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约翰大学(St. John's University),简称圣约翰、约大。是我国创建最早的大学之一,中国第一所现代高等教会学府。 [105-106]
1879年圣约翰书院创建,1881年成为中国首座全英语授课的学校。1892年起开设大学课程,1896年改称圣约翰学校,1906年改称圣约翰大学,有“东方哈佛”之称。 [1] [105-106]1994年2月15日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2003年12月22日公布为长宁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014年4月4日公布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6]1949年秋,新闻系并入复旦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圣约翰大学被撤销,理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教育系、中文系(部分)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外文系、中文系(部分)、历史系并入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并入同济大学;机械工程系并入交通大学;医学院参与组建上海第二医学院;经济系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政治系和校址划归华东政法学院。自2015年起,圣约翰大学北京、上海、南京校友会先后成为华东师范大学校友会的备案组织。 [2-3]
截至1952年,圣约翰大学约有教职员工234人,在校学生1381人;校园面积达348亩,建有校舍楼馆、住宅约50所。 [1]
- 中文名
- 圣约翰大学
- 外文名
- St. John's University
- 简 称
- 圣约翰、约大 [106]
- 创办时间
- 1879年 [106]
- 创办人
- 施约瑟 [108]
- 办学性质
- 私立教会大学 [1]
- 院系设置
- 外文系、新闻系、教育系、政治系等(截至2007年) [108]
- 校 训
- Light&Truth(光与真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8]
圣约翰大学创建于1879年,原名圣约翰书院,是由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S. J. Sekoresehewsky)将圣公会原辖培雅书院(1865年)和度恩书院(1866年)合并而成,在沪西梵皇渡购地兴办。学校于4月14日举行奠基礼、破土动工,9月1日开学招入第一期学生,来自培雅、度恩书院的39名学生报到 [93-94]。1884年,美国纽约克拉克逊女士资助兴建教堂,后经重建成为该校礼堂兼圣公会教堂。1888年6月圣公会牧师卜济正式出任圣约翰监督职卜舫济初到圣约翰主要推动了两项改革:一是英语教育,二是科学教育。由于卜舫济等人的努力,1884年后,英语渐成圣约翰的教学语言。增设了自然科学课程。1890年, 圣约翰书院开始开设大学课程。1892年卜舫济正式着手创办“正馆”,即大学部。 [108-109]
1894年,该校建造了以创办人名字命名的中国式教学楼“怀施堂”。 [93]圣约翰书院创建初期实行了直接隶属美国圣公会的体制,学校由圣公会上海教区主教直接控制。 [93]1892年起,正式开设大学课程,并将英语作为最重要的学科教授,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和中国首座全英语授课的学校。1896年,圣约翰书院改组为圣约翰学校,成立大学部,形成文科、理科、医科、神学科及预科的教学格局,时为上海地区首家高等教育机构、沪上唯一高等学府,对东南地区高等教育的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95-97]
1898年,圣约翰曾获得两江总督刘坤一所赠的200支枪,此后每周组织学生进行操练,是中国最早对学生实行军训的大学。从建校至1899年共有正科生216人,预科生1729人;毕业大学生7人,预科69人。至1900年,有在校学生23人,占当时8所在华基督教大学学生总数的14%。从20世纪初起,教会所办大学逐渐得到了中国官方和政府的重视和认可。亲王溥纶、两江总督周馥、端方等,均临圣约翰参观。 [93]1900年成立了同学会,是国内最早成立校友会的大学。1901年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正式的足球队。1903年用庚子赔款基金兴建“思颜堂”,以纪念第二任校长中国籍牧师颜永京先生。1905年11月,学校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注册,正式称圣约翰大学,设文理学院(后分设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神学院以及一所附属预科学校(后改设附属中学),成为获得美国政府认可的在华教会大学,毕业生可直读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 [93-95]
