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輩年紀, 只有十歲前趁每年暑假客居香港離島長洲的外婆家時, 才在村口着實見過村民們圍井打水. 之後, 随着民生日趨富裕, 這些聊具鄉思的兒時光景, 就只有在電影中重温.
事實上, 家父六歲時已離鄉別井, 他對廣東花縣的故鄉也記憶不多, 遑論我這個士生士長的香港人, 直至88年着手申請移居紐西蘭時, 考慮的是客居異鄉所帶來的文化認同問題. 即使我與太太两方的家人, 朋友, 絕大部份都在香港, 卻仍沒有離鄉別井的感覺, 這也許是現代交通, 資訊發達, 精神上, 華語電視, 電臺固然提供中, 港, 台各式節目 ; 紐西蘭免費華文報刊多達十五六份, 相對僅十萬左右的華裔移民. 堪稱世界之最. 至於物質方面, 家居享受遠勝僅可立錐的香港, 各式户外活動自然亦比原居地豐富多姿. 再說中國人最講究的飲食文化, 主婦們必須的柴米油鹽醬醋茶, 不虞匱乏 ; 加上中國大陸移民與留學生近年激增, 中式食肆在若干地區, 五步一樓, 十步一閣, 京滬川粵菜皆有, 選擇愈來愈多 .
仍然留戀港式熱鬧, 都會繁華的人, 紐西蘭絕非他們移民首選, 就算當初碍於不同原因暫居於此的, 也在獲取居權, 拿得護照後一一回流. 留下的都是喜愛有別於香港的另類生活. 此間相識的朋友, 大多樂在其中, 也鮮有離鄉別井的哀愁 .
我想, 真正感受到離鄉別井那種艱苦無奈, 特別是飽受欺凌與歧視的, 是百多年前從澳洲到紐西蘭淘金的第一批中國人. 蝸居於南島奧塔弋中部的寒冷山區, 白天出賣血汗勞力, 晚上靠聚賭和吸食鴉片來麻醉自己. 初時, 適婚者固無華婦洋女可娶; 更甚的是後期雖可申請遠在唐山的家眷移居, 卻要付出等同畢生積蓄的巨額人頭稅 . 他們中不少人客死異鄉, 也有在衣暹鄉的路上, 魂斷海洋 !
更多 议事论事 - 周永杰
文章
|
|
|
钤 |
|
養老 |
|
信任 |
|
無良商人 |
|
水管 |
|
民主與科學 |
|
口號 |
|
戒烟 |
|
緘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