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彩虹摄影


首页 >

30岁白领出走海外学“西厨”: 冷暖自知的移民路(长篇专访)

作者: Apple妈咪    人气: 3960    日期: 2014/8/20



Apple妈咪原创《华人在新西兰》栏目

呈现当地华人或精彩或落寞的真实故事



Apple妈咪本期采访人物:原湖北一名英语老师,后西厨移民新西兰的Andrew


文/Apple妈咪


再有一个月的时间,太太即将首次登录新西兰,以一个本地居民妻子的身份。” 说起这一点,Andrew双眼里透出温暖而幸福的光芒。


一位曾经在讲台上教授了8年课的英语老师,在30岁那一年,为了追逐一个不那么确定的未来,在妻子的支持下迈出了国门。新西兰,那片天堂般纯净的土地,带着她美丽的光晕,吸引着年轻的人们奋不顾身地前去追逐和打拼。改行厨师两年半,背井离乡,终如愿收获绿卡,Andrew的故事在我眼里充满了传奇的色彩。


无数个问号在Apple妈咪的脑海里闪耀,于是约定的采访在Andrew常去的一家位于奥克兰中区的咖啡厅进行。


Apple妈咪:Andrew,先问大家最想知道的。当时30岁有家有业,你怎么有勇气放下这一切出来从零开始?家人不反对么?


Andrew:如果我说梦想,会不会觉得有点小俗气?从小我就比较喜欢英语,大学毕业后,我就开始从事英语教育工作,从刚开始的课外英语培训机构,到后来成为国内某著名英语学校的专职老师。整整8年,虽然没有出过国门一步,但是每天都在接触那些想要留学的孩子们,从他们的眼睛里,我看到了简单的憧憬和改变生活轨迹的向往。


那 时候,我真心喜欢我的职业,怎样把晦涩的语法讲解得清楚透彻?怎样把控好自己的上课风格,既不失幽默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又能够将课程重点传达到位?怎样 让那些暂时落后的孩子们真实地获得进步?这些事情甚至比我付出多少时间,获得多少经济回报更重要。碰到暑假高峰的时候,我常常一天授课十几个小时,来回穿 梭于各个分校区,从早上8点半出门,到晚上10点半回家,即便如此,我还是抽空义务帮助我那些有困难的学生们补课。对我来说,这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当时,学校里也有不少洋人的外教老师,他们惊讶于我的英文如母语般自如,一定是在海外生活过,可事实上,我那时连护照都未曾办过。


渐渐地,我开始萌生出国看看的想法,但一直都觉得那是很难实现的事情。


直到某天下午,我下了课路过对面的办公室,一位业务部门的同事突然叫出我,让我帮他看电脑上那一整面的英文,自己填写的东西有没有错,我仔细坐下来看,第一次知道了有这种打工度假签证(Working Holiday Visa)


当时这个签证的要求并不高,且一年发放四次名额。于是2010年的9月份,我完全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在网上抢下了一个打工度假签证的名额,之后递交材料,仅仅过了2个月,我就拿到了签证。


对于这个事情,家里人还比较支持,想着只有一年的时间,出去锻炼一下也好。


在湖北,我来自于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当时我的想法是,通过自己一个人的努力和拼搏,或许可能让整个家庭的生活上一个台阶,说不定可以改变家庭的整体命运线,包括双方老人。而如果真的失败了,我就当损失了一年时间,回来继续做老本行。


Apple妈咪:新西兰打工度假也早有耳闻,在很多人想象中,是有那么点浪漫色彩的,大家把它说成职业间隔年,您怎么考虑?怎么后来去学西厨了呢?

Andrew:拿到签证以后,我花了大量时间做调研,去当地的论坛,向各行各业的华人发私信,想要获取一手资讯,可当我问了越多的人之后,反而越发迷茫,每个人的经验都不同,对于这个我见都没见过的国家,我一点实感都没有。


第二年中的时候,我终于登录奥克兰,来接我的是一个22岁刚刚拿到绿卡的烘培师,让我意外的是,仅凭论坛上的只字片语,这位年轻的女孩竟然免费来机场接我,当天陪我去租房,办公交卡,电话卡,并送我去住处。更夸张的是,她最后问了我一句,身上还没有钱吧?给你100纽币,等你以后换好了钱再还我。后来我知道,她是基督徒,这个经历对我后来加入教会并受洗起到了启发作用。


