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联合报》文扬时评 最新的“兵不落地”战争 - 澳纽网专栏





首页 > 澳纽网专栏 > 《新西兰联合报》文扬时评

最新的“兵不落地”战争

作者: 文扬    人气:     日期: 2011/8/24


卡扎菲将会在最后的保卫战中使出神秘“杀手锏”一举击败反政府武装的传说话音未落,的黎波里这座大本营就陷落了。继当年萨达姆不堪一击的巴格达保卫战之后,又一个关于最后的决胜仍然取决于陆军、取决于地面的军事神话破灭了。

表面上看,几个月来的利比亚战事是卡扎菲的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之间使用坦克、机关枪等陆军武器进行的地面战斗。

表面上看,攻防双方在地面上形成包围与反包围,进行寸土必争的阵地战、攻坚战、围剿战。

表面上看,美英法西方联军只是做了一些“空中支援”,没有派一兵一卒参加利比亚土地上的地面战斗。

表面上看,反政府武装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到今天为止的所有军事行动就是世人在电视画面上看到的那些行进的坦克、跑动的民兵、闪亮的炮火、升腾的浓烟。

只有很少人能够清楚地看到,几个月来的利比亚战事实际上是美英法三国使用最先进的空中武器对利比亚政府的打击,地面上反政府武装的推进只是表面文章。

真正的作战指挥在空中,真正的打击也来自空中,真正的战事进展也全由空中来控制,这场战争最主要的部分、最决定性的部分实际上都不在地面。而最后的胜利,也属于那些坐在飞机上操纵着最先进武器的西方军事专家,不属于那些坐在装甲车上朝天鸣枪的利比亚乌合之众。

外 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句话越来越适用于旁观西方联军所发动的军事行动了。当人们对于战争的印象还停留在越南战争、朝鲜战争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战那种传统 场景时,这些从来没有放慢过研发步伐的西方军事专家们,早已静悄悄地完成了多次军事技术革命,并且大大改变了现代战争的模式和形态。

自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到今年的利比亚战事,20年里西方军事技术到底又实现了多少个重大突破,很难估计。但有一点很清楚,外行人是越来越看不懂了,内行人也越来越容易误判了。

的黎波里被攻陷的当天,一位名叫Clive Irving的评论家,向世人展示了这个最新的图景。

在一篇题为“利比亚战争中的幕后英雄”的文章中,他写道:“北约对利比亚的这场战争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这是一个完全在空中指挥和操作的复杂战场。”

他 说,一个全新的作战概念——AWACS,空中预警和控制系统,在这次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在整个天空中,上至同温层,下至海平面,各式各样的作战飞 机,包括电子侦察机、对地攻击机、武装直升机、无人驾驶机、海上巡逻机、高空轰炸机等,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通过美国空军所提供的空中加油,所有这些飞机 都可以在空中停留很长时间,以完成作战任务。

在这次战争中,美英法三国每个国家都出动了各自的AWACS系统,确保能够在战场上保持7天24小时的连续作战。最新的统计数据是,自从打击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展开之后,总计执行了19,877航次的飞行。

中国人有个成语叫“兵不血刃”,通过这场利比亚战争,世人看到的是西方最新的“兵不落地”作战模式。地面上尘土飞扬的血肉厮杀全在你们自己人之间进行,而整个战争的目的、进程直到最后的结果,全部由我们西方人在空中、在电子屏幕前、在操纵面板前“兵不落地”地实现和完成。

统治者永远有统治者独有的思维。今后的战争,人们既看不见指挥者是谁,也看不见侵略者是谁,他们全躲在高高的天空中,而在地面战场上见到的,只是同胞们之间的互相残杀。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更多 《新西兰联合报》文扬时评 文章


巴尔的摩骚乱会让美国真正反省吗?

为什么要强调“一带一路”是“合唱”?

“一带一路”倒逼中国海军加速转型

“去政治化”与“再政治化”——兼与汪晖教授探讨“

中国话语一定是中国特色的

揭开西媒言论自由的另一面

李世默和“周末政治”新范式

美古关系正常化:意识形态“墙战”走入历史

大国外交并不以软硬为标准

新世代攻占政治舞台

习近平的“中华版和平承诺”

提前为香港占中做个总结
 

更多>>  





彩虹摄影




浏览微信精选文章,免费公众号推广

感谢您对澳纽网的支持

© 2024 澳纽网 AusNZ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