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GlucoTrust
 
 
 

第一個抵達斐濟的華人

作者: 南太井蛙    人气:     日期: 2011/3/19


   在 斐濟島有六千多華人,其實究竟確切的人數有多少,誰也說不清。華人在這個南大平洋島國上生活與勞動,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年頭,來自中國大陸、臺灣、香港與新 加坡的華人,出沒在市集、農埸、店鋪、工廠、學校與餐廳,也有的在聯合國機構、銀行、公司和政府部門任職。今天的斐濟,尤其是在首都蘇瓦,到處可以見到黃 皮膚黑頭發的身影。無處不在的華人,憑籍辛勤勞動,勤儉克己,一點一滴創建自己的事業,在異鄉尋找安定與幸福的立身之所。斐濟或許未必就是華人的最愛、最 理想居住地,但它以淳樸的民風、宜人的氣候和豐富的物產,慷慨養育了來到這裏的每一個華人,浩淼的南太平洋碧波萬頃,正以它周而復始、不倦湧來的浪濤,訴 說著在異鄉拼搏的血淚故事,其中充滿華人灑在這裏的汗水與眼淚、青春傷逝的無言、骨肉分離的哀戚,思念故土的鄉愁……

  無數後來人不約而同都會問:誰是第一個踏上斐濟土地並定居於此的華人?

  1855(鹹豐五年),在澳洲淘金的廣東臺山端芬鎮人梅百齡 (又名梅屏耀,按臺山鄉俗,男丁出世後取名梅百齡,結婚後另取一名梅屏耀),買了一條小帆船,從澳洲航海來到斐濟。並在列武卡定居下來。

  他是第一個隻身駕帆船渡海成功來斐的華人!這一年他未來的妻子才剛剛在中國出生。 

  根據1935年出版的《澳洲黨務發展實況》106頁第六節中記載:「華僑之到飛枝(斐濟),在八十年前。有梅屏耀者(梅百齡),於鹹豐二年到雪梨,鹹豐五年由雪梨自駕帆船到飛枝,遂居留焉。此時英人尚未經營飛枝也。至光緒八年始回國娶妻。次年複偕陳泰、黃祐與海南德三人駕帆船回飛枝。吾國人海上航行,有如此之膽識,令人敬仰。」這是目前留存下來的有關梅百齡(梅屏耀)的唯一最早文字記載,其中顯示了梅百齡(梅屏耀)離開中國,首次與再次抵達斐濟,以及回家娶妻的年份。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Joint Publishing (Hong Kong) Company Limited199810月出版的潘翎、崔貴強編著之《海外華人百科全書》(The Encyclopedia of the Chinese Overseas)中,有關「南太平洋地區---斐濟」部份,也提到:「1855年,第一個華商到來,接著在1872年第二個華人也登陸,這兩人都是廣東臺山人。」該文雖未提及梅百齡,但從抵斐年份與籍貫之不謀而合,更可作為梅百齡是1855年第一個來斐濟的華人之佐證。

  如今在蘇瓦華人墳場上,尚遺留下一座墓塚,埋葬著梅百齡的夫人林瑪麗,她活了101歲,殘缺的墓碑上書:「堂開四代 壽啟百齡 1855--1956」。林氏墓惜被萋萋荒草所掩沒。今時來此「行青」的華人,已極少知曉,在這個簡樸的墓塚下長眠的,是第一位來斐定居的華人女性。

  從林瑪麗的出生、成婚時間亦可推算出梅百齡的出生年份(1835年)與來斐濟年份(1855年)。梅百齡的孫兒媳至今仍僑居雪梨,2004年已八十四歲矣, 在接受筆者訪問時, 她回憶當年和梅百齡太太相處十多年間, 梅老太太對其口述當年嫁與梅百齡並乘船來斐的家史。梅家後人其實也一直在設法尋找與搜集梅百齡的歷史, 從其家族記載上,也證實梅百齡是1855年到斐濟的。在得到筆者的這篇文章後,梅氏後人均認為與其掌握之史料是吻合無誤的。

    雖然梅百齡當年來斐時,斐濟正處於部落內戰,沒有正式政府管理,缺乏文字資料記載存檔。但是從零星殘存的資料以及口耳相傳的訪問中,仍可以歸納與描繪出他一家當年在列武卡的生活概況。