1906年,医科学制改为七年,毕业者授予博士学位,是中国最早授予医学博士学位的两所学校之一。1906年以后,圣约翰的毕业生还可以进入美国各大学深造,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名校甚至同意免试招收,所以吸引了大批学生报考。1911年开始实行学分制、学衔制。1911年,学校买下了梵皇渡路(今万航渡路)以北、原属于兆丰公园(今中山公园)的一块土地,成了全上海唯一有苏州河流经的学校。 [98]
1913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圣约翰大学后来发展成为一所拥有文、理、医、工、神、农六大学院17个系的综合性教会大学,是当时上海乃至全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入读者许多是政商名流的后代或富家子弟,而且拥有浓厚的教会背景。 [105]1913年2月1日,卜舫济邀请孙中山到约大演讲,受到师生们热烈欢迎。孙中山在参观圣约翰大学时发表演讲,“民主国家、教育为本”。 [93]1920年学校设立商业经济部,下设经济和工商管理两系。在此前后圣约翰还增设了新闻、政治、历史生物等系。1921年创办了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新闻专业 。1923年设立土木工程学院。 [108]
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后,上海各界纷纷走上街头。圣约翰大学及附中的师生也组织抗议,但遭到以约大神学科主任、圣公会上海教区主教郭斐蔚为首的校方阻挠。于是6月3日,学生553人以及全体华籍教师19人,集体宣誓脱离圣约翰大学。6月4日,离校师生集会商议自行设校事宜,他们的举动受到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们的支持,纷纷出钱出地。经过各方协助,在短短三个月内就正式成立了光华大学(校庆日定为6月3日),其1951年与大夏大学合并组建华东师范大学。解放初期,约大师生为纪念1925年该校的“六三”爱国壮举,将校园内纪念郭斐蔚的“斐蔚堂”改名为“六三楼”。1952年6月3日,由华东师大党委发起,在约大原址(当时是华东师大的分部)举行了升旗典礼,以纪念“六三”事件。 [5-6]
1927年圣约翰大学成立校董会,由在美国的董事会、上海教区会、校友会、校务委员会共同派代表组成,校长和会计作为无投票权的成员参加,在有投票权的13位校董中,中国人占9位,其中大部分是校友。中国人沈嗣良于1928年被任命为代理副校长。 [93]圣约翰大学1929年在校生540人,规模与教会大学中居首位的燕京大学相仿。 [91]1919年和1929年圣约翰大学分别举行建校四十和五十周年庆祝活动,并授予陈光甫、刘鸿生、宋子文等五人法学博士学位:授予晏阳初、陶行知、吴贻芳三人理学博士学位:授予郑和甫、陈永恩、诚静怡汤忠漠四人神学博士学位。 [108]
1936年开始招收女生。 [94]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圣约翰大学迁往南京路的公共租界,与沪江大学、东吴大学、之江大学等校合组华东基督教联合大学(约大医学院及神学院不在内 [7-8]),后又于1939年迁回原校址。经过卜舫济精心策划,30多年间圣约翰资产增加了200万银元,校园从84亩拓宽到228亩。先后建造了15幢大楼、28所住宅,还有宿舍楼、教学楼、办公楼、大礼堂、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交谊室等。20世纪40年代中期,学校规模又进一步发展,校园面积达300余亩。学校最后占地面积达348亩,建有校舍楼馆、住宅约50所,建筑风格中西合璧。 [9]
1938年,圣约翰大学成立了中共地下组织。到抗战末期,圣约翰已有两个中共地下党支部,并建立了党总支委员会,在上海高校中第一个建立党总支。 [101]1941年,政治历史系(1919年设立)分设为历史系、政治系。 [10]1941年2月1日,卜舫济因年迈辞去校长职务(6月13日偕夫人回到美国安度晚年 [4]),沈嗣良成为该校首任中国籍校长。卜舫济之子卜其吉辅助时任教务主任,1948年任代理副校长。1941年6月5日,基督教华东六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上海女子医学院、之江文理学院、东吴大学、沪江大学、圣约翰大学)在大光明电影院举行联合毕业典礼。是年圣约翰大学成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仅存的一所完整大学,学生人数高达1391人,创下了该校及在华教会大学的在校生规模之最。 [4]
1942年,约大成立建筑工程系,是上海高校中第一个建筑系,也是中国近代时期最早全面引进现代建筑思想的教学机构。1946年10月,82岁高龄的卜舫济再次回到中国,担任约大名誉校长。1946年10月,具有民主思想的教育家、曾获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的涂羽卿受聘出任圣约翰大学校长,成为圣约翰大学历史上经由校董会任命的第一位中国校长。 [101]中共地下党员汤兴伯击败了国民党三青团候选人,当选为校学生会主席。 [101]从此,学生自治组织控制在了进步学生手中,圣约翰大学成为上海高校中的“民主堡垒”。据估计,从1946年到1949年,曾在圣约翰工作和学习的中共党员先后有250人左右。 [101]
