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新西兰联合报》的中文报又增了一期,成了每周四期,向着日报的方向又前进了一步。
增
期后,我们提供的新闻和评论也随之增加,从今天起,本报的头版上每期都会有一个“本报评论”,加上评论专版上邓荣进博士的“南极星”专栏、西风瘦马的特约
评论和我本人的“文扬随笔”,以及文化沙龙专版中不定期的评论,《新西兰联合报》每周将向读者提供多达10篇以上的各类评论。
我一直认为,对于一个媒体来说,新闻是它的眼睛,评论则是它的大脑。联合报大力加强自办的评论部分,就是要让这份报纸不仅提供对社会现实的各种反映,而且提供更为高级、更为复杂的独立思考、深刻透视、客观描述和公正评价。
作为这个国家的新移民、边缘族群、非西方文化群体,我们新西兰的华人大多数时候都处于被思考、被透视、被描述和被评价的被动状态。公开品头论足、说三道四的话语权从来不在我们手里。在旁观者的眼中,我们是沉默寡言的一群,至少是笨嘴拙舌、有话说不出的一群。
通常认为,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语言的障碍。但仔细观察之后会发现,其实语言的障碍并没有那么大。华人移民新西兰的历史不短了,人数也不少了,素质也不低了,能够流利使用英语甚至以英语为母语的华人大有人在,但情况并没有太大改变。
原因不复杂:你能够出色地运用语言是一回事,你能够出色地做成事情却是另一回事。
翻
过来想也许更明白。中国人熟知的加拿大人“大山”学成了一口标准的北京话,甚至能用汉语说相声,但他因此就可以成为参与中国政策制定的外国专家了吗?显然
不是这样。而那些被中国各个组织机构高薪聘请的外国专家们,会不会使用汉语其实无所谓。他们的真正价值,不在他们的语言能力,而在于他们大脑中的知识和经
验,在于其思考能力、透视能力、描述能力和评价能力。
他们在中国,当然不是处于被思考、被透视、被描述和被评价的状态,当然不是沉默寡言、笨嘴拙舌、有话说不出的一群。恰恰相反,他们的话被仔细地聆听,被认真地研究,被学习接受,被理解消化,因为在他们身上,具有中国人很需要但不具备的智力资源。
再回过头看。在新西兰,能够熟练使用英语的华人,有学者,有专家,有教授,还有议员,人才济济。然而,如果其中大部分只是跟在洋人后面鹦鹉学舌,人云亦云,也就体现不出多少价值了,至少体现不出“华人学者”、“华人专家”、“华人教授”和“华人议员”的价值了。
华人要发出“华人”的声音,毫无疑问,这就意味着这种声音出自于“华人”独有的大脑,产生于“华人”独有的智力资源,体现了“华人”独有的思考能力、透视能力、描述能力和评价能力。
在我看来,这就是多元文化的意义所在,也就是华人在这里经营媒体、发表评论的意义所在。不仅用中文发表评论,也要用英文发表评论,不仅自己对自己说,还要对全社会公开说,大声说。
多元文化,如果没有声音的多元、观点的多元、视角的多元,终究不成其为真正的多元。
《新西兰联合报》以此自励,并与大家共勉。▊
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