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透视法就不同了,画家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下定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这种透视方法,叫做“散点透视”,也叫“移动视点”。
中国山水画能够表现“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正是运用这种独特的透视法的结果。故而,只有采用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原理,艺术家才可以创作出数十米、百米以上的长卷,(清明上河图)而如采用西画中“焦点透视法”就无法达到。 [1] 早在南北朝时代,宗炳的《画山水序》中就说:“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绢素以远映,则昆阆(昆仑山)之形,可围千方寸之内;竖画三寸,当千切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他说的是用一块透明的“绢素”,把辽阔的景物移置其中,可发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是在绘画史上对透视原理的最早论述。 到了唐代,王维所撰《山水论》中,提出处理山水画中透视关系的要诀是:“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黛色),远水无波,高与云齐。”可见当时山水画家都是重视透视规律的。 但是直到当代,中国画仍然保持着使用散点透视的作画方法。 “散点透视”是未经过科学验证的。在《画论》也未提起“散点透视”,“散点透视”是文人墨客的代言词。从透视学的发展史上看,透视就是一门科学与实践的学科。 现代透视学中,“龟纹图“的透视畸变渐变理论解决了在中国(传统)绘画透视上长期困扰和争论的问题,其验证了多项相互关系。 《清明上河图》是其中一例,对于长轴图同样也可用现代透视学中的“移轴透视”证明和验证。相关的专业学术论文已有论述。(略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