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穆迅
人气:
5651
日期: 2017/8/7
这里很像新西兰的乡间小路,两边的山岗郁郁葱葱,繁茂的树枝头层层叠叠将顶上的苍穹挤
得只剩一线天。斗折蛇形的柏油环山公路空无人迹,映着天光白惨惨地向着前方伸延,伸延,
似乎永无尽头。
沉寂间天空立时开阔起来,路的左侧少了些树丛,远远看见一座苔痕斑驳的阔大石碑立在路
旁。“这就是惠通桥。”陪同我们的云南省侨办陈处长指着车窗外的石碑说。
一点不错,当我们走近石碑,“惠通桥”三个苍劲大字依然凸显清晰。石碑有一人高,几呈方
形,无损缺。只是经岁月洗练,通身斑斑陈迹,终于与周围融成一体。看刻文此碑于1993年政
府建立。二十多年了,算是有段历史了。
石碑的背后是块平整的空地,空地的尽头惠通桥矗立在那里,怒江缓缓地从它脚下流过。也
许这已不是原先的惠通桥了,但样式仍旧被保留。巨大粗壮的水泥门型柱像一尊天门神叉腿站
立在江边,数十根碗口粗的钢索张牙舞爪地一手抓住地基一手抓住江面上的桥梁。桥梁表面没
有铺设供人过江的木板 ,说明它只是座纪念物,没有实用。
在它的下游不远处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横跨怒江。
惠通桥桥身还算整洁,钢梁涂有暗红漆,色泽均匀沉稳,不见锈迹。水泥门型柱则没有那么
好运气,时间把它抹成个大花脸,薄薄的白粉掩盖不住苍老的本相。像个暮年老兵寂寞地蹲在
那里叙说当年的辉煌。
桥身不长,也就百十来米。更不宽,随便停辆管他是汽车还是马车,绝对一夫当关,万夫莫
开。这般尺寸的桥如今除了当个摆设恐怕也别无他用。在高耸宏大的现代化跨江大桥身影里,
它可以忽略不计。可是在历史宫庙的牌位上它却能占据一显赫的位置。
因为它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转向。
在门型桥柱的旁边仍然保留着一座民国时期的碉堡,固若金汤的水泥围墙,至今仍能胜任枪
弹的冲击。阴森可怖的机枪洞口,虎视眈眈地锁柱桥岸的必通要道。这幅景象在翠鸟争鸣的江
岸中显得极不协调,无端给惠通桥平添了一股肃杀气氛。令人隐隐领悟到它的战略位置。
时间追溯到1942年,那时中日战争处于胶着状态,诺大的中国像一头骆驼被压倒在地,虽然
伤痕累累爬不起来,却还有一口气,心跳还算强壮。而日本人总想找到那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
稻草,却总是无功而返。
这不,在滇缅边界地区双方又不约而同盯上了跨越怒江的惠通桥。
边陲之地云南本属穷乡僻壤,交通闭塞。有一座惠通桥连通怒江两岸已是那个时期的高科
技。要想打通缅甸与云南的“马帮之路”,惠通桥是个关口,有如咽喉要道。屡吃败仗的中国军
队也明白惠通桥的战略位置,知道它不能丢,即便守不住也不能落入日本人手里。于是他们早
已在惠通桥身预放好炸药,以备不利时炸桥阻止日军渡江。
国民党的缅甸远征军作战失利。日军长驱直入很快就推进到怒江附近。仓皇出逃的难民蜂拥
过桥,惠通桥至此乱作一团。守桥的国军本能地意识到日本人可能会乘机化妆成难民浑水摸
鱼,以奇袭的手段夺取惠通桥的控制权。因此神经紧张的守军不敢怠慢,昼夜严查过桥的难
民。
说曹操,曹操就到,日军果不出所料真的假扮难民隐藏在逃难的人流中。不过此时的日军比
国军还紧张,假扮平民只能轻装上阵,万一被提前识破,几条短枪哪能敌得过守军的重武器!
或许这些心虚的日军神经绷的太紧,或许命运之神站到了中国人这一方,就在乔装的日军接
近大桥的瞬间,前方守桥的国军与难民发生争执,为维护治安,士兵鸣枪警告。而日军一听到
枪响却误认为自己露了马脚,仓猝间不顾一切地亮枪直冲大桥。
守军只懵了几秒立即明白敌人就在眼前。双方才交手几回合指挥官预感情况不妙,急忙下令
炸桥!“轰”的一声火光冲天,大桥立时四分五裂。眼见它夹裹着桥上横飞的血肉和惨叫,隆隆
掉进滔滔的江水中……
惠通桥没了,日本人的梦想也没了。怒江成了日军永远不可逾越的天堑。压死中国骆驼的那
最后一根稻草飞了。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日军拿下了惠通桥,通往云南省会昆明的道路基本就无险可守。而
昆明一旦失守,国际间援助中国抗战唯一的后方运输线将就此灰飞烟灭,中国将孤立无援。更
可怕的是日军占据昆明无疑是给当时的中国陪都重庆从背后插上了致命的一刀。使国民党政府
腹背受敌,彻底丧失了抵抗力。神州城头变换大王旗,中华儿女沦为亡国奴的噩梦恐怕要变为
现实。
还好,还有1942年5月5日。那一天惠通桥殉江了,在壮伟惊魄的爆炸烟火中中国历史站在惠
通桥的残骸前顿了一下随即改变了方向。
中国人终于在怒江岸边站住了脚跟,为今后反攻渡江积蓄力量。
此后才有了松山战役、腾冲战役,才有了第二次中国缅甸远征军用美式装备痛宰了日本人。
我站在惠通桥石碑的边上,脸带微笑地对着不断闪烁的闪光灯,心里有股说不清的伤感在蠕
动着。纪念照留下了,伤感也跟着留下了。抗日战争历史不断被我们一页页翻开,逮着个机会
就不厌其烦地重温,连电视剧里不消灭几个日本鬼子(管他是用大刀还是弹弓)就不算时髦
剧。真是用心良苦。可真实的历史在哪儿?没人在意。惭愧的很,我也是眼见了惠通桥这才知
道它的传奇故事,才醒悟到它在中国抗战史中举足轻重的位置。怎么就没人说呢?错了吗?丢
脸吗?恐怕不是。功利遮住了我们的双眼,我们成了盲人摸象,以为抗日战争就是那个样子。
殊不知大象并非只有一只腿。我们能不能抛弃预设立场,去勇敢地面对真实的历史,这才是我
们需要做的。
为惠通桥树碑显示了我们重归尊重历史的理性,虽然有点儿迟,但这个进步是值得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