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下愈况
做经济新闻时,带过一个新闻专业的实习生。有一次到国家级贫困县采访化肥补贴的情况,基层村官讲了很多令人唏嘘的故事,还告诉我们:看一个国家,真的不能只看都市的繁华,更不能只看网络的热闹,多看看底层百姓的酸甜苦辣,多看看为生计操劳到无暇上网发声的人们,才清楚这世间面貌。
我不禁感叹:“果然每下愈况啊!”
不料实习生迫不及待地纠正我:“姐,是每况愈下。”
我说:“呆会休息时,咱们聊聊庄子的道。”
“为什么聊这个啊?”
“因为每下愈况不是每况愈下,它源于《庄子》。”
东郭子向庄子请教“道”在哪里?庄子说道无所不在。东郭子请他举个例子,庄子说:“在蝼蚁”。东郭子又追问:“何其下耶?”庄子接着一层一层举出了更为普通低贱的事物,说“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
东郭子一脸迷茫,无法接话。庄子解释:就像鉴别猪的肥瘦一样,要用脚踩猪,尽力去踩猪腿下边。猪腿的下端越肥,猪就越肥。猪的下腿是最难长到肉的地方,这个地方都肥了,其他地方还能不肥吗?
《庄子·知北游》原文:“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履狶,即踩猪。认识道的奥妙就如同踩猪,越向下、越深入推求,就越能够了解真实情况,越能够测试出真理,道也就越能够显现出来。
“每况愈下”则出自南宋文学家洪迈的《容斋续笔》:“人人自以为君平,家家自以为季主,每况愈下。”意思是说,人人都自以为是,家家都自以为贵,情况越来越糟糕了。
很多人都和东郭子一样,以为“道”应是一套高层次的道理。而庄子就告诉我们,万事万物的细微之处都蕴含着“道”。道,并无高低贵贱之别,往往在低下处,在细末处,在时时刻刻一呼一吸之间。
没有脱离物外的道。认识到这一点,才可能是一个得道的人。如果认定了道只能存在于崇高的,恢宏的,遥不可及的地方,那就真的是得道无望。我们人常常把感官精力都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上,妨碍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久而久之,以为自己生活得很精致,但根本上生命的品质却非常粗陋。
《庄子》是一部非常好的著作,里面很多故事都非常迷人,非常有趣,非常鲜明,很容易就留在脑海中。即使一时不能完全理解,但因为脑海里深刻鲜明的印象,总会不时回想,或在生活中显出某些相关线索时,也会心中浮现若干滋味,无形中领略到一些道理。
《庄子》很高的抒情性、表现力和言不尽意的哲理性,对后世作品有深远影响。黄庭坚《寄上叔父夷仲》亦云:少年有功翰墨林,中岁作吏几陆沉。庖丁解牛妙世故,监市履狶知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