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正是橙黄橘绿时

作者: 若缺    人气:     日期: 2005/7/7

又是一个深秋,还是清霜淡月,木落天高;又是一个深秋,已是苦短人生,岁月蹉跎,它承载着生命又一次厚重的感受,它从生命的最深层赞叹大自然的永恒! 深秋的季节最能钩起对人生的感怀。那落叶细语,那飒飒秋风,那屋前小溪潺潺的流水,似乎都能陪伴你咀嚼、倾诉生命的洗礼和必将走向衰亡的必然。当心情郁闷无法解脱时,你会偶然从与大自然的融合对语中,得到摆脱生命困境的启示。我非常珍惜、看重在我的生命流程中的这种心灵感受,是这种感受和进而更为直面人生的哲思,给了我回顾、沉思历史的力量,也给了我面对夕阳如同观赏朝霞一样的乐观与勇气。我把自身的这种感受和思维模式,看作是我们民族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心理在自身的烙印,也许并不为过! 如果再说得远一点,当我置身于深秋之中,它又会帮你打开记忆的闸门,让你想起中国传统诗歌中,流传下来那么多“悲秋”、“咏秋”的名篇,而这些传世之作,又无一例外地表现出与自然融合的“天人合一”之中,或是吟唱出人生的悲惨,生命的懦弱,生命的飘泊;或是赞叹生命的昂扬,生命的倔强,生命的永恒!不信你读一读宋玉赋《九辩》的名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诗人悲叹秋天的肃杀的整个宇宙氛围,连同抒发自身生命的被扼杀,身困厄运,“贫士失职而志不平”!整个作品都笼罩在一种低吟的,深秋风声的呼啸,充满对生命的热爱但又无法主宰自身的悲痛之中。 然而,在传承下来的作品中也并非都是这些低吟的生命悲歌,“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同样是深秋的写照,但却活化出另一番生命的境界。这是苏东坡赠给他的友朋刘景文借景抒情、感怀言志的诗。在他尽情秋景的描述中,诗人看重的却是残败秋菊中的“傲霜枝”;却是深秋中的“橙黄橘绿”的生机勃勃。一句“正是”,横扫了深秋残败景象──荷枯、菊残给人心灵留下的低沉的压抑,咏赞出深秋中仍有橘绿橙黄、菊枝傲霜,点染着大自然,“显示出凌冬不凋的品格和生机勃勃的风采,不仅给人以生命永驻的感觉,更意外地给人带来丰收的喜悦。”与其说这是诗人对大自然的描摹,还不如说是大自然的风姿在人的心灵中活化出的一种精神追求和对生命的体验!不信你再读唐人刘禹锡的《秋词》之一:“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在诗人的眼中,那深秋已不是草木摇落的萧瑟,处处却显现出清俊的秋日佳境,真可谓“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后两句更是诗人面对秋景对生命的一种绝妙体验:表面意思是说,假如在这秋风萧瑟之中,你登上高楼便会觉得清凉彻骨,哪里还象春色那种轻艳使得人心发狂呢!春天虽轻飘,但毕竟是美艳、娇好的,春天更是旺盛生命力的象征,然而那春色何尝不是飘忽而过的“轻艳”?在一个人的短暂一生中,青春又何尝不是匆匆的过客?所以唐代大文豪韩愈就说过“皇天平分成四时,春气漫诞最可悲”,所谓“漫诞”者,广大旺盛也。“可悲”者,并非说作者不热爱春天,倒是他对生命的一种深层领悟,显示出一种更加成熟的生命,更为成熟地面对人生! 古人留下来的这些精品,真的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心灵共震。一般情况下,你可以只把它作为艺术欣赏;可是,一旦你的生活境遇,你的心路历程与之相遇、相碰撞之际,那种震撼力、那种给你的人生启示,可以让你欣喜若狂。比如前面提到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东坡这既是自励,也是对友朋的劝戒的诗句;在看似单纯的对秋天的个性感受里,潜藏着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哲理思维的诗句,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震撼自己的心灵。如今当又一个深秋来临,当自己深感“老之将至”莫名悲哀的时候,不知为什么从心底自然呼唤出古代贤人这样的诗句,它让我悟出了:人的一生如果说是四季的话,那么到了秋风萧瑟的季节,又何必悲哀?同样是秋,有的人感受到了秋风扫落叶的残败景象而自怜,可有的人却会象诗人那样领悟到那是难得的一年“好景”,因为他看重的是“橙黄橘绿”的生机盎然、丰收在望。对待自然观赏如此,对待人生又何尝不可以如是观? 所以,我觉得应该珍惜如这类传承下来的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乃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依靠内心体验得来的一种精神修养。当然,如果人们把这种体验还仅仅作为一种“内省”的自我完善,或者还框架在旧有人伦观念束缚之中,那在今天,显然会扼杀人的进取精神,是与人的现代化格格不入的;但是,当我们具有了“容纳百川”的开放性心态,吸取了西方文化中“主体性原则”,同时更能调整和改造我们民族传承下来的“天人合一”、注重人的精神修养的文化精神,这不就是继承,这不就叫发扬光大!


手机版




上一篇: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读史扎记
下一篇: 我最喜欢的四部书

[文章搜索]


GlucoTrust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