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GlucoTrust
 
 
 

書法亂談

作者: 傅金枝    人气: 2889    日期: 2013/11/23


筆者為新西蘭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可是在書法上說道說道,還不大自然。這不自然的原因,就是自覺在書法上的修為十分淺薄。如果亂發議論,一怕言論有錯,誤導了別人,混淆了社會視聽;二來也擔心別人對我會如何議論,會不會說我這個老東西太不知天高地厚?

不過又覺得,所為修為,所謂水準,也都是相對的。不管任何人,其在任何一個領域內的水準,也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誰敢自稱自己是“頂峰”,甚至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自居,這不也太張狂了一些?並且,誰又敢保證自己的言論都是正確的?如果自己的議論 ​​有一半是對的,能對別人有所啟發,引起別人思考也就不錯了。想到這,自己的膽子也就壯了許多,臉皮也就厚了許多。

經過前賢們的不斷探索,不斷努力,書法已經成了一門博大精深的藝術門類。幾千年來,中國不但湧現出大量的優秀的書法家,創造出各種不同特色、不同風格的書體,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書法作品。與此相應的,也產生了大量的書法理論書法評論家。筆者查閱了一下“歷代書法論著一覽”,根據其不完全地統計,秦漢即有書法論著 6 種;而到了魏晉南北朝已有書法論著 31 種;到了隋唐五代則有了 46 種;到了宋元金則已有了 85 種;而有明一代就已有 100 種以上,而清朝就更多。前人留下瞭如此多的書法理論及評論,我自然不敢再在這上面信口胡言。不過筆者認為,當今的中國書法,恰恰不是在書法理論的深的層次上,而是在十分淺的層次上出了問題,逼得老朽我非要說一說,一吐為快。

 

                            人類有相似的審美觀

 

人類對美的認知基本上是相同相似的。不管是對花草樹木或自然的風光,還是建築及器物的造型,還是繪畫及雕塑藝術,都有著十分相同和相似的審美觀和審美情趣。對人本身的審美也是如此,不管是對美女還是對靚男,認識標準是十分一致的。白色人種的夢露,黃色人種的鞏俐,印度的電影明星,會得到世界上所有的人的喜愛。自然特殊的情況也有:某些島國的人以胖為美,緬甸某些地區以女人長脖為美,中國古代以女人小腳為美等等。這都是受到社會風俗和社會輿論的誤導甚至壓迫產生的畸形的變態的審美觀,這與人類自然的、本能的審美情趣是背道而馳的,是有悖於人的本性的。

美的就是美的,誰看著都是美的。中國的書法作為一種美的藝術,也難逃人們普遍的對美的追求習慣和欣賞標準。近年來中國刮起了一種畸形、怪誕的書風,背離了人們對書法藝術普遍的審美情趣和標準。因寫不出好的書法,乾脆玩奇的,玩怪的,自創一種醜陋的書體,“創新”倒是“創新”了,卻與美相去甚遠。這種“書體”根本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自己對此也心知肚明,可為了某種功利目的,竟然挑戰人們最基本的良知,硬著頭皮把醜說成美,並且操弄輿論,運用廣告手段,狂轟濫炸,欺世盜名。這樣做即使可以得逞於一時,也不會欺世於永久,早晚會遭淘汰甚至成為歷史的笑柄。

                           

  “超越”與“創新”

 

一些人搞醜陋怪誕的書風,有一個十分美麗動人的藉口,這就是所謂“超越”與“創新”。超越與創新本是件很好的事,如此才能引領書法藝術不斷向前發展,推動書法事業繁榮昌盛。可作為一門古老傳統的藝術門類,古代前賢,窮畢生的精力,精益求精,才能創作出某種書體。經過前人數千年不斷的探索和發展,才創立了各種各樣優美的書體。可現今的一些書家,拿起筆來沒有個三年五載,便雄心勃勃,輕言“創新”與“超越”,其浮躁、狂妄的心態著實讓人吃驚。

與所謂超越與創新相比,我更推崇另一個口號,叫做“見賢思齊”。你喜歡某種字體,或你見到你周圍某人的字寫得好,你盡可以學習。你寫好字的首要動機是你自己喜歡,自己賞心悅目,也讓世人喜歡。寫字猶如過日子,過好自己的日子,自己覺得舒服就好。大可不必眼睛瞅著別人,只把心思放在超過別人上面。超過前輩古人當然是件好事,但難度太大,不可強求。過度地提倡所謂的“超越”與“創新”,正是助長當今狂妄、浮躁的書風,以致大量醜陋、怪誕書體橫行的罪魁禍首。

                                 

“自己的特色”

 

書法藝術的第一要義是“美”,至於你的書體是自己創造的,還是從古人從別人那裡學來的,終究是第二位的。你的字有沒有“自己的特色”,或者有多少“自己的特色”,是大可不必過於拘泥的。

再說人的任何技藝都是後天學來的。誰人從娘肚子裡一爬出來,就帶著某種技藝,並且有著“自己的特色”?還不是後來跟著父母,跟著老師,跟著別人不斷學習,之後自己反復演練而成的?向他人學習,是人類最正常最體面的行為,也是任何一個人,包括偉人聖人成長的必不可少的過程。

