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GlucoTrust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苑 > 邓荣进散文集

我到了北京之十四:潭柘寺

作者: 鄧榮進    人气:     日期: 2005/7/29


我到了北京之十四:潭柘寺

「戒台寺」與「潭柘寺」之間的距離大該是十公里左右,開車一回兒就到了,「潭柘寺」坐落在京西門頭溝區,潭柘山寶珠峰前,距北京四十多公里,初建於晉代,西元二五六到三一六年,是北京現存最古老的寺院。

「潭柘寺」周圍方圓百餘裏,東至通州區、西至房冊,南至良鄉、北至延慶、都是該寺的勢力範圍,這裏八面環山,九峰擁立,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山窩平原。小平原上古樹參天,佛塔林立,在一片鬱綠當中,掩映著寺院的紅牆,這座歷史悠久的潭柘古剎,在這秀麗的山林中度過了千餘年。「潭柘寺」不僅寺院歷史久遠,而且環境優美。寺內名木古樹繁多。所以人們常說: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廟中一進門就可以看到這付對聯。

自古就有「潭柘寺」的和尚數不清的說法,傳說中該寺有名的和尚有三千,無名的和尚有無數。過去「潭柘寺」周圍有三六五個村莊,所產的糧食,專供「潭柘寺」的和尚吃用。據說「潭柘寺」和尚一天所吃的糧食,是一個村莊所產糧食的總和。因此有「潭柘寺的和尚,一天吃一個村莊」的說法。

「潭柘寺」銅鍋是很有名的,天王殿東側院院內地爐上有一口青銅鑄的銅鍋,直徑一點八五米,鍋深一點一米,是昔日僧人做菜用的。以前共有三口鍋,這是最小的,在東跨院北房西次間,現在還有一口較大的鍋,直徑四米,深二米,一次煮粥能放米十石,由於鍋大底厚,文火慢熬,故而熬的粥既粘且香。這兩口鍋都有「漏砂不漏米」之說。鍋底有「容砂器」,隨著熬粥時的不斷攪動,砂石沈入鍋底的凹陷處。

據該寺志和碑文記載,該寺初名「嘉福寺」,唐代叫「龍泉寺」,金代叫「大萬壽寺」,明代又復叫「嘉福寺」,清康熙三十一年,西元一六九二年,改名「岫雲寺」。「潭柘寺」之名,雖系俗稱,卻名傳遐邇。寺內有潭柘十景:九龍戲珠,雄峰捧日,千峰拱翠,平原紅葉,迤裂├耍瑢訋n架月,禦亭流杯,殿閣楠薰,萬壑堆雲,飛泉夜雨。寺內之泉終年潺潺,供養著千名僧眾,素有「潭柘以泉勝」之贊許。「潭柘」二字的由來是因為;廟後有龍潭,廟前有柘樹。

在行宮東院門外約二里的北山上,有龍潭。沿途有海蟾石,高七丈餘,遊人可在此歇腳,飽覽山中美景。龍潭周圍有石欄,中為水池,池邊有一龍頭,泉水自此流出。遊人以銅錢投向龍嘴,中者,主萬事如意。因此潭內每日銅錢不絕。龍潭週圍的其它建築惟存一亭。現在,池內新雕一石龍,盤踞池中,成為一處名副其實的龍潭。據記載,原來山坡上有「柘樹千章」。後來只剩廟前幾株,最後也枯死了。

近年來又補植新苗,以滿足遊人之興。此樹週身是寶,根莖能去風利濕,活血舒筋,能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柘皮能補腎涼血,藥名叫「柘木白皮」。莖葉能治癤子,果實能清熱、涼血、活絡。柘木可做美觀家具,傳說柘皮還能治婦女不孕症。

寺內的景觀大致上可分為;中路:山門外有一座三間四柱木牌坊,額曰「香林淨土」「翠嶂丹泉」。過牌樓即石橋,橋後為山門,山門門額上有「敕建岫雲禪寺」是康熙皇帝手書。門殿內塑哼哈二將,即二金剛力士。山門內第一進院落是天王殿,殿中供彌勒佛,背面塑韋馱像,威風凜凜,其位居四大天王、三十二將之首,兩側塑四大天王。

大雄寶殿位在天王殿後,殿堂高大,富麗堂皇,為全寺建築之冠。上簷額「清靜壯嚴」是康熙皇帝手書的,下簷額「福海珠輪」是乾隆手筆。殿中塑釋伽像,其左為阿難,其右為迦葉。

大雄寶殿殿頂的鴟吻,高二點九米,色彩鮮艷,東邊之吻已破碎,經修繕後,已將百餘塊碎片拼貼復原。傳說鴟吻是龍子之一,在一次風雨之夜,曾躍躍欲飛,僧人忙將它們鎖住,並插一劍。今吻上「鍍金劍光吻帶」,是康熙皇帝所賜。據說這兩個殿吻是金、元時的遺物。大雄寶殿後面是齋堂院。齋堂是和尚們吃飯的地方。