  梅百齡(梅屏耀), 1835年出生於中國廣東臺山端芬鎮的大美村,端芬鎮內有大同河和端芬河,分別從西部流向東部,在海口埠匯合注入大海。 梅自幼學得一門工匠好手藝,至於他是否在這裏就學會了泛舟駕船,就不得而知了,但梅百齡出國後,在當時簡陋的物質條件下,竟然隻身渡海,從澳洲來到斐濟,由此可以得知他膽識過人,富於進取的冒險精神。

    梅百齡1852年(鹹豐二年),他剛滿17歲那一年,離開端芬前往澳洲維多利亞的墨爾本,投靠其兄。估計在後來至巴拉瑞特(Ballarat)淘金,巴拉瑞特(Ballarat) 位於墨爾本西北100公里處。西元1851年至1858年巴拉瑞特的疏芬山Sovereign-Hill)是澳洲著名的淘金地﹐這裏聚集了大批歐洲﹐美洲來的淘金者﹐第一波華人淘金者最初也是在這裏落腳的,臺山人把這裏稱為「新金山」。

  梅百齡在這裏忍受惡劣的環境,以及疾病的蔓延,與一萬名來自中國的淘金者一起日夜工作。當時英國政府不允許華人散居, 他們必須要居住在一起。一頂帳篷裏面放著三張床,六個人輪流睡在床底下。冬天的時候,非常潮濕,很冷,所以傷寒症很流行,當時的死亡率很高,還要被不少歐裔民族的礦工所歧視,經常發生衝突,可能這也是當時的華工很少有人留下的原因之一。 

  華人大多數在這裏工作三四年的時間,掙錢還債後再積蓄起來。據史料記載當時這裏一共有4萬居民,而華人就有1萬人左右,而且大部份來自廣東臺山,約占當時總人口比例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在巴拉瑞特的金子被挖掘完畢之後,華工順著澳大利亞東海岸金礦的足跡到達新南威爾士,昆士蘭州的北部等地。

  梅百齡大概在此淘取黃金約三年之久,又聽聞斐濟島盛產檀香木或海參,故在1855(鹹豐五年)買下一條帆船, 獨身一人渡海來到斐濟島的列武卡。澳洲至斐濟一千七百四十三裏,單程需要一個多月, 而且風高浪急, 梅百齡的的航海技術與膽量勇氣, 都是十分驚人的, 當時他才20歲。

  1875年,梅百齡曾回過一次澳洲,在南威爾士的雪梨試圖申請加入英籍。  

  1882年(光緒八年),47歲的梅百齡回到香港,經人介紹,到中國與時年27歲的妻子林氏結婚,我們只知道梅的妻子姓林,英文名瑪麗MARY。林瑪麗是臺山人, 18557月生於中國廣東臺山, 1956年卒於斐濟蘇瓦, 享年101歲。

  林瑪麗是第一個來斐濟的華人女性。據說當時梅百齡返鄉選擇配偶的唯一條件是女方必須是天足,因其時女子多纏足,梅認為小腳女子做事不方便,故聲明只娶天足女子, 而林瑪麗是做丫環出身, 一直未有纏足, 所以被選上了。

  1883年 (光緒九年),富有冒險精神的梅約了三個志同道合的華人:陳泰、黃祐與海南德,連同自己的妻子,湊錢買船再度來斐。他的同伴,究竟有沒有找到夢想中的黃金 與檀香呢?許多年後,他們到底去了哪裡?除了海南德之外,沒有一點關於他們的音訊,也沒有片紙隻字的記載,這幾個勇敢的中國人,當年他們飽受風浪吹打的小 船靠岸時,一行人登上沙灘留下的足跡,早已被歷史的浪潮所抹平。

  海上航程是十分辛苦的,據梅百齡太太生前回憶,由於坐船時間太長,她的雙腳都腫了。

  梅百齡在列武卡開辦了「行利」士多(HOUNG-LEE, 在臺山話中為「行到此地順順利利」或「利利市市」之意)。梅家的「行利」是中國人在斐濟開設的第一間商店,據說在澳洲墨爾本也有「行利」。

