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89. 几年来耳闻目睹之怪事情(五)

作者: 杨林沙宕    人气:     日期: 2005/4/12

 怪事之七:糊涂制度罚勤奖懒  躺着比干活划得来

 

我去拜访安妮。

进了门,还没坐稳,安妮劈头就说,都是你写的那些东西惹的祸。这毫无厘头的话让我掉进云里雾里,一时竟没反应过来。我使劲摇了摇头,试图清理掉一天忙忙碌碌积沉在脑海里的繁杂事体,然后请求她讲讲我都惹了什么祸。

“你写的纽西兰十八怪呗。刚看完你写的税务局、Work & Income如何官僚,我就接到了税务局的信,说我在某年多领了他们的津贴,至今未还,连本带利欠下多少,而且还要罚款,云云。我的天哪,我天天上班,天天他们从我帐上扣钱,怎么还欠他们的?肯定是他们搞错了,不是张冠李戴就是无中生有。气人的是,他们那个0800号码怎么都打不通,都不知道该找谁说去,唉!前几天车被撬,心里就够乱的了,再来这码事,可真够烦的。”

没想到我还有这能耐,能写出闯祸的文字。莫非前几天Stagecouch巴士公司司机罢工也跟我写的东西有关系?如果我的那些个闲散文字要真有惹祸的功能,看我写的东西的人不止一两个,那还不得满大街都是撞得七扭八歪的汽车?也没听说谁喝了凉水塞了牙跑去看牙医的?只能说安妮真够不幸运的。

那些文字闯没闯祸不知道,却引起了新的话题。如果说税务局、工收局(Work & Income)等政府部门的官僚作风和低效率是一怪,而这些部门奉之为圣经的制度则更是怪得出奇。

不需要太有心,只要你曾经在下午辰光到过McDonald、KFC、BURGER KING等西式快餐店吃过饭,你就不会看不到经常有这样的景观:一些三十来岁的父母(或者一个母亲、父亲)带着一群孩子,点上一堆汉堡、鸡腿、薯条,在餐厅里占据一大片空间,就着饮料胡吃海喝,尤其是星期四的傍晚――那是政府救济发放到个人账户的日子。不能说所有带着孩子到快餐店吃饭的父母都是领救济的,但一定不在少数。

两百多年前立国的时候,纽西兰几乎全盘沿袭了宗主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政治制度,包括福利政策,使这个国家从立国之日起,就制定了完备的福利制度,基本杜绝了乞讨现象。这个制度是怀柔的、温情的,也曾经是英明的、正确的。这种福利制度是一种以税收制度为主轴的利益再分配机制,缩小了贫富两极的分化,实现了人皆有其衣、人皆有其食,从而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和谐,保护了社会中每一个成员的生存权利,保障了人们的基本生活水平,这也是为什么在各个历史时期,形形色色的暴力、动乱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此起彼伏,而纽西兰却相对平静、安宁。世界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既成的制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就象一套穿在一个儿童身上曾经是那么漂亮的衣冠,无论如何不再适合于长成的少年,更不宜于青年。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法律如今有了比其本身条文还要长的修正案。纽西兰的各种制度和法规也与时俱进做了许多调整,唯独这个福利政策却原地踏步,越来越暴露出背离其设立宗旨、为人肆意滥用的弊端。如果你和我一样因为生活不如意、工作不顺心而烦恼,那么,那些拿着皇家政府的救济,带着一家老小在麦当劳、肯德基餐厅里大口嚼着汉堡、大力撕咬鸡腿的人们一点也不会忧愁。他们知道,这个礼拜的钱用完了,下个礼拜又会有同样数目的钱进入他们的账户。按照这里的福利制度,一个单身母亲,只要生育三个孩子,救济额比一个全职工人的工资还要高,如此好的待遇,只有傻子才要去工作。

记得早几年在本地中文报纸看到过这样的广告:专业办理福利、救济申请,多年经验,保证你不工作也有一份好收入。许多人在最初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都曾经得到过福利制度的帮助,相信大家都知道救济的额度,那点钱刚刚够养活自己的,因此这种“不工作也有一份好收入”的承诺往往被大家当做笑话。有一次与一位朋友在茶楼品茗,聊起这个话题,他讲述的故事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

有一对夫妻,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生活。因为知识与英文水平比较欠缺,一直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政府失业救济是他们一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某一天,得高人指点,他们家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首先那做丈夫的找到收入援助服务局(Income Support Service),也就是如今的工收局Work & Income),说因为感情不和,与妻子分居了。他孤身一人,需要钱买食物,需要钱租房子住,可是如今身无分文,所以请求得到紧急救助。他的“困难”情况博得了工作人员的同情,当即为他办妥了救济申领手续,因为情况紧急,从当日起,就享受救济补贴。其实这位仁兄根本就没离开过家人,在收入援助服务局那儿报的地址是一个朋友的家。他回来后,晚上依旧与老婆睡在同一个房间同一张床上。第二天,他老婆带着两个孩子,也去了收入援助服务局,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控诉”了丈夫“抛弃”他们母子几个的劣行。他们的“困境”,把翻译跟工作人员感染得涕泪横流,立马把救济批给了这“苦命”的母子三人。这样一来,两笔救济以及住房补贴的总额加在一起,比过去一个家庭的福利一下子高出了许多,加上男人在菜店做一份不缴税的现金工收入,一个礼拜总额超过1200元,比一些公司经理收入都高,把他们笑得合不拢嘴。没过两年,他们买了房子,全家人住在车库改装的房间了,所有的正房全部出租,光租金收入就足够给付按揭贷款还款额,他们于是拿着高额的救济,住着免费的房子,今天上山观景,明天下海钓鱼,过着自由自在、优哉游哉的“高贵”生活。

这故事把我听得差点没被茶水呛得背过气去。

难怪朋友的父母(在国内是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者)来到这里住了几个月后,感叹地说,这里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听完后,我却莫名的感到悲凉:难道真正的社会主义就是这样?

如果说过去的福利制度,就象一个曾经富有的老人,托着装满钱币的圆钵站在人们来往的路边,谁有需要,就可以从钱钵里取一枚硬币。那么这制度如今却演变成这样的情形:渐渐地,有人发现,多拿一些也没事,不拿白不拿,于是开始了抢掠。最终,老人华丽的衣衫被撕扯得褴褛不堪。

如果这样的制度再不改革,这位老人的结局是什么?很可能只有托着这个曾经装满慈爱的圆钵,带着破碎的心,去沿街讨饭。

真的希望这不是危言耸听。

 

                       2005年5月11日 奥克兰



手机版




上一篇:88. 几年来耳闻目睹之怪事情(四)
下一篇: 90. 几年来耳闻目睹之怪事情(六)

[文章搜索]


GlucoTrust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