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爽谈人生 - 阿爽

改了名字﹐丟了身份

作者: 阿 爽    人气:     日期: 2007/12/16

2007年7月底出席了由<奧克蘭孔子學院><紐西蘭金水滴電視>聯合舉辦的首屆國際研討會<中國-紐西蘭文化傳承與變革>

會間﹐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李柏令教授宣讀他的演講稿﹕<汲取多元文化﹐增強母語能力>後﹐談到文化傳承問題時﹐有與會者分享了她一位朋友的改名小故事﹕

“為了方便洋人稱呼他不好發音的中文名字﹐那朋友只好改了個洋名字﹐從此一帆風順﹐毫無問題。”

對于那個改洋名字的理由﹐他沾沾自喜﹐個人卻不以為然﹔本想馬上回應﹐可惜時間有限﹐不能抒發。

一個人的名字是身份象征﹐也代表自己的尊嚴﹐別管洋人能否讀準您的中國名字﹐還是要堅持這名字。他們讀不準﹐您有責任教懂他們﹔但絕對沒有必要委曲求全﹐改名來迎合他們的無知。去年﹐我到某初中去輔導一位新移民學生時﹐他的老師將他的中文名字唸成近似英文發音﹐我即刻糾正她﹐並要她在學生面前重複唸十遍﹐直到正確為止。

多年來為學校召開華人家長會﹐經常有校長﹐老師強烈要求家長千萬要給他們的孩子保留中文名字。原因是很多新移民孩子﹐本來只有中文名字﹐父母為方便老師﹑同學發音﹐就硬給改個通俗

洋名﹐結果﹐當老師點他/她洋名字時﹐卻完全沒有反應﹐因為那根本不是他/她自己熟悉的名字。

改了名字﹐丟了身份。 千萬別方便別人﹐卻丟了自己尊嚴﹔除非您自己也不願作中國人。我不反對您有洋名字﹐可您改洋名字的理由﹐千萬不要是因為要方便洋人發音。

要做有骨氣的中國父母﹐請別把這種錯誤觀念加諸于毫無主見的孩子身上﹐除非您自己也羞為華人﹗

寫于30-7-07

網友評論﹕

1) ZHANG JI GE

的确,人名不仅仅是一种符号,它还是一种文化的载体,甚至是一种身份的认同。任何一种语言中的人名都有它特殊的文化含意。 就拿西方人名来说,由于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大多数人都以圣经中的人名命名,体现的是基督教文化。尽管当代西方人已经不那么富有宗教情结,但人名中的宗教含意仍然存在。 中文人名则大为不同。这是因为,我们可以选择若干单音节字作任意的排列与组合,得到自己喜欢的名字。就这个意义来说,中文的命名要开放和包容的得多,也更加丰富多彩。 林大作家说得对,起一个洋名是个人的选择,但“千萬不要是因為要方便洋人發音”而放弃自己的中文名。 无疑,中文和英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各自都有自己完整的发音系统。中文中的有些发音,英文里不存在,或没有完全对应的发音,如“张”字中的辅音部分。英文中的有些发音中文中也不存在,如“thirty”中的辅音部分。 由于两种语言在发音上的差异,一种语言的使用者在诵读对方人名时自然要碰到一定的困难,甚至是很大的困难,初次接触对方的语言现象,更始这样。 一部分生活在新西兰的中国人(大陆),认为自己的中文名对于洋人来说,发音过于困难,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首先,我们的汉语拼音是一个区别与英语的发音系统,而且是一个完整的发音系统。它并不是按英文字母组合的发音方法来发音的。这就是洋人经常发错中文名的重要原因。 试想,一个几乎永远把“q(u)”发成“k”音的人,他怎么可能想到“q”在中文里会被发成类似于英文中“ch”的音呢?“c”或“x”又怎么发呢?太难!太难! 可是,我们作为中文的使用者难道从来就觉得英文人名很好发音吗?大多数识得英文的中国人,至少都花了三五年的时间强化学习英文。我们已经忘记了,英文以及英文的发音是多么地困难啊! 由此进到另一个方面,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我们已经失去了自我,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评判语言的标准,那就是英文。有人(母语为中文的人)说,汉语是一个“老掉牙”的语言,“几千年来反反覆覆使用那几个老掉牙的词汇”、“汉语没有时态”、“汉语表达不严谨”等等。 如此种种,实为匪夷所思。当然,这些人并不是语言专家,甚至对语言本身并没有作过适当的研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也就好了。他们如果对(自己的)语言的态度是认真的话,在这个信息丰富的时代,迟早会为自己激进的观点,感到脸红。 其实,语言问题只是一个表象,根本的问题是我们怎么看待我们自己;我们怎么接受别人对我们的批评。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后,一步步沦为西方人的奴隶,我们失掉了自信。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文不值,只有抛弃传统文化,向西方学习,才能求得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五四运动”提出了这样的口号“打倒孔家店”,“废除汉字”。回顾历史,尽管“五四”运动是一个进步的运动,甚至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或“中国的启蒙运动”,但它的确是一个矫枉过正的例子。八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又提出了“全盘西化”等口号。民运人士刘小波更提出:“中国人要进入现代社会,需要让西方人殖民三百年”等等,不一而足。