堂後為三聖堂,供三聖佛。現在這兩個建築都已拆除,現在只剩下院中四棵引人注目的大樹;兩株娑羅樹和兩株銀杏樹。娑羅樹現圍以石欄,稱為佛樹,已有數百年樹齡。兩株高大的銀杏樹東為帝王樹,西為配王樹。樹名是乾隆所題。據說清代每一帝王登基,這個樹的樹根都會生一新枝,然後與主幹合攏。宣統登基時,只發了一個幼弱的樹枝。銀杏樹為雌雄分株。此院中兩株全是雄株,不生果。

東側行宮院內兩棵,又都是雌株。中路的最後一層殿宇是毗盧閣,高二層,木結構,有康熙手書「毗盧閣」的匾額。屋面造型奇特,飛脊前圖案是「遊龍戲珠」,飛脊後圖案是「鳳戲牡丹」。鴟吻前圖案是「降龍戲珠」,鴟吻後是「百鳥朝鳳」。

往西走則通往西南齋和楞嚴殿,該組建築是西路最前端的建築。楞嚴殿已拆除。殿內原供楞嚴佛。佛前有玉笛和花瓶。瓶內曾有康熙、乾隆二帝所留芭蕉扇各一柄。現在已經沒有了。戒台是和尚們受戒之處,其形制與戒台寺之戒台相似,只是體積小。臺上有釋伽牟尼像,像前三把椅子,兩側各有一長凳,是三師七証的坐處。

觀音殿是西路最後一座殿宇,殿前額有乾隆書「蓮界慈航」四個字,殿內供觀音、善才、韋馱天王等,觀音像前有忽必烈一家四人塑像。忽必烈的女兒妙嚴公主,原是一員戰將,後來出家,每日來此膜拜,十分虔眨枚胖汛u磨透,留下公主拜磚的遺跡。萬歷二十年,西元一五九二年孝定太后將拜磚傳入宮中觀賞,後送回寺內並厚賜。在觀音殿西側是龍王殿,殿前廊上有一石魚,長一點七米,重一百五十公斤。看似銅,實在是石頭,擊之可發五音。傳說是南海龍宮之寶,龍王送給玉帝。後來人間大旱,玉帝賜給「潭柘寺」消災。

一夜大風雨時,石魚從天而降,摔在院中。當時輪廊已不清,經僧人雕修後,才成此樣。傳說石魚身上十三個部位代表十三省,哪個省有旱情,敲擊該省部位便可降雨。除上述建築外,西路還有文殊殿、大悲壇、寫經室等。往東走,則是庭院式的建築,清朝時是行宮院。前部有延慶閣和竹地,竹地內種植名貴翠竹。有「金鑲玉」和「玉鑲金」之分。中部是財神殿萬歲宮和太后宮,後部為方丈院,院內有雌銀杏兩株,再後面則是方丈室。

在方丈院東側、竹地之北有一座流杯亭,該亭正名猗犴亭,亭內地面為一巨石,地面水槽呈龍虎形花紋圖案,在此飲酒可體會曲水流觴之樂。舍利塔在東路最後,舍利梵文之意為「身骨」。塔前兩株古松如鳳凰起舞,即十景之一的「雙鳳舞塔」。塔後牆上有金碑,上刻七律一首。地藏殿、圓通殿,二座殿宇分別在舍利塔之東西。地藏殿東有寶座,是乾隆休息之處。從此殿東北,出門上山去以去龍潭。山門外的左前方是和尚們退休養老之所,稱安樂殿,現在是飲食服務區。山門外往南,順山路而下,有塔院。

院中有金、元、明、清各代和尚塔數十座,風格不同。此處之塔均為寺中地位較高的和尚墓塔。其中最早的一座是金大定十五年,西元一一七五年建的通理禪師塔,此地的妙嚴師塔也有七百多年的歷史。

有關「潭柘寺」的傳說很多,主要有﹔一、西觀音洞:該洞也叫活佛洞,在觀音洞南。清同治、光緒年間有高僧因亮,能治病消災。講經時有虎聽經,後來虎被感化,不食生靈,餓死洞中,該洞曾於一九八二年進行修繕,洞內有甘泉,泉邊有石虎守衛。二、舍潭為寺:相傳「潭柘寺」原是一個深潭,內有海眼,潭中有龍居之。華嚴大師,他是唐武則天時的名僧,住在幽州城北,全城都能聽見他誦華嚴經的聲音,被稱為潭柘寺的第一代祖師,曾來此講經,潭中之龍也聽經,因有所感悟,願舍潭為寺,一夜龍飛走,龍潭遂成平地,水中湧出兩個鴟吻,後來置其於大雄寶殿主脊上。

在「潭柘寺」的參觀券上印有「皇家第一寺院」的字樣,可見此寺的來歷了。下山時,我在路旁看見許多小販,賣的是很大的鵝蛋及小鳥,過去在廟前,我看到的都是賣放生用的烏龜及麻雀,在這兒賣的卻是觀賞用的鸚鵡及煮熟的蛋,這種情況可能是與兩地的文化差異有關吧。

 





手机版



上一篇:我到了北京之十五:白雲觀
下一篇:我到了北京之十三:戒台寺


[文章搜索]
新西兰房地产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GlucoTrust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