多方地學習,多方的吸納,才能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完善、提升自己的水準。學習別人,要大大方方地學,理直氣壯地學。而不必在意你所學的東西是誰人的,是古人的還是今人的,是朋友的還是敵人的,是嶽飛的還是秦檜的。並且在學習別人的過程中,因自己的氣質、性格、身體條件的不同自然會有所取捨有所變通,這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因此“自己的特色”不必強求,在多方學習吸納的過程中,也就水到渠成地形成了。也許你的風格是多方吸納,七拼八湊而來,可只要拼接得好,拼接得美,誰又敢否認這種風格就是你自己的?

 

                                      對待別人的批評

 

由於社會的複雜和書法市場競爭的激烈,誰也不會擺脫別人對你的批評。批評你的人可能是與你沒有任何利害關係的人,也可能是你的親人或朋友,也可能是你的競爭對手或是你的敵人。

這裡主要分析一下來自你競爭對手甚至是敵人的批評。來自這些人的批評,通常並不懷有好意,可是並不能因此認定這些批評就不對不正確。因為你的敵人也有一定的鑑別水準,它會在你的書法中找尋你切實存在的缺點加以攻擊,這樣他才能博取社會輿論的支持。這是其一。其二是這些人的批評,絕非出於好心希望你改掉這些不足,在水準上超過他。相反,你固執自己的毛病、缺點,讓他總有攻擊你貶損你的口實,這才是他最大的希望。因此對待這些人的批評,正確的態度是承認並且改正這些缺點、毛病,使自己更加完美。切不可意氣用事,對自己的缺點死不認賬,就是不改。這樣做不利於你的進步,吃虧的恰恰是你自己。並且也會讓你的親人、朋友傷心,反而讓你的敵人歡心。

 

                                         脫胎換骨

 

練習書法最愚蠢的方法是盲目自創書體,企圖標新立異,夢想一鳴驚人。搞出個怪誕書體來便王婆賣瓜,自吹自擂,欺世盜名。這已經成了現今書法界的一大公害。學好書法捷徑是向別人學習,向古代、現代優秀的書法家學習。古今書法家留下了大量的優秀的書體可供學習,又不用交專利費,何樂而不為?

學習別人也有兩種方法或曰兩種道路。一種方法就是選一種你喜歡你覺得適合於你的書體進行臨摹,對你自己的字進行徹底地、脫胎換骨地變革。這種方法需從一點一滴一鉤一撇學起,從筆劃到偏旁到字體結構到章法,一筆一劃地學,一絲不苟地學,徹頭徹尾完全不走樣地學。這種方法是自古至今經典的學書的方法,事實證明這種學習方法是十分有效的。

這種學習方法的缺點是,學出來之後太像你所學習的書體,太沒有自己的特色。老朽以為,字寫得好就已經達到了目的,何必在意有沒有自己的所謂特色?可是人往往希望有自己的特色,這種想法也不壞。於是他就找來另一種書體,再一筆一畫地學,再一絲不苟地學。學成之後再將第一種書體拿來,二者做一番平衡,各有所取捨,雜交之後形成一種新的字體,也就有了新的自己的特點。

 

                                         漸次變革

 

學書的另一種方法是漸次地變革,即在你現有的書法的基礎上,逐漸地進行變革。特點是不必從頭開始一筆一劃徹頭徹尾地學,也沒有固定的臨摹對象。而是隨時隨地觀察、欣賞,看到別人的哪個字,甚至只是哪個偏旁,哪個筆劃寫得好,打動了你的心扉,你就可以拿來好好地模仿演練,為我所用。也可以是你對自己的哪個字那個偏旁不滿意,於是你可以翻閱一些字帖,看看別人是怎樣寫的,看到滿意的也就拿來仔細學習模仿。

這是一種很科學的學習方法,符合辯證唯物主義中的否定之否定律和量變質變律。這種學習方法的一個好處是,進步是在緩慢平和的氛圍中發生,沒有劇烈變革造成的痛苦和茫然無措。在任何方面,漸進的改良也是最合理代價最小的發展過程。但這樣的學習方法需要不斷地發現別人的優點,不斷地尋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唯有具有高尚情操,有敢於否定自己的勇氣和智慧的人,才能應用這種方法,才能用好這種方法。用這種方法習書,天天自找毛病,“吾日三省吾身”,在書法技藝上能夠不斷進步的同時,對涵養自己的道德情操,健全自己的人格修養也有莫大的好處。

對於初學者和學習書法決心很大的人,最好還是用第一種學習方法,為自己書法藝術的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而筆者習練書法只是滿足於自己看著高興也讓老伴看著高興,並沒有太高遠的目標,所以一直採用第二種方法,也覺著很有收穫。

2013  11  13 日於奧克蘭





手机版



上一篇:竟拍記 (一)
下一篇:尋尋覓覓“中國夢” ——關於建築的話題


[文章搜索]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GlucoTrust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