其实,个人也好,国家也好,他的兴衰具有不可预测性。这其中包含着一个普遍的真理,它涉及无数的可能性,无人能够完全把握。人们在分析一个结果的时候,往往只从结果本身出发去找寻符合这个结果的原因。无疑,大家都找到了原因,并据此做出道德判断。 可实际上,原因的原因的原因已经不是原因。假如我们可以从已知的原因推导出结果,那么,这个世界将按照我们的意愿存在,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原因就在于,导致一个结果的原因是无数原因中的某个原因,或者是一些原因,而不是另一些原因的累加。从结果来看,它们具有令人沮丧的偶然性。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我们能够洞察和控制的范围内尽量使事态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我们今天接受到的信息,占绝对多数都由西方媒体提供,我们无意中已经接受了这种强势媒体的观点,并以此为标准对其他问题进行评判。我们好象已经找不到自己。

我们需要维护我们文化中优秀的东西,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标准,我们更需要建立一种自信。

小花豬﹕

很有意义,哎,我现在认识的每一个中国留学生都有英文名字,似乎已经变成了无可厚非的事情。当然我们都保留中文名,可大多数中国学生之间都喊英文名,说简单。我比较喜欢喊他们的中文名字,对我来说更加顺口,喊一个中国人英文名,我觉得那太生份了些。

上海李柏令(LiBailing )

关于“改名字”的问题,我觉得有一个问题需要搞清楚:在新西兰的一部分中国留学生为自己取了个“洋名”,是否算“改名字”?确切地说,应该是“二名共存”:一个是中文名字,一个是英文名字。中文名字多用于正式场合,例如他们的护照上应该仍然是中文名字,并没有放弃;日常生活中,常用英文名字。

有一句成语叫“入乡随俗”。留学生为了便于与当地人的交流,尽快融入主流社会,自愿取一个英文名字,我觉得应该是一件好事。有些华人把中文名字和英文名字合在一起,中西合璧,也挺好。

反观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中文,不少人也会乐意取一个中文名字。例如代表新西兰教育部参加此次“文化传承与变革”研讨会的Izak Human先生也有个中文名字叫“徐义昭”,因为他曾经在北京

学过中文。我想,他并不会因为有个中文名字而“丢了身份”。

有的外国人不取典型的中文名字,但中国人仍然是按中文的习惯来称呼他们,例如David叫“大卫”,John叫“约翰”,等等,他们也能认可,还没听说哪个外国人认为中国人太“无知”而坚持要求中国人读准他们的英文名字。路易艾黎的英文名字是Rewi-Alley,两个名字在发音上也只是近

似而已,有几个中国人能读准他的英文名字?

尽管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但他仍然是新西兰人,并没有“丢了身份”。还有大部分中国人都熟悉的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Dr.Norman- Bethune),当年前来帮助中国人民抗日,

当地老百姓亲热地称呼他为“白大夫”,从来没听说他要求中国人读准他的名字Bethune,否则就要“丢了尊严”。

那么,我们能不能说:连洋人也喜欢中文名字,所以中国人更应该坚持用中文名字,不应该用英文名字?我觉得这样的思维过于狭窄。文化的交流本来就应该是双向的、平等的,我们乐见更多的洋人取个中文名字,当然也不应该反对更多的中国人取个英文名字。在中国生活,用中文名字更方便;在英语国家生活,用英文名字更方便,仅此而已。我们如果只是指望洋人取中文名字,而不许自己的子弟取英文名字,似乎世界上只有中文名字最合理,这恐怕是有点孤芳自赏、一厢情愿了。

因此,我觉得取个什么样的名字,关键在心态。香港歌星张明敏唱道: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是否穿“洋装”、是否取“洋名”,只是表面现象,关键在于目的。旧中国积贫积弱,闭关锁国,老一代华人移民海外,地位低下,被迫改名,甚至有的连姓也改了,于是留下一段屈辱的历史。这样的交流是不平等的。而现在时代不同了,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这样的历史不会重演了。新一代的中国人打开国门,主动地走出去与洋人交流,像洋人取中文名字一样,主动地、自愿地取个洋名,恰恰是有自信的表现。有的人盲目崇拜西方文化,鼓吹“全盘西化”,但他们自己未必取过洋名。所以,不能简单地划一条线,认为凡是不取洋名的就是自信,取了洋名的就是自卑。

因此,在“改名字”的问题上,我觉得我们需要有更平和的心态,更大的包容心,这样才能有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



手机版




上一篇:溦劶~華與異族通婚史(一)
下一篇: 巴力寇提斯爵士榮休了

[文章搜索]


GlucoTrust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