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GlucoTrust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苑 > 扭转乾坤

紐西蘭黑金鮑

作者: 南太井蛙    人气: 3686    日期: 2014/1/25


去年遠行至北島東南端普利策角海邊,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下,在嶙峋的礁石间,發現許多熠熠閃光的紐西蘭鮑魚。鮑魚外殼之所以發亮,是因為它由蛋白質和鈣質層層交替重疊生成,可以折射光線,與貓眼石(蛋白石)折射光線的原理相同,因此新西蘭鮑魚也被稱為「大海的貓眼石」。

成千上萬只有指甲般大小的幼鮑依附在無邊無際的礁石上,如此壯觀的場面還是生平首見。這種軟體動物世界各地都有,但紐西蘭鮑魚卻是全球獨一無二的品種,牠撈出水後是黑色的,所以本地人稱之為「Black Gold」,香港買家直譯為「黑金鮑」,既形像又矜貴。

在接近南極低溫的純淨海水中鮑魚生長緩慢,從幼鮑到法定捕撈標準的尺寸(十二點五厘米)須要八到十年,由於長期吸咐在海底火山岩上,牠的肉足表面形成黑膜,據說其中含有鮑靈素,具防止及抑制腫瘤生長之療效。其它品種的鮑肚(亦即內臟)因為有毒是不可以食的,但黑金鮑的鮑肚却可以放心食用,再加上本身壳薄肉厚,一隻一斤重的黑金鮑,凈肉佔一半以上,鮑肚約佔百分之二十,加起來可食部份超過百分之七十。

鮑魚食海藻為生,選擇鄰居也很挑剔。牠們不喜歡在渾身是刺的海膽,因為海膽與其爭食海藻。可能很少人知道,除了人類之外,海星也喜歡吃鮑魚。盡管鮑魚以肉足緊緊吸附在岩石之上,十級大浪也打不下來,但狡猾的海星懂得用自己的長臂把鮑魚殼上的呼吸孔封住(台灣的珍珠鮑魚便稱「九孔」,一般鮑魚有四子或五孔),鮑魚呼吸孔被封便會窒息,從岩石上掉下來,成為海星的美餐。這也是在一篇文章里讀到的,該文還妙筆生花地形容「幾隻海星就能吃掉一群鮑魚」,至於幾隻海星如何進食以及消化一大群鮑魚,則至今未見任何圖文解說

  原住民毛利人捕食鮑魚,但他們似乎更熱衷於用五彩繽紛的鮑魚壳,來裝飾戰舟、雕刻與會堂,頗有藝術天賦的毛利人的打磨與鑲嵌功力,令人嘆為觀止。歐洲殖民後裔則喜歡把鮑魚當作羊扒鷄腿放在火上BBQ。經水煮火烤的鮑魚韌如橡皮,沒有很好的牙齒,恐怕無法嚼爛下咽。

  一百六十年前華人首次抵紐是為淘金而來,那時的鮑魚多到俯拾皆是,但做苦力的華工無福消受。今日之華裔多金,食鮑魚乃家常便飯,幾乎每間食肆都養有黑金鮑。年前有位前輩請客,席上之人每位一隻黑金鮑。那晚的鮑魚是一流貨色,只可惜泡制的師傅未具一流廚藝。  真正懂得享制鮑魚而又做出品牌的,還是在中國的南方,省港两地識食識整鮑魚者,做出了名堂的遠有「譚家菜」,祖籍廣東番禺的譚宗浚當京官時常在家中接客,考入三甲榜眼的譚宗浚既識食又識煮,幾個姨太太也精通粵菜。其子譚瑑青更識食識煮,搜集天下烹飪秘訣,取各派名家之所長,融合粵菜與京菜,開創了全新「譚家菜」。

雖然家道中落,譚公子仍講究美食,寧願變賣家業也要吃,眼見坐食山崩,譚瑑青便以筵席方式做其拿手的譚家菜來幫補家計,每晚限做三桌,並須在三天前預訂,只須留一個座位給主人兼廚師即可。
 當年譚家菜的鮑魚菜也是特色之一,原材料就必選珍貴的紫鮑。

二十多年前香港大廚楊貫一創新出「阿一鮑魚」,如今「阿一」已成品牌,楊大廚的「阿一鮑魚」以日本大乾鮑作食材,它的烹飪廚技高超之處在於两点﹕一是漲發泡制乾鮑魚,二是烹之調之。

把經過脫水乾制的鮑魚,用天然方法令其膨脹、鬆軟,使其恢復原鮮、原本色、原樣,是一種烹飪境界。從選料、浸泡到用火、用料都有一系列複雜工序。「阿一鮑魚」之所以好吃,其巧妙就在長時間煨制過程中汲飽了湯汁,故勾茨可用各味,而煨制的上湯就必定少不了排骨與老雞。海鮮在處理過程中忌鐵腥与油,所以要用瓦煲盛之焙以炭火。

大陸美食家沈宏非講到乾制与新鮮鮑魚兩種食法,斷言惟獨泡制乾鮑才有「技術含量」,复雜而又好吃,鮮鮑却屬於「蒙昧狀態」,沒有可施展廚藝的餘地,簡單抹以粗鹽或以水煮熟切片即可,此說有嫌偏頗。其實鮮鮑有更多的做法,白灼、清蒸以及用上湯煨之,食入口中感覺各有不同,豈能鮮猶不及乾?

人在紐西蘭,黑金鮑近在咫尺,如何將本土珍品做成舉世皆知的美食品牌,籍機宣揚紐國的純淨天然,尚須各位多多努力。期盼早日出一位紐西蘭「楊貫一」,創出自己的品牌,如是對本地食家,外來遊客,都是佳音。




手机版



上一篇:「除憶咀咒」迄今未解
下一篇:被改變了的美


[文章搜索]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GlucoTrust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