由于美籍教士的反对,圣约翰长期未向中国教育部立案。 [101]直至1947年10月,圣约翰大学终于完成了向国民政府立案的所有手续。圣约翰神学院与圣公会中央神学院合并,虽设在校园内,但与学校已不再有隶属关系。同年,圣约翰大学的名誉校长卜舫济(Francis Lister Hawks Pott)在上海逝世。 [101]1949年前,圣约翰大学农学院(动物生产系、植物生产系、农业经济系)停办。1949年1月,赵修鸿任代理校长。到1949年春季学期时,圣约翰大学仍有注册学生1200多人。1949年5月26日夜晚,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上海市委领导人员与中共中央上海局以及中共上海地下市委的负责人抵达上海,在圣约翰大学会面,详细讨论上海解放后的接管工作。 [11]在国民党政权退出大陆前夕,潘世兹出任圣约翰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代理校长,拒绝了国民党当局的迁校要求,1949年将学校完好地交到了人民政府手中。解放后,圣约翰大学是首先被接管的14所高校之一。1949年5月26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进驻上海的第一宿营地,就是圣约翰大学的交谊楼。5月27日,上海全部解放。 [103]
1948年5月,约大学生会配合“上海市学生反对美国扶植日本抢救民族危机联合会”举行相关活动,与校方发生冲突。这就是圣约翰校史上的第二次“六三事件”。第二次“六三事件”后,涂羽卿提出辞呈。1949年校董会任命赵修鸿为代理校长,1950年12月圣约翰与美国圣公会完全脱离关系。 [108]
1905年时的圣约翰大学校门
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博士生毕业合影
圣约翰大学建立110周年铜质纪念章
圣约翰大学校徽
1929年卜舫济带领学生前往北平燕京大学访问
1899年卜舫济校长与合唱团成员在礼拜堂门口
校长卜舫济,此照片刊登于1920年代的杂志上
圣约翰技术学院2005年更名为圣约翰科技大学
圣约翰大学第十一届世界校友联谊会上,台湾圣约大展示赠礼
《圣约翰大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917年圣约翰大学附中童子军列队集训
1917年圣约翰大学的学生在做早操
圣约翰大学校友日,许多校友携家属来校欢聚
圣约翰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校园内重建的圣约翰大学纪念坊
1935年圣约翰大学纪念坊正面
圣约翰大学英文版毕业证书
1932年时的思颜堂,1904年落成
圣约翰大学图书馆
民国时期的圣约翰大学校徽
圣约翰大学原址的奠基石
圣约翰大学原址的奠基石
圣约翰大学原址的奠基石
圣约翰大学原址的奠基石
20世纪50年代的圣约翰大学校徽
1932年时的怀施堂,1895年落成
1890年时的礼拜堂,20世纪80年代末被拆除
1951年圣约翰大学师生员工举办反美爱国大会
院系调整
1952年秋,圣约翰大学撤销,在院系调整中被拆散并入上海多所高校,校址所在地现为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长宁区万航渡路1575号)。约大办校70余年,毕业学生6500人,肄业学生4282人。 [1]1949年和1952年,新闻系和外文系、中文系(部分)、历史系并入复旦大学。 [12-13]经济系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今上海财经大学);政治系并入华东政法学院(今华东政法大学);理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中文系(部分)、教育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医学院参与组建上海第二医学院,后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取消神学院,学生转入南京的金陵协和神学院;朱元鼎教授调入上海水产学院(今上海海洋大学); [100]圣约翰大学附中与大同大学附中二院合并为上海市五四中学。 [14-15]
学校档案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该校相关档案有:圣约翰大学历史事实考证(1879年、1952年)、圣约翰大学校务会、行政会、校董会会议记录(1909年~1949年部分年份)、校刊(1921年~1949年部分年份)、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陈光甫与杨敦甫等关于介绍德国钢铁联合会总编辑Peterson来华访问、陈光甫接受圣约翰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的来往函电(1929年)、《圣约翰大学六十年》(1930年)、上海市社会局关于圣约翰大学申请登记的文件(1947年)、中央教育部关于圣约翰大学等14所学校停办结束工作的文件(1951年)、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圣约翰大学更改校名的文件(1951年)、上海市1952年停办高等学校联合办事处关于处理圣约翰大学学生休学、复学、转学、及发给毕业肄业成绩证明书等来往文书(1952年)、圣约翰大学移交清册(1952年)、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关于圣约翰大学及圣约翰中学校舍使用问题的决定(1952年)等档案。 [16]长宁区档案馆馆藏《圣约翰大学概况》。《圣约翰大学概况》静静地问世于上海解放的黎明时分。据推测,这份珍贵的史料,是地下党为迎接上海解放而开展的社情调查。 [103]
