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澳纽网文苑 > 文化杂谈 - 若缺
说苏轼和文同友情的一段佳话
作者: 若缺 人气: 日期: 2006/2/3在中国文化史上,人们不仅熟悉苏轼这个名字,而且是人们非常热爱的一位大文豪;苏轼不仅给我们留下了2700余首诗,300多首词,数以千计的美文,而且他还是一位书画家,特别喜绘墨竹.
文人爱竹,自古而然,而苏东坡尤甚。民间早就流传他所写的咏竹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苏轼爱竹,画竹,还有与他同时代的一位大画家文同友情的一段佳话.读一读苏轼所作《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便可知.
文同,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善诗文,工书画,是宋朝著名的画家,善画竹,自称“湖州竹派”。文与可与苏轼相识于凤翔,后因共同爱好墨竹而结为好友,东坡从师于他.文同做过洋洲(今陕西的洋县)的知州,后于元丰元年(1078)出知湖州(今浙江吴兴),第二年正月还未到任就去世了!生前,苏轼不仅与他经常诗书往来,而且一起探讨,切磋绘画.在文同知守洋洲之际,专门在篔筜谷风景优美的山谷竹林中,构筑亭台,登高欣赏,竹林散步,一有时间就在家里画竹。文同曾专门为苏轼画了一幅绝妙的竹子,苏轼将其题为《谷偃竹图》.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正月,文与可去世.也就在同年苏东坡奉调湖州,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就因“乌台诗案”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在此之前的七月七日,苏轼在庭院里晾晒自己收藏的书画,当他的眼光正好落到文与可送给他的那幅绝妙的竹子上的时候,不觉泪如泉涌,心潮起伏,见物生情,于是就在这一天写下了那篇情文并茂,流传千古,别具一格的怀念文字!
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苏轼打破一般这类文字,总要从友朋的交往与悼念之情写起的常规,扣紧那幅《谷偃竹图》,文中开篇段中就写:“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作者是以赞赏和敬仰之情指出文与可画技的高超和见解的卓越。其中“成竹于胸中”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人们熟知的“胸有成竹”的成语流传至今.作者说“与可之教予如此”,不仅交代出他们是“师生关系”更表现出这是两位大家心灵相通的知己之言.他们爱竹,画竹,也是中国文人的一种精神文化传统,在古代“竹”一直被誉为花中“四君子”(即“梅兰竹菊”)之一,是文人性格的一种象征.苏轼在另一篇专门为挚友文与可收藏墨竹的“墨君堂”写过一篇《墨君堂记》,文中就是这样赞竹的:“风雪凌厉,以观其操;崖石荦确,以致其节。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瘦而不辱。群居不倚,独立不惧。”可见他们“豪气凌云,不为俗屈”的共同志趣和操守!
文章接着通过叙述作者和文与可友谊交往的趣事片段,使读者感受到他们之间的亲密友谊,叙述的言语又是那样的幽默风趣,亲切自然.
当初,文与可画竹成名之际,一些文人雅士纷纷拿着细绢登门求画,与可十分厌恶,把绢掷在地上骂道:“吾将以为袜材!”说是要把细绢作袜穿。此时苏轼正在徐州任上,文与可写信给苏轼开玩笑地说:“近来告诉士大夫,可到彭城(即徐州)去求画”“袜材当萃于子矣。”临末还写了一首诗,其中两句说:“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鹅溪绢,蜀中名绢, 质地洁白光滑,宜绘画;寒梢,指竹.这两句意思是将要用名绢为苏轼画一幅万尺长的墨竹,苏轼信中风趣地回答:“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后来两人的书信往来中,还就世间有否万尺竹展开争论。苏轼在信中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意思是说在人们的艺术想象天地里何尝没有万尺长气势的竹子?文与可回信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归老焉。”并把所画谷偃竹图送给了苏轼,并说:“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这里不仅交代了《谷偃竹图》的由来,更为重要的还是在这回忆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他们的情谊之深!。更为有趣的是,文章还记载:说文与可任洋州知州时,邀苏轼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就是其中之一,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箨龙即竹笋, “斤斧何曾赦箨龙”是说把竹子砍伐了,“清贫馋太守”是说,清贫又嘴馋的太守把笋都吃光了,所以才有“渭滨千亩在胸中”之语。文与可接到这封信的时候,正好文与可与妻子在谷中“烧笋晚食”,碰巧被苏轼言中,所以读罢此诗句,夫妻二人“失笑喷饭满案”。
文中,那些从作者胸中自然流出的耐人寻味,极富生活色彩的语言记叙和描写里,清晰可见两人的志趣何等相同,两人的性格何等相投,两人的友情何等之深!
文人爱竹,自古而然,而苏东坡尤甚。民间早就流传他所写的咏竹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苏轼爱竹,画竹,还有与他同时代的一位大画家文同友情的一段佳话.读一读苏轼所作《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便可知.
