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一次的大選,頻率還挺低的。選錯了不要緊,忍一忍,反正才三年嘛。當然你得知道,你自己的一張票未必可以改變結果。許多人為了使自己的希望成真,做起了選舉動員的志願者,拉動更多的人一起來支持自己的政黨。
看到大選兩黨黨魁的電視辯論,唇槍舌劍渾身解數煞是激烈。誰也不敢說“你行你上啊”,你要說了他還真可能就上了。得把自己的主張說出來讓大家知道啊。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要強調什麼一筆帶過什麼,都像有團隊在運作似的不馬虎。擅長修辭術的人可能會佔優勢。
對許多普通人來說,黨魁們在辯論上講了什麼,他們可能並不感興趣。有時候候選人帥不帥啊,就能影響你的投票意向。或者鄰居隨口表揚了誰,也可能讓你改變主意。更過分的是,你等紅燈的時候,某個候選人大踏步過來跟你握手,第二天你就可能選他了。隨機性是有的。
可還是會有很多人不願意挪身子去投票。因為他們覺得政治這種東西,表面上是兩個針鋒相對的黨派,上了台都一副模樣。平時沒個影子,戰時抱佛腳拉選票,想想就可笑。也有人覺得政治骯髒,政客卻要拼命表現出清白的樣子來,為公不為私,想想也可笑。
這裡面涉及到統治精英與普通人之間的關係。普通人更多地只考慮與己相關的日常生活和娛樂,統治精英則需要考慮這些普通人的某種集合狀態(訴求、偏好等)。民意通過制度化的或者非制度化的途徑被統治精英知悉,化作政策,然後再向下實踐。如果這種迴圈不通暢,制度就一定有問題。
現代知識份子在情理上會選擇與底層更親近的黨派。(這或許是個偽命題,因為哪怕再不與底層親近的黨派,它在根本上也得考慮底層的感受。)但智性與實踐往往是兩回事,理論上最好的統治者應該是哲學王,但操作起來,再哲學王的人也得考慮圈子、考慮不那麼“哲學”的人的感受、考慮各種各樣的瑣碎的庸常細節。表演是必然的。
不管什麼政治制度,好的壞的,最重要的地方也許不在於它能夠提供多麼完美的設計,而在於能否動員選民參與到政治中去。如果你的選民都不把參與當回事,再好的制度可能也白搭。
精英們在設計政治制度的時候,將權力下放到普通人那裡,強調來自底層的力量,以便獲得執政的合法基礎。但是事實上在影響政策這件事情上,還有一些其他的參與力量。
比如遊說集團。遊說集團遊說的對象是權力者而不是平民,他們可能在大選的間隔期賣命活動,通過金錢或者各種隱性方式來影響執政黨派的決策,這等於繞開了徵詢民意的環節。你可能會說,金錢它難道不是有制度化的監督麼——它當然不會傻到以離譜的非法姿態出現。遊說集團的存在,給那些想走捷徑的人開了門路。
最近蘇格蘭獨立投票的事情也讓人關注。它讓一些反分裂的人很抓狂,至於需要這樣溫情脈脈的方式嗎,不是還有許多其他的方式來解決分離問題麼。就算過半的人支持了獨立,那些不支持獨立的人難道就成了犧牲品?
政治選舉也是一樣,為什麼預設投票的方式才能解決合法性的問題呢。或許任何事情都是不完美的,是彼此將就的結果。想多了沒用,有投票的資格,那就投去吧。
2014年9月18日
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