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生活中的政治和宗教

作者: 鄧榮進博士    人气:     日期: 2011/5/6


當Bin Laden被打死並被葬身海底的消息傳出之後,紐西蘭「綠黨」的國會議員Russel Norman說了兩句讓人極為震驚的話,第一句話是:「如果能活捉讓他面對審訊會更好一點」(it would have been better to take bin Laden alive so he could face trial.)。第二句話是:「基本上,這是一宗謀殺,我是不支持謀殺的,一個世界民主大國,幹這種謀殺人的事,究竟不妥,無論他有多可惡」 (Basically there's been an assassination, and I'm not going to go around supporting assassinations. It really isn't very becoming for the greatest democracy in the world to go around assassinating people, no matter how bad they are),但是Russel Norman 也加上了一句「我不知道,活捉他可不可能」,(But I don't know if that was possible to take him alive.)。

紐西蘭是一個言論自由的國家,任何人都有權表示自己的意見,更何況Russel Norman還是一個現任的國會議員,他說這些話,到底能代表多少人?能得到多少人的認同?由於並沒有出現民調,因此無法知道他說這些話,會得到甚麼樣的結果,或者是影響有多大。

如今只要打開電視,所看到的一些極沒有人性的轟炸行為,其實都與宗教有關,在西方國家的文化中,「政治」與「宗教」的關係究竟是怎麼樣的?現今世上有許多的 國家,政治的發展並沒有把宗教擠出政治舞台,這些國家包括;講求民主自由的第一世界、國家社會主義的第二世界、發展中國家的第三世界、或者是赤貧地區的第四世界,宗教是仍以不同的方式扮演著重要的政治角色。

如果要認識「宗教」和「政治」的關係,就必須瞭解「政治」和「宗教」所具有的特質。粗略地說,無論在何時何地,「政治」常常與權力的行使並和集體決策的過程有關。

但在討論「政治」和「宗教」的關係時,大都側重於國家與宗教的互動,在西方一般用語或學術討論中,「教會與國家」(Church and State)幾乎就是「宗教與政治」(religion and politics)的同義語。

現代國家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對於居住在其領土內的公民,擁有至高無上的「主權」(sovereignty),不能容忍任何高於其上的權力,包括宗教在內。不 過在民主國家中,政治體系不僅指那些決策和執行決策的「統治者」,也包括所有可以直接或間接影響公共政策的政黨、壓力團體和選民,宗教既可以直接透過其神 職人員,也可以間接透過政黨、壓力團體和選民來支持或反對政治決策。

從以上宗教和現代國家的性質,就可以了解到,宗教和國家對人的要求, 在某種意義上都是絕對的。一方面,宗教,特別是強調超自然的啟示和超越國界的宗教,都自認擁有絕對的、普遍的真理;另一方面,作為一個獨立政治實體的國 家,常常堅持自己擁有統治其國民的至高主權,因此,「跨國宗教與主權國之間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

「宗教」與「政治」的關係錯綜複雜,而且因時因地而異,在同一時代不同的國家裡,在不同的時代同一國家裡,同一個宗教與不同的政府,或不同的宗教與同一個政府,甚至同一宗教中的不同派別與同一個政府之間的關係,都可能有很大的差異。

在傳統社會裡,「宗教」與「政治」不分,宗教的信仰維繫權力的行使,政治的活動延伸到整個宗教的領域,「宗教」和「政治」交織形成了一個相輔相成的社會控制體系。

在 現代社會裡,近半世紀以來,特別是在第二世界大戰以後,這種「宗教」與「政治」的整合關係產生了根本的變化,許多學者認為,導致這個變化的主要原因,便是 所謂的「世俗化過程」(the process of secularization),「在政治發展中,一個最基本的結構和意識形態的轉化過程」,政治逐漸脫離了宗教的約束,形成了一個獨立運作的體系。

換句話說,在國家政治活動中,宗教失去了其原有的勢力和權威,國家政治運作的邏輯、活動的目標,不再以宗教的原則為依據,「宗教」和「政治」變成了兩個不同的信念和行動體系,「宗教」與「政治」的衝突和緊張也由此而起。

再 者,無論是「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都沒有辦法能真正的改善廣大人民的生活;相反地,財富分配不均、政治壓迫反而更為加深。而且,出乎許多學者的意料 之外,「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在一般的公眾生活並沒有削弱傳統信仰的力量,這也許就是為什麼,在對西方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失望之餘,宗教就 變成改善生活的「第三路線」(the third way)了。

除了「宗教」與「政治」的關係之外,我們人生在世,想要有一個完美的人 生,就必需是「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都能滿足的,當然精神生活的定義是很廣的,談的不一定就是宗教,像文化、藝術、音樂、愛情、親情、情趣等應該都是 我們精神生活的內容,生活在紐西蘭能享受到的精神生活實在是太多了,讓我們暫時拋開世俗的一切煩憂,儘量享受我們美麗的人生吧!


手机版




上一篇:青少年的「微罪」刑案
下一篇: Don Brash有「非婚生子」?

[文章搜索]


GlucoTrust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