文同,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善诗文,工书画,是宋朝著名的画家,善画竹,自称“湖州竹派”。文与可与苏轼相识于凤翔,后因共同爱好墨竹而结为好友,东坡从师于他.文同做过洋洲(今陕西的洋县)的知州,后于元丰元年(1078)出知湖州(今浙江吴兴),第二年正月还未到任就去世了!生前,苏轼不仅与他经常诗书往来,而且一起探讨,切磋绘画.在文同知守洋洲之际,专门在篔筜谷风景优美的山谷竹林中,构筑亭台,登高欣赏,竹林散步,一有时间就在家里画竹。文同曾专门为苏轼画了一幅绝妙的竹子,苏轼将其题为《谷偃竹图》.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正月,文与可去世.也就在同年苏东坡奉调湖州,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就因“乌台诗案”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在此之前的七月七日,苏轼在庭院里晾晒自己收藏的书画,当他的眼光正好落到文与可送给他的那幅绝妙的竹子上的时候,不觉泪如泉涌,心潮起伏,见物生情,于是就在这一天写下了那篇情文并茂,流传千古,别具一格的怀念文字!
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苏轼打破一般这类文字,总要从友朋的交往与悼念之情写起的常规,扣紧那幅《谷偃竹图》,文中开篇段中就写:“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作者是以赞赏和敬仰之情指出文与可画技的高超和见解的卓越。其中“成竹于胸中”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人们熟知的“胸有成竹”的成语流传至今.作者说“与可之教予如此”,不仅交代出他们是“师生关系”更表现出这是两位大家心灵相通的知己之言.他们爱竹,画竹,也是中国文人的一种精神文化传统,在古代“竹”一直被誉为花中“四君子”(即“梅兰竹菊”)之一,是文人性格的一种象征.苏轼在另一篇专门为挚友文与可收藏墨竹的“墨君堂”写过一篇《墨君堂记》,文中就是这样赞竹的:“风雪凌厉,以观其操;崖石荦确,以致其节。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瘦而不辱。群居不倚,独立不惧。”可见他们“豪气凌云,不为俗屈”的共同志趣和操守!
文章接着通过叙述作者和文与可友谊交往的趣事片段,使读者感受到他们之间的亲密友谊,叙述的言语又是那样的幽默风趣,亲切自然.
当初,文与可画竹成名之际,一些文人雅士纷纷拿着细绢登门求画,与可十分厌恶,把绢掷在地上骂道:“吾将以为袜材!”说是要把细绢作袜穿。此时苏轼正在徐州任上,文与可写信给苏轼开玩笑地说:“近来告诉士大夫,可到彭城(即徐州)去求画”“袜材当萃于子矣。”临末还写了一首诗,其中两句说:“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鹅溪绢,蜀中名绢, 质地洁白光滑,宜绘画;寒梢,指竹.这两句意思是将要用名绢为苏轼画一幅万尺长的墨竹,苏轼信中风趣地回答:“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后来两人的书信往来中,还就世间有否万尺竹展开争论。苏轼在信中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意思是说在人们的艺术想象天地里何尝没有万尺长气势的竹子?文与可回信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归老焉。”并把所画谷偃竹图送给了苏轼,并说:“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这里不仅交代了《谷偃竹图》的由来,更为重要的还是在这回忆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他们的情谊之深!。更为有趣的是,文章还记载:说文与可任洋州知州时,邀苏轼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就是其中之一,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箨龙即竹笋, “斤斧何曾赦箨龙”是说把竹子砍伐了,“清贫馋太守”是说,清贫又嘴馋的太守把笋都吃光了,所以才有“渭滨千亩在胸中”之语。文与可接到这封信的时候,正好文与可与妻子在谷中“烧笋晚食”,碰巧被苏轼言中,所以读罢此诗句,夫妻二人“失笑喷饭满案”。
文中,那些从作者胸中自然流出的耐人寻味,极富生活色彩的语言记叙和描写里,清晰可见两人的志趣何等相同,两人的性格何等相投,两人的友情何等之深!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更多
文化杂谈 - 若缺
文章
|
|
|
畅饮菊花 情话重阳 |
|
亲近艺术 远离庸俗 -----观看中国辽宁芭蕾舞团演出有感 |
|
民族的七夕节 |
|
端午话屈原 |
|
视竹为友的文化传统 |
|
别有深情一万重---谭可文书画展观感 |
|
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黄州时期的灵魂历炼和创作 |
|
“才高八斗”与“学富五车” |
|
文化史上有个“竹林七贤”(下) |
|
文化史上有个“竹林七贤”(上) |
|
半山绝句当早餐 |
|
谈庄子的“忘其所不忘” |
感谢您对澳纽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