  梅氏「行利」士多曾在18731015日至1876713日間,多次在「斐濟時報」上刊登廣告,從其內容可知梅家的生意範圍包括:海參、檀香木、絲綢、家俱、成衣和茶葉等零沽批發。梅百齡是木匠出身,故製造傢俬出售,薄有積蓄, 回國娶妻後, 更是添了一把手,其妻亦縫製衣服在店中擺賣,夫妻兩人辛勤勞動,經營「行利」。當地人便稱梅百齡為「梅齡」(MOY LING) 或「行利」(HOUNG-LEE)

  從斐濟國家博物館保存的梅家照片看來,梅百齡當時經濟尚屬富裕,且受澳洲白人文明影響,老小均箸西式服飾。蓄須留發的梅百齡乍看上去與歐洲人無異。梅百齡第一個孩子梅福裕是在列武卡出生的,列武卡教會曾為這個嬰兒施受洗浸禮。

  梅家其餘七個孩子亦生於列武卡,最小的孩子出生于1896年。梅家有六子兩女,長子福裕,次子福祥,三子福就,四子福祺, 其餘兩子早夭。福就和福祺的兒子,即梅百齡的孫子至今仍居住在蘇瓦LAMIVATUWAQA  

  梅百齡的詳細事蹟已經失傳,我們只知道他創立的「行利」有差不多25年的光輝日子。他的兒子均與華人通婚,有的還以「行利」為姓,在蘇瓦華人墳場尚有另一墓碑上書:

  「梅府阮氏之墓  MOY YUEN SHEE  12-11-1895----13-5-1938

  這就是梅百齡之次子福祥的妻子墓塚,她雖然比她婆婆年輕四十歲,卻只活到四十三歲。福裕的兒媳至今仍僑居雪梨,已八十多歲矣。

  「行利」的鼎盛局面在梅百齡離去後日漸式微,有說他在1896年結束列武卡的生意,返回了中國家鄉,故找不到他的墓塚。其後裔曾多方試圖尋訪梅百齡的足跡,均不得其果, 這位華人先驅就此在人間消失了。

  至於「行利」衰敗的具體原因不詳,估計可能與創始人離去有關; 而另一個原因是1874年斐濟臣服大英帝國,從列武卡遷都蘇瓦,列武卡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位不再,也失去了貿易商站的價值,「行利」的衰敗就不足為奇了。

  1855年到達斐濟,到1896年離開,梅百齡在斐濟一共住了41年。

  梅百齡的次子梅福祥曾在1906年經紐喀裏多尼亞返回斐濟。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還經常駕船航行於斐濟各島之間。梅百齡的四個兒子都返回了斐濟生活並終老於此, 他的兩個女兒據說居住在法屬紐喀裏多尼亞。

  梅福祺曾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永安泰」公司當過貨車司機,幫忙運送椰幹、土酒。他子女眾多,家貧拮据,「永安泰」老闆譚南還經常施以麵包幹接濟。

  梅氏的子孫多從事電器、機械等技術工作,福裕的長子和次子是有牌電工及電器公司經理。三子及四子以及福祥之子均是汽車公司管工。當時的汽車公司技術工程, 幾乎都被梅氏後人包乾了。梅福裕的子女收購了一間白人的電器公司「LECTRIC LTD., , 後已轉讓他人。

  梅百齡的後人多被稱為「行利」家族,散佈至夏威夷、澳洲、美加等地。數年前曾集中到斐濟舉行家族聚會。2002年梅氏家族在斐濟集會,曾統計過有362人。

   梅 百齡的曾孫女,亦即梅福裕的孫女現居紐西蘭,是一位還俗的修女,其女茱迪曾就讀英國皇家電影學院,現為獨立製片人。在得知我撰寫其先祖隻身乘桴渡海的故事 後,親回臺山尋根,意外發現梅百齡故居。茱迪根據此事撰寫了「利涉大川」電影劇本,還特意寄給我一份中文版本。她廣遊歐洲後得到資助,參加了上海電影節, 准備在中國開拍,將梅百齡的故事再現銀幕。

  梅百齡,這位第一個抵達斐濟的華人先驅倘若泉下有知,當瞑目矣。




手机版



上一篇:《蓮》第十七章 撮合姻緣 4、棋局高手
下一篇:說人道己


[文章搜索]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GlucoTrust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