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GlucoTrust
 
 
 

福州路——海派文化的发祥地

作者: 立言    人气: 3179    日期: 2012/10/31


女儿在上海“得意”,我也不得不常飞回去“护驾”。她的办公室在南京东路,十几层高楼的大玻璃窗睥睨外滩,是上海的风水宝地,为上班方便,在福州路上租了一间小公寓。

 

福州路旧称“四马路”,号称“文化一条街”,寸土寸金,是上海滩的精华所在,叶圣陶笔下的潘先生逃避战乱带着妻儿在这条街上租旅馆,高阳笔下的胡雪岩也出入这条路上的洋行谈生意,大凡上海历史上的名人,无不在福州路留下过足迹。福州路开发始于1850年,是上海滩最早的现代都市雏形,是闻名中外的“十里洋场”的发祥地,集公共租界政务、金融贸易、文化出版、美食娱乐甚至红灯区之大成:租界行政有工部局、总巡捕房;文化出版有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世界书局、正言出版社,娱乐界有著名的天蟾舞台;美食餐饮有老半斋、杏花楼、老正兴;直到香艳的销金窟会乐里,兴盛时有一百五十多家妓院。

 

尽管现代商业的步步紧逼,福州路越来越靓丽耀眼,但铺天盖地的广告幕墙与霓虹的背后,昔日的海派文化还是顽强的从历史的尘埃中浮现——沿街的老旧公寓外墙的雕花铁栏,斑驳的锈迹写满了当年的洋场风情;黝黑一尊的铸铁消防栓,不合时宜的蹲在弄堂口,是一个世纪前殖民文化全盛时期的见证;秋寒渐深的午后,走进老半斋餐馆,要上一碗雪菜肴肉煨面,面滑、汤浓、肉鲜,和着猪油、香葱、雪菜……洋溢在舌尖上的,是久违了的老上海的记忆。

 

上海人是精明的,务实的,大众餐点无不价廉物美,熨帖、实惠、既吃的饱,又吃得好。像生煎馒头(上海人馒头包子不分,生煎的其实是肉包)、排骨年糕、咸肉菜饭、大小馄饨、油炸臭豆腐、糍饭团等都属这一类,在福州路沿线的大壶春、鲜得来、老正兴都能一饱口福。至于王宝和的蟹黄小笼、蟹粉豆腐,杏花楼的西施虾仁、龙虎斗则贵族了不少,不管是亲友相聚还是家人小酌,也还是物有所值。

 

女儿租住的小公寓造于70年代文革后,住户一半是租房的外来人口一半是退休的老上海。每天午后,几位老伯伯老妈妈,会在楼梯转角处摆上一张折叠方桌,凑上一桌麻将,说说电视上的新闻,讲讲“阿拉老早……”(意为:我们早年间)。上海人是要面子,“扎台型”(争面子、出风头)的,虽说是老邻居消闲,老伯的夹克衫也是挺刮的,老妈妈们头发个个是自己卷的大波浪,说话轻声细语,从不争吵。我刚住进这栋公寓时,还保留着奥克兰的习惯,上楼下楼,遇到这伙麻将朋友,会微笑着问声好。但一转身走过,听到一位老妈妈问:“这是啥人?”,“楼上江北小姑娘的妈妈。”另一位说。上海人最歧视“江北人”,当年从苏北逃荒来上海,聚集在“下之角”(意即贫民区)闸北一带,多数以理发、拉黄包车、做娘姨(保姆)为生,是为“上之角”(富人区)的上海人服务的——这才是真正上海老城厢的老人,视一切操北方话的人为“江北人”,意即乡下人、穷人、没有地位的人。已经坐到楼梯转角与垃圾通道为邻了,还保持着上海人的骄傲!

 





手机版



上一篇:体会徐志摩
下一篇:血腥女王玛丽


[文章搜索]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GlucoTrust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