2016年,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收藏了圣约翰大学校友会校友代表捐赠的一批“民国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物文献”,这批文物由历届约大校友捐出,共计41组99件,其中各类毕业证书近20件,最早的是1915年圣约翰大学备馆(即大学预科)毕业证书。 [17]
复校方针
1988年,圣约翰全球校友会在香港成立。1937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历史系的荣毅仁被选为会长,副会长由1939年毕业生经叔平担任。 [101]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圣约翰大学校友会与外省市及境外的几个校友会取得了联系,并建立了每四年(后改为每两年)举行一次联谊会的机制。 [75]
1992年,约大第二届世界校友联谊会在沪召开,约大校友通过了“三管齐下”的复校方针:
第一,在上海复校;
第二,将原台湾新埔工专升格为圣约翰大学;
圣约翰大学香港校友会会长应道富曾说,“复校的第二、第三项已经实现,第一项也由华东师范大学决定创立申江书院(申江与St. John谐音)而最终完成,复校计划圆梦了”。
圣约翰科技大学
1965年,台湾的圣约翰大学校友为了延续圣约翰精神,原本打算在台复校,但受到当时国民党当局教育政策的影响,私人仅能开办专科学校,遂由上海圣约翰大学、圣玛利亚女校在台校友会与基督教台湾圣公会共同创办新埔工业专科学校。1993年新埔工商专科学校。1999年改制为新埔技术学院。
2003年更名为圣约翰技术学院,并将《光与真理》定为三首校歌之首。2005年改制为圣约翰科技大学(St. John's University)。未来将朝以恢复「圣约翰大学」为本校努力争取之最终目标。 [76]
UBC圣约翰学院
1997年,海外的圣约翰校友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支持下于该校设立了专为研究生而设的圣约翰学院(St. John's College UBC)。
圣约翰学院继承了圣约翰大学自由文化教育和跨文化交流的传统,成为一个不同文化和学术背景的人沟通与建立联系之论坛。圣约翰学院为UBC的研究生、新任教授、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研究员提供住所,并在校园内举办各种学术活动。 [77]
华东师范大学
1952年院系调整时,圣约翰大学理学院、教育系和中文系(部分)并入华东师范大学。11万余册藏书,包括盛宣怀后人捐赠给圣约翰大学罗氏图书馆的6万余册“愚斋”古籍(后来,愚斋藏书中的中医书籍被调拨给成立不久的上海中医学院,中医学院又立即组织专家研读,发现大部分均属古代重要医典,其中属于早已失传的古医书竟达30余种,中医学院为此专门召开全校大会庆祝 [78])、6000多份生物标本以及家具等教学资源由华东师大继承。圣约翰大学原址一度成为华东师范大学分部,即数、理、化三系在圣约翰大学原址上课,直到1954年才结束 [92]。
2015年10月17日,圣约翰大学第十一届世界校友联谊会在沪召开。会上,圣约翰校友联谊会主席高尚全正式宣布圣约翰大学北京校友会加入华东师范大学校友会。他还阐释了其中的原因:圣约翰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有亲密的血缘关系,圣约翰大学的很多人、物等教学资源都由华东师大继承;华东师大正在筹建申江书院,这是对圣约翰大学最好的传承和纪念。上海圣约翰大学校友会、圣约翰大学南京校友会亦先后成为华东师范大学校友会的备案组织。 [2] [79]
上海交大医学院
圣约翰大学医学院于1952年9月和震旦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合并成立上海第二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2005年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圣约翰大学教学医院——上海仁济医院、宏仁医院(今上海市胸科医院)、上海市同仁医院(圣约翰医科教育之肇始),均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09年圣约翰大学建校130周年纪念暨第八届全球校友联谊大会之际,香港的圣约翰校友在上海交大医学院发起设立圣约翰校友教育发展基金,上海圣约翰大学纪念雕塑亦同时在上海交大医学院揭幕。 [80-81]
华东政法大学
圣约翰大学历史建筑群被核定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2年,华政在圣约翰大学原址上成立。圣约翰对华政的影响不仅是“馈赠”了校园和建筑,更是理念和文脉的传承、传统和情怀的延续。重视体育教育是圣约翰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1952年成立的上海体育学院亦一度设在约大旧址内,1956年夏迁离),为传承圣约翰大学文化,华东政法大学在长宁校区26、27号楼即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旧址(该会初创时期曾借址在圣约翰大学宿舍办公)建起了体育文化博物馆,2016年10月17日正式开馆。 [82-87]
香港崇基学院
