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全民检测、封城、与病毒共存以及三个选项背后的挑战

中国新闻 新冠疫情

香港每日新增确诊数仍在迅猛增长。周一(2月21日)新冠病毒本土确诊数超过7000宗,再创单日新高。香港当局计划进行全民检测应对疫情。

医学专家表示,全民检测要达到较好效果需要快速全员检测、充足隔离设施和民众信任配合、防止检测时交叉感染四大条件。也有专家指出,香港最脆弱的群体接种疫苗率较低,无法效仿其他地区“与病毒共存”。

全民检测

香港1月初爆发第五波疫情以来, 截止到周一(2月21日)累计近五万确诊案例。

面临疫情失控,公共医疗系统崩溃, 据香港媒体16日报道, 中共领导人习近平称, 特区政府要切实负起主体责任,“把尽快稳控疫情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和资源,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确保香港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香港社会大局稳定”。

一直对全民检测这一选项有所保留的特首林郑月娥,一天后在深圳湾口岸接待支援抗疫的中国大陆专家时表示,全港性、全民的病毒检测是正在考虑的一个方案。

但对于全民检测是否配合“禁足”,林郑月娥并未给出肯定回答。她称,一个城市是否实行“禁足”或“封城”要视乎那个城市的特点。

“经过两年抗疫,尤其去年因为准备‘通关’,内地花了数个月时间与专家对接,以及视察香港的整体环境,他们亦认同我们这套做法适合香港的特殊情况,所以对于日后如果我们进行全民强制检测,我们都会尽量考虑我们的一贯做法。”林郑月娥称。

此次全民检测由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负责,可能要利用香港居民身份证进行。

林郑月娥上周五(18日)进一步表示,香港全民检测可能参考内地或澳门的做法,但不会考虑“封城”。今年1月,林郑月娥在立法会行政长官问答会上曾拒绝议员陈凯欣的全民检测建议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今年1月,林郑月娥在立法会行政长官问答会上曾拒绝议员陈凯欣的全民检测建议

而在今年1月,林郑月娥在立法会行政长官问答会上还曾拒绝议员陈凯欣的全民检测建议。当时林郑月娥称,2020年9月,在中央支持下做了140多万人次的检测,找出来30几宗确诊个案,而前短时间采取的追踪式检测涉及90万人次,当中发现的确诊个案是所有个案的七成。

封城和禁足

对于全民检测如何实施,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认为,若要进行全民检测,关键是很快完成,短时间为市民做快速抗原测试,可以即日或两日完成全民检测。

他指出,这种方式的好处是马上可知道结果,如果阳性,马上安排专车到隔离设施,然后再用核酸检测确认结果。



香港中文大学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则认为,全民检测要配合禁足令效果才会最好,每人在10至14天内做3次核酸检测2

图像来源,GETTY IMAGE     疫情下的香港非常冷清

耶鲁大学全球健康政策与经济学副教授陈希对BBC中文指出,全民检测如果要达到好的效果,需要满足四个条件。

“一是需要尽量快速地全员检测,否则还未等到结果出来,感染者已回到社区感染更多人;二是需要准备充足的集中隔离设施或居家隔离,并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香港有很多独居老人和需要每日外出工作的低收入劳工。如居家隔离,需要在食物等生活物资,甚至照料上做好安排;三是民众信任并大力配合政府的举措。目前一些民众担忧检测收集信息侵犯隐私权,这会加大全民检测的难度;四是检测排队过程中预防交叉感染,这在中国内地发生过,香港需要规范检测的预约和等待程序。”他说。

他表示,如果做到以上几点,即使没有禁足令或封城,也会极大抑制病毒的传播。

但他担心,根据新冠病毒无症状传播的广泛属性以及本轮本地疫情已开始一个多月,如果香港已有太多无症状感染者,以上第二点所需的条件将无法满足。而广大民众配合度低导致条件一、三也难以满足。

无法与病毒共存?

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梁卓伟指出,香港无法效仿其他地区“与病毒共存”的策略。

“如果你说的是其他改变了防疫策略的人群,那都是在他们为最脆弱的人群接种了充足疫苗后,”他对路透社表示,“令人失望的是,尽管香港在过去一年多享有接种疫苗的特权,疫苗供应也没有问题,但让人失望,我们最脆弱的群体未能接种。”

4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梁卓伟还警告,尽管当局每天都在公布创纪录的感染人数,但实际感染人数可能更高。



“无论我们看到的数字是什么,都不是真正的数字,”他指出,政府坚持在报告所有病例之前对所有病例进行双重确认,这导致了积压,而且家庭检测没有被计算在内,尽管政府已经向居民发放了检测包。

梁卓伟认为,香港居民基本上是一个无免疫的群体。

“我的意思是,在第五波疫情之前,99%的香港人都没有接触过任何新冠病毒。我们从过去两年进行的可靠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中了解到这一点。所以我们估计大约百分之一的香港人口已经感染并康复。”梁卓伟对路透社表示。

根据香港卫生防护中心的最新数据,86.4%的居民接种了第一剂疫苗,76%接种了第二针。

梁卓伟还指出,根据其他地区应对奥密克戎的经验,病例可能会在未来几周迅速增加,然后下降。

“它将回到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如果不是零的话。唯一的问题是多快,或多缓慢。”梁卓伟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上月5日香港发生变种病毒Omicron疫情以来,对经济及社会造成极大冲击。 与其他病毒株比较,Omicron患病症状较轻,主要在鼻咽及大气道,肺炎发生率相对较少,死亡率较低,接近于季节性流行性感冒,市民不用过于担忧,但它的危害性远远大于流感。

钟南山周一(2月21日)说,Omicron传播性大大高于流感,若大批感染在60岁以上的人群,死亡率会明显增加。 不管市民有甚么不同的政治观念,在人与病毒的斗争中,最高的人权就是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生命。 与西方一些国家不同,内地与香港不会容忍自然感染导致大量长者死亡,政策仍然是争取“动态清零”。

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临床助理教授薛达(Siddharth Sridhar)在脸书表示,香港离疫情高峰还很远,病例正在呈指数型增长。

他认为,按照目前的衡量标准,病例数预计将在3月中下旬左右达到峰值,这也预示着住院人数的高峰,另外预计疫情或在5月消退。“死于新冠肺炎的儿童和年轻人将成为报纸头条,但这一波患病和去世的主要群体将是老年人,特别是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总而言之,这次健康危机的规模在香港特区是前所未有的。”

“然而,我们今天在香港看到的是世界大部分地区2020年至2021年期间的现实,直到广泛接种疫苗和以前的感染开始削弱感染和住院之间的联系。在香港,长者的疫苗接种及以往的感染率都远未达到这一水平。”薛达指出。

来源:BBC中文网

https://all24x7.com复制到浏览器上打开



 1,57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