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联合报》文扬时评 与英语读者一起解读中国新疆 - 澳纽网专栏





首页 > 澳纽网专栏 > 《新西兰联合报》文扬时评

与英语读者一起解读中国新疆

作者: 文扬    人气:     日期: 2011/1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国西北部一块面积约为7个英国,或者6个新西兰,或者2个新南威尔士州大小的边疆地区。

因为它地处偏远,经济相对落后,人们在谈论中国时很难直接想到它,以至于很多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的人们,都不由得惊叹中国之大:居然还有这么一大块经常被人遗忘的角落!

被人们遗忘,主要是因为它长期以来处在中国经济奇迹光环的阴影之下。它远离海岸线,为三座巨大的山脉所分割,气候条件很差,不具备率先进行开发、超前实现起飞的地域优势。

但在另外一种考虑中,即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的考虑中,它的受重视程度,却超过了任何其他地区。

打开地图即可看到,新疆有着5600公里长的边境线,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共八个国家接壤。

而居住在新疆的2千1百多万人口中,共有55个不同民族混居在一起,其中就包括这些邻国的民族。而且有8种宗教共处在一起,其中就包括伊斯兰教、基督教、东正教等这些在中亚各国盛行的宗教。

如何在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多民族共处、多宗教并行、边境线绵长、与多个外国接壤的边疆地区实现和平稳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这样一个课题,不仅是对于中国政府,即使是放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个具有罕见难度的战略性问题。

虽然从历史讲,中国中央政府对于这片土地的有效管治,一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百多年的汉武帝时期,但真正在现代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个意义上的国家统治,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开始的。

国共内战结束后,当时进入新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近二十万人就地集体转业,组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在大沙漠边缘的戈壁荒滩上开垦农田,进行屯垦戍边。

非亲眼所见,外人难以想象这是怎样的一种“开垦”和“建设”。开垦,不是与当地原住民争抢土地,而是在荒无人烟的石头滩上划地为田,从最原始的耕作开始。建设,也没有任何从外地调运的物资和技术支援,而是完全凭军垦战士人拉肩扛,白手起家。

安家落户的所谓“家”,“房子”是在地上挖的地洞,“妻子”是组织上从外地调派来分配给大家的女人,衣服是补丁摞补丁的旧军装,吃的是维持生存最基本的食物。刚刚结束了战争的中国军人,继续以战争的方式转入生产,为后来的建设打下了最初的基础。

这 是只有在中国边疆地区才会出现的故事。若对应到英语读者的理解中,就犹如是当年来到新世界的定居者,不是与原住民争抢最好的土地,而是选择无人开垦的偏远 荒地;不是依靠从当地获得的财富,而是艰苦奋斗白手起家;在与所有原住民和平共处、相互促进的互利合作中,建设起一片片新的家园、一座座新的城市。

今天的新疆,已经到处都现代化了。当年屯垦戍边的情景,只在博物馆和遗址公园里才能看到了。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个中国特色的组织形式仍然持续着,一个城市,也就是一个师,师市合一、政企合一。

用自由民主这两个概念可以解读西方的边疆开拓史,因为征服和掠夺也是自由。但在中国的边疆开拓史上,只有生产建设这两个概念。过去如此,今天也仍然如此。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更多 《新西兰联合报》文扬时评 文章


巴尔的摩骚乱会让美国真正反省吗?

为什么要强调“一带一路”是“合唱”?

“一带一路”倒逼中国海军加速转型

“去政治化”与“再政治化”——兼与汪晖教授探讨“

中国话语一定是中国特色的

揭开西媒言论自由的另一面

李世默和“周末政治”新范式

美古关系正常化:意识形态“墙战”走入历史

大国外交并不以软硬为标准

新世代攻占政治舞台

习近平的“中华版和平承诺”

提前为香港占中做个总结
 

更多>>  





彩虹摄影




浏览微信精选文章,免费公众号推广

感谢您对澳纽网的支持

© 2024 澳纽网 AusNZ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