1951年,前圣约翰大学校董会主席欧伟国会同前岭南大学校长李应林、香港圣公会领袖何明华等人,在香港创立崇基学院,以纪念包括圣约翰大学在内的中国大陆原13所基督教大学,是香港第一所基督教中文专上学院。崇基学院位于香港新界的校园是由毕业于圣约翰大学的著名建筑师范文照所设计。1963年,崇基学院与新亚书院、联合书院合并组建香港中文大学。2012年,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代表团来沪寻根,缅怀先贤创办教会大学的气魄。 [88-89]
入学考试
圣约翰大学的入学考试长达6天,每天上午9点到12点,下午1点到4点,6天之中只有一天使用中文,其余都使用英文,录取之后每学期学费昂贵,要两百多银元。每年录取人数不定,超过及格线都录取,不及格则都不录取,没有既定名额。
办学特色
圣约翰大学的英文课程很深,中学部高三上即读维克多·雨果的《Les Misérables》,高三下读查尔斯·狄更斯的《A tale of two cities》。除国文课外,课内外都用英语作为授课语言。为了督促学生学好英文,1917年学校还作出了一项特别规定:凡文理两科学生,毕业时欲获得学位者,须参加在上级或高级时举行的特邀名人监试的特别英文口试和笔试,且取得“优美之课绩”,否则不授予学位。由于圣约翰学生的英文水平在全国是最好的,因此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圣约翰是中国最早实行全英文授课的学校之一。有学生曾如此描述:“圣约翰学生与众不同的最大标志是他们地道的英语。本校因此而远近闻名,令人羡慕;圣约翰学生也因此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由于圣约翰学生的普遍英文程度在上海首屈一指,海关、电报局、等洋务部门对该校学生另眼相看,在社会上有“圣约翰”之称。 [101]
卜舫济主政圣约翰期间,主张教育与政治分离,反对学生以学校为基地从事政治活动,为此曾多次与热衷于从事政治运动的学生发生冲突。他还致力于宗教课程的改革,使学校宗教课程和宗教活动从早期的必修课和必须参加的活动逐步改为选修课和学生自愿参加的活动。他把体育列为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树立体育锻炼的观念,希望每一个学生在运动中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圣约翰的学生体育组织和学生体育运动队,在当时的高校中数量最多,在各种大赛中为学校争得了不少荣誉。卜舫济支持学生组织各种社团组织(辩论会、演讲会、体育会、科学会、绘画会、摄影会、音乐会、青年会、同乡会等,不下数十种),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校方不但对这些活动予以精神及物质上的支持,以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还鼓励教授们热诚参加、予以协助。圣约翰大学各年级都有学生自治会,在某些时候,如学期考试之时,校方甚至交由学生自行监考,予以绝对信任。
圣约翰大学对成绩优异的学生会给予免费或一定的补助,每年约30个名额。1929年以后,圣约翰校友开始进入校董会,参与学校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学校经费的预决算。学校的办学经费来自学膳费收入、教会津贴和社会各界及校友捐赠。
学校经费
基督教高等学校上海圣约翰大学的筹资主要方式
1879年筹款购地及建筑校舍。施约瑟主教因向美国方面进行募捐,结果颇为完满,美国圣公会董事长允拨常年维持经费。遂于该年以银6500两购地90亩于沪西梵王渡,建筑两层楼之中国式斋舍一所,住宅四所。1894年为满足新教育之需要,在美国募集美金2万元,在中国募捐得到3000美金,建筑怀绝堂。
圣约翰在美国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二:一是布道部的常年拨款;二是个人和社会特别捐赠。布道部的资金大部分来自美国圣公会的基本会众。布道部还经常一次性拨款用于购买土地、建造校舍、添置设备等。即使在30年代中期后,圣约翰自给率大为提高,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教会经费对维持学校仍至关重要,不仅西籍教员的薪金和神学院的经费完全由教会提供,医学院等学生较少的院系,也十分仰赖教会的资助。教会拨款及国外其他捐赠,通常要占医学院年度预算的80%左右。
个人和社会特别捐赠包括基金会的大笔赠款及富商的馈赠和遗产,也有圣公会各个教区?主日学校和普通信男信女的奉献。在上海的美国侨民社会,对圣约翰也有若干重要捐赠。然而这些捐款多为所谓特募捐,通常以某一指定用途如建造校舍为目的,不能用作学校的经常性开支。
圣约翰当局早已把圣约翰经济自立作为治校的目标之一。卜舫济在1896年时写道:“让圣约翰书院成为一个移植过来的异体,几乎全由国外的资助来维持,是不行的……我们必须把从当地争取更多财源作为目标。”圣约翰在华筹款的主要方式有三:一是争取社会捐款,直接向绅商呼吁。1898年至1899年圣约翰建格致室,上海绅商捐资踊跃,满清高级官员如刘坤一、张之洞等都为之解囊;二是依靠校友的忠诚,成功的校友本身就是学校募捐的主要对象;三是增加学生人数和学费。
校友和中国社会各界对圣约翰的大笔捐款开始于1894年,该年为建造怀施堂,中国方面捐资5600两墨银。到1935年,除裴蔚堂外,圣约翰大学的主要建筑均已建成,校友和中国各界对圣约翰置地建房的全部赠款已达25.3万美元,加上约10万美元的捐赠基金、奖励和维持经费,中国方面的捐赠总数达37.4万美元,为当时全部校产的1/3左右。
