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GlucoTrust
 
 
 

攀登金字塔的孩子(連載9)——禪修中體悟到的親子教育

作者: 張慧    人气: 3298    日期: 2014/9/20


走 走停停,不知不覺中你我已走完了一半的登塔路程。金字塔的第三層和第四層,理論上說是密不可分的。前者,自我被完全覺醒了,後者是這個覺醒了的自我,在現 實中的成長。而事實上,這裡卻出現了一道無形的牆。第三層的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和第四層的門前冷落鞍馬稀形成了強烈的落差。

願意瞭解自我的人絕不在少數,出於真心也好,湊湊熱鬧也罷,千百年來走進這個話題的人總是絡繹不絕。不過大多數的人喜歡用隔岸觀花的學術討論方式來親近它。只剩下廖若晨星的老實人,把自己的生命全部獻給了它。有趣的是,這個現象佛陀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就提及了,在《三摩地王經》中,他用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來定義這些研究者,他們被稱為讚歎栴檀的人

栴檀是最好的檀香。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整天讚歎栴檀,說這種香多麼珍貴,它芬芳的氣息多麼迷人。聽的人因此對於栴檀生起了極大的興趣和信心,有人想要買,就問他們:你有栴檀嗎?

他們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沒有。

沒有栴檀,為什麼在這裡讚歎?

面對大家的質疑他們理直氣壯地回應:我們是靠讚歎栴檀而活命的,僅僅是讚歎而已,不需要擁有真正的栴檀。

大家別忙著搖頭,仔細品味一下他們的回應,是否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再 來看看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在這裡為我們展開的又是哪些內容:自由、正義、有序性、個體性、意義、自足、簡單、趣味性、存活性。。。。。。對於以上這些具 體的人生特質,我們不僅無從下手,簡直就是陌生。很多人解釋說這是文化的差異,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為我們大多數的時間都在讚歎栴檀,所以完全沒有機會步入金字塔的第四層進行實證。讚歎者不需要解決的問題,對於實修者而言,每一個都是無法回避的現實。面對自我,面對個體,面對每個個體的特殊性,這是一個全新的人生階段。作為人口數量龐大的中國人,學習體驗個體性的機會實在太少了。在紐西蘭的偏遠鄉村,在一個純洋人的社區生活了十二年後,終於讓我有機會慢慢體驗到西方教育中所推崇的個性到底是什麼。

而 這個體的獨特性正好和佛陀所強調的“自續”不謀而合。我們的生命就像一條川流不息的長河。昨天、今朝、明日,串成了我們的一生。前世、今生、來世,串成了 我們的生命之流——自續。因其從未間斷,因其唯獨屬於我們個人,睿智的佛陀將其命名為“自續”。所謂的成佛,並非涅磐後往生淨土,而是在當下成功地圓滿了 自續。它和生死無關,只和我們的內心相系。如果還沒有學會將一切安住在“自續”裡的話,那大有“讚歎栴檀”的嫌疑。所謂的修行,就是從關愛“自續”做起。

金字塔頂的聖人向下望:每個個體都是那麼獨一無二,那麼無可替代。每一個都是完美人性在這個世間的展現。懷著這樣的心態,看看自己,看看身邊的愛人,看看周遭的朋友們。突然覺得自己有能力去體驗自由,去尋求正義,去展現個體,去探索人生的趣味性了。

在 這一層中行走,最大的障礙就是對於自我的否定。很多時候,我們會認為自己必須克服自身巨大的缺陷,才有可能走向完美。而事實上,這個念頭產生的同時,您已 經否定了自我,在潛意識裡把自己劃入了不完美的範疇。學會接受“自己”是一個非常獨特而珍貴的個體,接受“自己”當下的生命呈現方式,過好我們的每一天。

有幸拜讀了卡夫曼夫婦(Barry Neil & Samahria Kaufman 所寫的一本老書《SON RISE》。講述的是他們如何幫助自閉症的兒子步入社會的真實經歷。這是一本很好的實踐指導書。在這裡您聽不到對於栴檀的讚歎,所看到的是如何親手點燃栴檀,親自體驗它的芳香。

正因為我們每個人的獨特性,這個世界才這樣的多元,這樣的繽紛。每個人所經歷的截然不同,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當學會如何看世界的時候,您正在離幸福越來越近。

我 的前半生都是在集體教育中度過的,直到移民來到紐西蘭後,才有機會重新審視個體的自我。事實上,我們每天遇到的都是個體,我們自己也是獨立的個體。正如德 蘭修女所說:要愛一個人,我們就必須與他親密接觸。任何事無不是從一個開始的。只有先對具體的這一個有意義,然後才有可能對許多以至整體有意義。沒有開始 的這一個,也就不可能有後來的許多個,以至無限個,也就沒有整體。每個人對我而言都是基督,他是那時那刻世上唯一的一個人。因為基督只有一位。

以前讀不懂嬤嬤的“個體論”,當踏上金字塔的第四層的時候突然明白了。無論什麼時候,當我們與世界相遇時,我們遇到的都將是一個人:那個人,或這個人。總之是具體的人,而不會是抽象的人類。

當我們服侍窮人的時候,我們就是在服侍耶穌。

當我們安慰被遺棄的人,病人,孤兒,臨死的人,受到照顧的,是他;

受到食物的,是他;

穿上衣服的,是他;

受到探訪的,是他;

被安慰的,也是他。。。。。。

親愛的朋友們,放眼世間,您看到了誰?




手机版



上一篇:外孫女在紐西蘭小升初
下一篇:談中國的古文教育(中)


[文章搜索]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GlucoTrust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