合租的公寓里,同住的都是来读书的年轻学生,而我年龄最大。之后我开始找工作,投了很多办公室职位,甚至包括语言学校,想来自己有8年的语言工作经验,英语算不错,可没想到整整2个月过去了,什么回音也没有。


接 踵而来的是经济上的压力,房租、水电煤、生活开销,样样都不菲,收入却完全没有,在这样的情形下,我开始有那么点放弃的想法了。家里人在电话那端说,不行 就回来吧,国内生活不也很好么。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我就像在满口辣椒的时候,喝了一大口凉水,瞬间觉得很放松很舒服,回味却觉得喉咙里火辣辣的。确实,再 没有什么事情比放弃更容易,但是,甘心么?


在 巨大的心理压力下,我开始跟之前接我飞机的基督徒女孩去教会,在那里进行祷告。这天晚上,在论坛上一个最不起眼的角落,我看到了一个题为“父亲给儿子一封 信”的贴子,无意中打开,发现里面写的是一位父亲如何理解并鼓励自己在美国打工、天天送外卖的儿子。个中遇到的种种艰难和困惑,和当时我的境遇如出一辙, 因为在教会里,我们把上帝称为“父”,人类是上帝的儿子。所以在那一刹那,我真的感觉这份信是上帝为我量身定制的,在我最彷徨的时点,给了我最需要的鼓 励。


排 解了想要退缩放弃的念头,我开始看报纸,在报纸上划圈,试图去找各种蓝领打工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研究了好几个有技术含量的工种,比如电工、水管工、厨 师、电焊工等等。在这些职业当中,有些必须做职业注册,有些一看就不适合我,比如电工入门的书,我看了三页就看不下去了,理科实在不是我的强项。


最后,我选定了自己稍微有些兴趣的职业——西厨。在当时,学西厨只要一年,符合了我最基本的需求,时间短、价格不贵、好找工作。我已经30了,不想花那么多时间再去念那些高学历,出来再去和那些20出头的孩子们拼,我只想实实在在地立足。而事实证明,兴趣确实也是可以培养增强的,就像现在,经过2年多的磨练,我已经很喜欢做西餐了。


当然,转学生签也意味着我不得不和家人分开更长的时间,面对这个选择,妻子淡淡地说了一句,想做,你就去吧。


Apple妈咪:从老师到厨师,会有很大的落差么?很多年轻人觉得做西厨是个有意思的事情,真实的情况怎样?

Andrew:事实上,在还没有开始正式上学之前,我就找到了西厨的兼职工作。那是在11年底的时候,我没有通过网络投简历,而是到闹市区的餐厅一家家敲门,说明自己的踏实肯干和吃苦耐劳,以及对厨房工作的热爱。其中有一家,也是我后来供职的咖啡厅给了我面试的机会。


接待我的,是一位21岁的韩国厨师,十足男孩子气的女生,做起事来一丝不苟。我说,我什么都能做,什么都会认真学。于是,我得到了两个星期的试工机会。


开始永远是最艰难的,特别是对于我这个30岁之前几乎没下过厨房的人。每天试工4小时,超过时间我也不走,留下来跟着看、继续学。


很多人觉得,做一个汉堡很容易,不就是两片面包,一块肉、一些蔬菜一点酱么?可是他不知道西厨最难的地方,在于多线程操作:试想一下,你要同步煎一个蛋、炸薯条、烤面包、控制每份牛排的不同火候...的时候,特别是像肉眼牛排那样上好的食材,一个失误,就会损失餐厅几十纽币。而且,我们的餐厅要求,一个桌上的客人,不管各自点了什么样的主食,必须一起上,不允许出现有人在吃、有人在看的场景,所以当45桌的单子同时堆到你面前的时候,需要考验的是你迅速进行多线程、有条件排列组合的能力。