中国方面捐赠最多的一年是1929年,该年为纪念校庆50周年,校友不仅捐款10万美元兴建交谊室,还设立一笔4.5万美元的校庆捐赠基金。最大的个人捐款是施肇基为建土木工程学院所捐的2920英镑和刘鸿生为建交谊室所捐的7万美元。无锡梁溪荣宗铨1934年出资5000美元建造苏州河桥以连接校园的两部。除交谊室外,圣约翰校园的另三座主要建筑物罗氏图书馆、顾裴德体育馆和圣约翰中学的树人堂,也是主要由中国方面出资建造的。1920年圣约翰商业经济部是由校友在3年内每年允捐3000两墨银帮助建立的。1933年,经校友宋子文斡旋,圣约翰盛宣怀藏书6667册。1948年,严复之女将其父中、英文藏书1993册赠与圣约翰大学图书馆。 [18]
1933年,差会因美国经济大萧条消减了对学校75%的拨款,而上海美丰银行倒闭,使圣约翰在该行的存款损失70%,财政难以为继。卜舫济个人出面呼吁圣约翰同学会设立维持基金,帮助学校渡过难关。在1933年至1934年,学校共向校友发出257封求援信,155名校友作了肯定答复。到1941年,校友对维持基金的捐赠已超过6万美元。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财政再度陷入困境,1946年校友再次集资3.5万美元支持母校。 [18]
随着学校的发展,学费逐渐成为圣约翰常年经费最主要的来源。从1880年成立所谓收费部以来,圣约翰的学额和学费连年增加。1904年圣约翰制定了学费收取章程,规定:“备馆学费每年一百八十元,分两期交纳,均在上?下半年开课日。新生进院须订关约,以足二年为期,如欲中止,其学费仍应缴足二年。正馆学费每年百二十元,交纳期同备馆。此外缴体操装费十八元,该费三年后再缴,因操装三年更换一次,惟操靴穿用较繁,最易敝败,不在此例。运动会费每年两元,初在上半年开课日交纳。西斋教科书须另缴书费(照西国原价发售,以便学者)。其他抄本及字范本石板石笔等,均一律出资,梳漱洗衣等概免另费。”在1919年的报告中卜舫济就宣告:“圣约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费维持的,可以肯定的说没有一所美国大学达到圣约翰这样基本自给的程度。”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圣约翰未向政府立案,因此不能像其他教会学校那样从政府那里得到补助,学校的开支更加依赖学费。1940年至1941年,圣约翰文理学院和土木工程学院的联合账目表明,两院在该年度的主要收入如下:差会津贴,4220元;美国特募捐,2.5万元;杂项收入,1.18万元;学费,34.48万元。不计西籍教员的薪金,学费收入已占两院全部收入的90%以上。学校当局在1939年至1940年度报告中称:“圣约翰已有中国学费最高的学校之称,使他成为只有有钱人才能上的学校是不幸的,是和我们宣教的理想背道而驰的。” [18]
圣约翰大学首创的“荣誉制度”(Honour System),亦称作“不监考制度”。所谓“荣誉制度”是指学校对学生的一种教育措施,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自尊自爱的品德,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荣誉感,倡导考试时无人监考也无人作弊。该制度于1913年起在大学三、四年级实行,由学生投票决定是否采用这一制度。每次考试时学生需在卷末书写誓言“此番大考,未曾助人,亦未曾求助于人”。
对此,校友周有光曾回忆道:“进入二年级,学校通知学生讨论‘荣誉制度’,这是考试无教师监考的信任制度。目的是培养人格,培养道德,培养青年自己站起来做人。‘荣誉制度’以课程为单位,如果同班、同课程的同学大家同意,就可以申请实行。我们经过多次讨论之后,提出了申请。同学自己去取考题,老师不来监考,的确无人作弊。”从圣约翰大学分立出来的光华大学也继承了这一传统,称之为“信誉制度”。
圣约翰大学成立之初就设有博物院。1934年,英国浸礼会教士苏道味(Arthur Sowerby)之子苏柯仁(Arthur de Carle Sowerby)在圣约翰大学任职期间,将博物院分为四个部门,各部负责人均为拥有教授称号的专业人士:植物部—波特菲尔德(W. N. Porterfield),鸟类部—威金生(E.S.Wilkinson),考古部—柏达(Harold Porter),钱币部—裘毕胜(H. E. Gibson),鱼类部—朱元鼎,使圣约翰博物院获得较大发展,进入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1952年院系调整,圣约翰大学动植物标本(共6000多份)全部调配给华东师范大学,被完好地保存在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博物馆内,继续在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校训
校刊《约翰声》如此诠释校训道:“我们要使圣约翰大学成为中国之光和真理的火炬,没有再比此目标更崇高的了。我们将努力给予我们的学生一个广阔的和丰富的基督化教育。我们将充分地教授英语和文学,相信这将有助扩大学生的智能水平。我们将传授科学,不仅因科学有实用价值,还由于科学真理和所有真理都来源于上帝。”
校歌
歌词
Leaving the lowlands,faces to the dawning, Scaling the mountain heights, heeding not fears warning, Sons of the Orient, children of morning, Seekers of light we come!
