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华文文化沙龙

孟加拉国散记

作者: 范士林    人气:     日期: 2009/6/11

一 达卡印象

      1990年。四月下旬的天气,一下飞机,一股热浪扑面,顿时觉得像进了火炉。
达卡机场外有几个小女孩乞讨,“Hong Kong dollar please,Sir!(先生,请给点港
币吧!)”小手直伸向你的胸前。同行的小刘拿出几张人民币角票,被我一把抓回去了
来。不给就算了,何必拿人家逗乐呢。我一摸身上没有港币,就从包里拿出一些食物和
糖果给了她们。

     指挥部招待所是位于富人区的一幢洋房。洗了个澡,我一个人就被分配到纳拉扬
工地当翻译,总经理告诉我那边已经有两名翻译,我是首席。稍事休息后当即派车送
走。其余的人全部住下,待翌日送往吉大港工地。

     从指挥部到工地约一小时车程。车穿过达卡市区时,大街上灯光闪烁,两侧绿树
红花,马路当中的路面上一排排红色荧光反射标志,当时中国国内还没有见过。街上也
是车水马龙,不时有高耸的清真寺的塔顶映入眼睑,自行车,有彩绘装饰车篷的人力三
轮车,在汽车和机动三轮车之间插孔穿行。时间已是夜里十一点钟,车子穿过一段“红
灯区”,路边有一些打扮入时,披着薄纱的年轻女孩在和驻足徘徊的男人搭讪。出了达
卡城,车行驶在乡间公路上,路边时有聚集闲聊的的农民,车外一群群飞蛾直往车窗上
撞。车子经过一片香蕉园,再过小镇纳辛迪,眼前出现两家工厂。其中一个是中国无偿
建成的水泥厂,司机告诉我当地人把它叫做“中国厂”,另一个也是水泥厂,是苏联援
建的,因为产能已经落后于“中国厂”,正在扩建之中,仍由苏联厂商承建。我们在其
中分包了一部分安装工程,我就是到该工地任职。所有合作各方人员及文件数据和图纸
规定一律使用英语。

     车子抵达营地时已是子夜时分,可是人们都还没有睡觉。在等待我的到来。这倒
不是为了欢迎我。是因为我为职工们带来了一百多封家书。“家书抵万金”,是中国人
几千年的价值观。由于往国外写信信封要用英文,加上当时国际邮件邮资不菲,重量受
限,有些工人家属又居住在离受理国际邮件的邮局很远,许多人就趁员工轮换之机托带
家信,已成惯例。公司就把这些信交由前往轮换或就职的人员带给国外的劳务人员。一
百封厚厚的信件一抢而空,那些没有得到家书的人不免怏怏。

     营地在一排围栏之中,里面有院子,宿舍,食堂,浴室,还有一个电视室,放些
国产录像带。宿舍是十六个人一室,上下铺。我被安排到一个两人合用的房间,优待有
加。

     第二天在姚总指挥带领下拜访了苏联承包商和孟加拉国业主的同行,谈了工作,
无非例行公事。再召集我方招来的当地劳务分包工头和供货商洽谈,工作就算铺开了。
由于我是从事技术工作出身,所以实际上我不仅要当翻译,有些工程业务总指挥也要我
参与其事。

     营地住着一百多人。工人们一天要干十个多小时,一个月能有一天休息就不错
了。除了前往工地工作外,平时不得出营地,私自出营是严重违纪事件。所以也不需要
太多休假和空余时间。用总指挥的话说,闲了就不太平,喝酒滋事打架,不如安排紧张
点,反倒太平。一个月碰到一个休息日,也不能出去,在营地理看看录像,喝喝酒,猜
猜拳,互相理理发,偶尔跳跳舞,也不成气候,因为营地里一共只有十一女的。谁要是
有一本小说,就会抢破脑袋,三番五次轮不到读。

     只有五个人因工作需要可以任意出入营地,我有幸算是其中一个,营地里有一辆
吉普,两辆中卡,两名专职司机。


手机版




上一篇:大可与小可
下一篇: 介绍苏州评弹——为奥克兰苏州评弹欣赏会而作

[文章搜索]


GlucoTrust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