为了迅速成长并证明自己,每天下班以后,我把餐厅里的单子带回家全订在墙上,在脑海里思考不同的排列组合,先做哪几个,后做哪几个?不断进行模拟操作。


在 不懈的努力下,我终于获得了三个月的试用期,事实上,在试用期阶段,我仍然差点被炒,因为作为一个新手,我的速度始终上不来,一直到三个月期快满的时候, 有那么一天,我的速度就这么突然起来了,我自己都觉得神奇,就是忽然有了感觉,好像一切如行云流水般,那一天我的经理也惊讶地跟我说:You are so fast!(你好快啊!) 后来我想,这就是自然规律,熟能生巧,没有什么捷径,必须通过至少三个月的时间,你才有可能得到质的提升。


在这整个过程中,之前面试我的年轻韩国厨师一直在给我巨大的帮助和指导,常常她下班了也不走,留下来一、两个小时帮我纠正各种错误,她知道我有很努力,所以帮助我。同时,这也是第二位对我个人影响比较大的基督徒(第一位是接我飞机的那个女孩)。


就这样,我开始了白天去学校念西厨大专,下课去店里厨房打工的日子,学生签证允许每周打工20个小时。如果有空下来的时间,我就去图书馆看菜谱,复印下来,设计用作餐厅的Chef Special(厨师推荐)。每当自己制作出图片上那样漂亮的菜品,并得到客人的赞誉,我也渐渐开始生出对这个陌生职业的喜爱之情。

图为Andrew店里的Chef Special作品。


说到底,学校的知识还是比较偏理论,工作经验才是最关键的,当时班上基本上都是1819岁的孩子,像我这个年龄的也就3个吧。


在那些辛苦的日子,下班后,清冷的夜里,我常常一个人背着装满刀具、厨具的书包,穿着厨师裤,走在路灯下,心里想着要是此刻就能回国、回到家人身边该多好、多温暖啊!


这种时候,脑海里会自然而然浮现出以下两个画面:


第一个画面是,当我终于拿到了身份,站在奥克兰机场的候机大厅,看着我的妻子、父母从里面缓缓走出来,欣慰地和我拥抱在一起。还差一点、再差那么一点点,这个画面似乎就触手可及了。


第二个画面是,我没有撑下去,选择了放弃。在我七、八十岁躺着动不了的时候,看着天花板,回忆起当年出国拼搏的经历,挖空心思地想,如果当时咬咬牙,撑过那段,人生会有怎样决然不同的境遇?这时却听到心里的那个声音嘲笑地说到:你已经再没有机会知道了。


这 两个画面联想,就如同打鸡血一样,帮助我瞬间压倒所有负面情绪,同时也是在那段时间,我完成了受洗,自己也成为了一名基督徒。(在新西兰,教会的氛围很浓 郁,这点Apple妈咪也感同身受,先不说信仰问题,在教会中,每个人都非常纯粹地想要帮助身边的人,不论年龄、职业,都如同兄弟姐妹一般,每周在一起唱 圣歌、做礼拜或者小组聚会,这种毫无功利心的互帮互助,让人很容易产生归属感。)


在我毕业前夕,咖啡厅的负责人已经承诺我,一毕业就可以直接转成全职员工。以此为基础,我递交了移民申请,在不足三个月的时间里,我的绿卡就获得了批准,也就是在13年的时候


在今年上半年,我辞去了工作,回国呆了几个月陪伴家里人,整整两年半,受限于高强度的工作和学习,我没有出过奥克兰一步,如今终于可以给自己放一个大假,也算修成正果。


Apple妈咪:那您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呢?还会从事西厨的工作么?

Andrew:我还是想回到培训或者语言教育的领域,西厨的话,主要看人,对我来说,那并不是我的最大优势吧。



采访接近尾声,我说:“Andrew,得偿所愿的感觉如何?家人一定很高兴吧?”


“应该是吧。太太下个月过来,不过她英语不太好,也确实有些担心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接着,Andrew话锋一转,“但是,我想最辛苦的那段我已经代替家人走过了,经过这样的历练,我想今后不管从事什么,都一定能够克服险阻,在这片土地上撑起我们的家。”

(授權轉載)




声明:在澳纽网频道上发表的内容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上一篇:海归新锐导演杨振豪WILLIE YING继承了中国功夫的传统精神
下一篇: 淳朴的幸福: 择一地而栖, 乐一业而安居 (新西兰华人专访)




彩虹摄影


浏览微信精选文章,免费公众号推广

感谢您对澳纽网的支持

© 2024 澳纽网 AusNZ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