Heirs to the wisdom,taught by saints and sages,Gathered from every clime,treasures of ages. Never closing wisdom’s book, turning still new pages,Seekers of truth we come!
Then college days done,stirred by high ambition,Armed’ gainst the foes of man,vice and superstition,Our native land to serve, this shall be our mission,So light and truth shall come!
歌词释义
Johannean Spirit表现凝聚在圣约翰的校歌里面。这只校歌对于我们每一个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许多同学接受了这样一个“圣约翰精神”。
校歌有三节:
第一节是讲我们应该做寻求光明的人,我们是“东方之子”,是“清早的儿女”,要我们攀登高峰。
第二节是要做寻求真理的人,智慧的书永远不要关起来,要翻到新的一页。
第三节是毕业之后要满怀雄心壮志,同罪恶,同迷信,同人类的敌人去战斗,为祖国服务是我们的使命。
英文歌词作者为约大神学系教授Dr. Cameron MacRae
学术期刊
圣约翰大学校内刊物有《约翰声》(双月刊)、《约翰年刊》、《约大周刊》等,多由学生担任主编。《约翰声》创刊于圣约翰创建10周年之际,卜舫济曾亲自担任《约翰声》主编,这是圣约翰也是近代中国大学第一份学生自办的英文刊物,内容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政论等。《约大周刊》创刊于1921年,为新闻系学生实习报纸。
《约翰年刊》(圣约翰大学年刊)在1904年问世,一直出版到1951年,中间只有两次停刊,是1942年至1945年日军占领上海期间。该刊每年出版一本,分中英文两部分,主要刊载本年度教师和毕业生名录和照片,介绍校园一年内的主要社团、文体活动、学生文艺作品等。
传统工艺修复清水墙
历史上,格致楼传统的清水砖墙被红色和灰色涂料覆盖。这是一种对外立面墙“描画”的维修处理手法,即对老墙表面粉刷和涂料后,以涂料画缝做出砖缝效果,由于涂料本身透气性较差,阻碍了原有砖体的“呼吸”,在长期自然侵蚀下,容易导致表面粉刷起壳、涂料脱落,局部修补痕迹明显,外立面感官失真。对此,在修复小样得到文物专家认可后,通过一系列脱漆、清洗、打磨、修补、划缝、勾缝、增强、憎水等传统工序进行修复。 [105]
恢复木窗,增设纱窗
历史上对格致楼进行修缮时,从使用功能考虑出发,格致楼的原有木门窗被铝合金窗所代替,原始的圆弧窗头也被改为平窗头。在本次修缮中,恢复了圆弧实木木窗和仿古造型五金,并进行了做旧工艺处理。安装过程中采用原始墙体开槽,嵌入垫木后窗框与垫木连接,砂浆、结构胶、砖粉三重填充防渗水的综合工艺。此外,考虑到华政校区绿化面积广,夏季蚊虫较多等,实施了加大窗框截面,玻璃窗内侧增加木质纱窗的方案。 [105]
怀施堂-韬奋楼41号楼
怀施堂是学校里最老的建筑之一,这座建于1894年的四合院建筑,面积达5061平方米。该堂的建筑设计保存中国传统建筑特点,两层砖木结构,墙体以青砖为主,配以局部红砖线条和拱券,歇山屋顶上配以传统的蝴蝶瓦,口字形或四合院平面布局,墙身则是连续的西式圆拱外廊国土,屋顶四角皆为曲线形(1959年大修时改为直线型)。正面有一塔楼,后安置了一口大钟,成为钟楼。1951年改名为韬奋楼,纪念1921年从这里毕业的邹韬奋。因该楼在圣约翰河西校舍中排列在第41位,故又称41号楼。 [105]
格致楼-42号楼
格致楼曾称格致室,又用名科学馆、办公楼,1898年11月20日奠基,1899年7月19日举行落成典礼。格致室为砖木结构的三层房屋,基地面积930平方米,建筑面积2331平方米,计60个房间。该楼西侧墙面与怀施堂南侧墙相仿,南侧墙面为城堡式。格致室屋顶外形仿效怀施堂的屋檐,飞扬七巧,但墙面处理则明显增添了西方建筑的色调,以半圆形拱代替了弧形拱,二层楼以上用玻璃窗全封闭。一、二两层为物理、化学试验及课室和博物院;三层为学生宿舍,后改为医科课室等。格致室是当时中国所有院校中第一座专门教授自然科学的校舍。1952年华东政法学院成立时,院长办公室、教务处及有关教研组、总务处及所属科室均设在该楼,故改名为办公楼。1998年暑期,华东政法学院将办公楼改作学生宿舍并重新取名格致楼。格致楼又称42号楼。 [105]
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 | |
政治家,外交家。 | |
政治家,金融家,外交家。 | |
杰出的新闻家和出版记者。 | |
文学家,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学主任,新加坡南洋大学创始人。 | |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 | |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创始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 |
外科学家,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 | |
内科学、血液病学家,中国血液病学奠基人。 | |
儿科医学家,中国儿童保健学科奠基人。 | |
中国基础化学工业奠基人。 | |
中国复合材料研究奠基人。 | |
中国航空教育开拓者。 | |
老上海实业大王。 | |
民国著名实业家。 | |
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 | |
兵工学家,政治家,哲学家。 | |
哲学家,社会学家。 | |
著名女作家 [99] | |
中国足球届元老 | |
华尔街第一个华人大亨。 | |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原主任、党组书记。 | |
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
生殖内分泌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 |
病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 |
药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
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
