯的行为不只是报复,自然也是对奥斯卡奖这个金字招牌的不敬。但他显然毫不在意。
奥斯卡增设讨好大众、但全无含金量的「影迷最爱电影奖」,邀请与好莱坞无关的韩国团体BTS(防弹少年团)作引言,以及为了节省时间预颁奖项的行动,都已经显示奥斯卡更想走向大众,而与影人甚至他们代表的专业脱节。不过,显得吊诡的是,奥斯卡宣示要提升收视率,但最受观众欢迎的入围电影《沙丘》(Dune)所获得的六个奖项却有四个都被放在预颁环节。
然而,为了平衡影迷心情,还是有一些亮眼桥段,例如向《教父》(The Godfather, 1972)、《黑色追缉令》(Pulp Fiction, 1994)等经典电影的致敬环节等。不过反而也因为这些电影的出现,更凸显了今年奥斯卡奖的平庸。在电影小子(Movie brats)大显神威的《教父》时代以及《黑色追缉令》创造后现代炫风的时代,都堪称是一个电影史的关键节点,但在这一年度,却没有太多令人惊艳的、新的电影诞生。
其中一部入围最佳影片的作品甚至是旧作翻拍的《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令人不禁产生时空错乱之感,究竟这些入围作品有何新意、又如何反应了我们所的时代?
其实真正值得大书特书,有可能载入史册的作品不是没有。例如,来自丹麦的动画纪录片《漂浪人生》(Flee),不仅在形式上值得一谈,其剧情聚焦在阿富汗难民的逃亡过程,也与当前时代之题能产生交集。最佳动画短片入围作品更是在所有项目当中质感最高的一项,智利短片Bestia也足以成为当代经典,不仅是议题取胜,那棵穿梭屋内的子弹尤其有意思,似乎在暗示创作者应把自己的创作视为子弹,试着深入故事内层⋯⋯。
然而,这些优秀作品最终都没有得奖,不过即便得奖了,或许也不代表什么。因为世人日后回顾这届奥斯卡,也只会想起威尔.史密斯的那一巴掌。
说到底,奥斯卡就只是一场秀。你还能给它什么崇高的期待?
1,30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