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8月3日的紐西蘭媒體上,有一條社會新聞的標題是「婦女捅同居人下手如此重」(Woman
stabbed partner 'so hard')。這對男女都是嗜酒如命的人,他倆的名字分別是Natalie Ford與Gary
Marshall,男的現年45歲。
事發時,倆人都喝了酒,男的先動手打了Natalie Ford的嘴巴,並將她的頭往門框上碰撞,女方火大之下,就由廚房拿了把菜刀往Gary Marshall的胸口一直拼命地捅。此案現正在奧克蘭高等法院審理,傳喚的證人共有39位之多。
女方究竟是在盛怒之下動刀,還是出於自我防衛或是防衛過當,這是法庭首先要弄明白的事,不過女方在法庭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則是堅不認罪的。
紐西蘭英文先驅報曾做過一項調查:紐西蘭的婦女有1/5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毛利婦則有1/3是經常捱老公揍的。這項調查也顯示出:在過去的10年中,婦女捱打的人數已經增加了150/100。
在被問及「妳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嗎?」有18.4%的婦女都答「是」。毛利婦女則有1/3答「是」,這是太平洋島嶼婦女的2倍。太平洋島嶼婦女與歐裔移民婦女的比例,則同樣的是14.2%。
在同樣的時間,也做了860位的男性問卷,有1/8的男性說他們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在調查了1000位21歲年齡層的男女,有37%的婦女說,是由她們先動手打對方的,男人先打對方的只有22%。同樣的,有34%的男人說他們是先被對方打,先被男人打的婦女只有27%。
「到
底是誰怕誰啊?」(Who’s frightened whom?)「到底是誰先進醫院」(Who end up in hospital?)
根據Dunedin的研究顯示,先進醫院的多半是女性。根據澳洲的一項研究顯示:男人打女人是要控制女人,而女人打男人則是純粹的發洩挫折的情緒。以前曾
被打過的女人,先動手的機會增加了10倍;相反的,過去曾經先動手揍過女人的男人,則被打的機會多了19倍。
女人打人時從不考慮後果,因
為女人打人不會打的很嚴重,也不大會打傷人。男人被打之後,是不大會叫警察的。男人與女人打人的背景也不一樣,動手打女人的男人,大部分是出生在貧窮的家
庭、教育程度不高、功課不好、家庭關係不佳、失業、領救濟金的、喜歡嗑藥的,常常在外打架的,個性不好與行為不檢的人。
使用暴力的女人則是出生於破碎的家庭、父母關係不好、或者是由於過去被打怕了,這次才會先動手打人,要麼就是神經或精神不正常的女人才會先動手打人。
有趣的是調查發現,家庭環境貧窮與學業不好或學識程度低是與婦女暴力無關的。有些女權主義者認為,家庭暴力是社會上的一個很合邏輯的結果,通常都是男人擔任統治者,現在也要他們嚐嚐被統治的滋味。
在
我們中國人的五倫中,夫婦的關係應該是最甜蜜的,但是如果搞不好的話,經常也是最痛苦,最傷人的,以往較保守的社會,婦女往往要忍一輩子,現在則有許多的
管道來幫忙舒解或解脫。忍耐有時並不能解決問題,幸福是要自己去找,自己去珍惜的,成熟而理性的感情是要靠彼此的諒解和互信,決不是靠暴力得來的。當感情
還在的時候應珍惜,當感情失去的時候也只有惋惜了。
夫妻關係猶如河中的兩根柱子,間隔越近,在兩根柱子之間張網捕魚就越容易,但收穫卻少。反之,柱子拉開一定距離,在其間張網捕魚雖然不易,但收穫卻能很大。在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間若能巧妙地運用這種「距離效應」,就能使夫妻間的感情基礎更加牢固。
由於個體的差異,每個夫妻的「距離觀」也會有所不同。所以,夫妻兩個要好好的把握,切不可因距離拉得太近,時間太久,而失去夫妻之間的吸引力,弄巧成拙,反之亦然。
詩經邶風中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之句,而中國的閩南人稱夫妻為「牽手」實在是很寫意。
有
一首歌叫「這一生我只牽你的手」,它是這樣寫的:「這一生我只牽妳的手,這一生飄泊嘗盡苦痛,失去太多始終辛苦生活,還好有妳不嫌棄我,情願淡泊甘心在我
身旁守候,從無怨尤,在這被人遺忘的角落,遠離塵憂,妳我安靜相守。這一生我只牽妳的手,儘管喜樂與哀愁永遠如此沉默。這一生我只牽妳的手,因為今生有妳
早已足夠,這一生我只牽妳的手,只求堅心相守更勝世人歡情若夢;這一生我只牽妳的手,你是否也和我相同?」
願天下有情人,此生永遠甜甜蜜蜜。
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