内科学及消化疾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 |
内科学与呼吸病学家,中国控烟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 | |
体育建筑设计专家,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 |
植物学、生态学家,中国植物生理学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家,中国静压轴承开创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 | |
宋子文胞弟,曾任国民政府外交部总务司司长、广东省政府委员兼广东财政厅厅长。 | |
宋子文胞弟,原广州银行董事会主席。 | |
孔祥熙和宋霭龄的长子,扬子建业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人。 | |
民国上海造币厂厂长、财政部特派员。 | |
四川省原副省长,前民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民建四川省委主任委员、四川省政协副主席。 | |
香港中国通讯社原社长,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原副董事长。 | |
瑞兴有限公司集团主席,上海杉达学院名誉校长,前香港中华总商会荣誉会长。 | |
北洋政府外交部政治事务司司长,前中国驻美国总领事、中国驻巴拿马总领事。 | |
民国学者、外交官,曾任圣约翰大学政治学系主任、校董、副董事长。 [25-26] | |
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前驻美国大使。 [28] | |
新中国首批女外交官,中国与斯里兰卡关系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
邢洚 | 新中国优秀女外交官、新闻工作者,国务院直属机关司局级干部。 [29] |
中国第一代建筑结构工程大师,原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会副理事长,北京市第四届政协副主席。 [30-31] | |
美籍华裔作家、评论家,当代知名英美文学兼亚洲资料专家,前纽约市立大学教授,国际笔会纽约华文作家笔会原会长。 [32-33] | |
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原圣约翰大学体育部主任、华东体育学院球类教研组主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中国体育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委员。 [34] | |
陈联磐 | 华东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化学系副主任、教授,曾任圣约翰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理学院院长。 [35] |
著名女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儿童音乐学会名誉会长。 [43] | |
书法世家,曾任北方工业大学艺术馆副馆长、建筑学部美术学科主任。 [46] | |
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原上海乐团艺术顾问、教授。 [47] | |
美籍华裔表演艺术家,历史上首位任奥斯卡评委的华裔电影人,曾三次获得台湾金马奖。 [49-50] | |
香港电影演员,无线电视艺员,获颁无线电视“长期服务特别奖”。 [51] | |
著名体育活动家,曾任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常务理事兼名誉总干事、圣约翰大学校长。 [54] | |
教育家,曾任清华学校校长,有“清华之父”美誉。 [57] | |
民国外交官,教育家,曾任清华大学校董会主席,并两度出任清华校长。 [58-59] | |
教授,离休干部,华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 [60-61] | |
心理学家、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曾任国立中央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复旦大学教育系主任。 [62] | |
心理学家、教育家,中国心理学会的创办人之一 [63],燕京大学心理学系的创始人、首任系主任。 [64] | |
社会活动家,有机化学专家,原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进上海市委主委、华东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终身教授。 [65-66] | |
著名音乐史学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创始人之一,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奠基者。 [67-69] | |
国民党政要、新闻教育家、报业家,曾任金陵女子大学中文系主任、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社长。 [70-72] | |
著名教育家,中国儿童心理学奠基人,原南京师范学院院长。 [73-74] | |
新中国无机颜料界德高望重的泰斗级人物。曾任涂料行业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涂料与颜料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涂料工业协会顾问,生前曾荣获中国涂料工业协会的特殊贡献奖。 [90] | |
圣约翰大学培养的学生中,教育界和学术界的还有陈文镜、张问清、朱传一、蔡怡曾、范敬宜、黄嘉德、吴冠芸、吴元黎、胡明扬、魏宗舒、蒋中一、钱绍昌、陆如山、倪哲明、王永年、高尚全等;建筑界的还有范文照、沈祖海、罗小未等;医学界的还有刁信德、牛惠霖、牛惠生、林树模、戴士铭、黄铭新、屠规益、董方中、徐德隆、徐家裕、夏求明、吴洁、钱绍祯、钱贻简、刘力生、叶世泰等;宗教领袖还有陈永恩、徐诚斌、韩文藻、曹圣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