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联合报》文扬时评 谈谈红色文化(二) - 澳纽网专栏





首页 > 澳纽网专栏 > 《新西兰联合报》文扬时评

谈谈红色文化(二)

作者: 文扬    人气:     日期: 2011/6/23


前面提到,红色文化产生于下层社会颠覆上层社会的暴力革命,与近代以来曾经被称之为“无产阶级思想”、“无产阶级世界观”、“无产阶级文艺”的一整套精神体系联系在一起。

与 其相对的,是被称为“非无产阶级”的东西,在中国的文革中概括为“封资修”。由于被戴上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帽子的几乎包括了所有 那些基于传统的、基于自然的、基于人性的人类精神产品,于是我们这个誓与“封资修”战斗到底决不同流合污的红色文化,也就天然带有了某种反传统、反自然、 反人性的内在性质。凡经历过文革十年的当代中国人,应该还记得这种文化登峰造极时期的种种表现。

“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 动。”、“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整个世界只有用枪杆子才可能改造”…这些带有反传统、反自然、反人性的性 质且极具煽动、破坏、颠覆之能事的红色语言,在文革当年是被当作“一句顶一万句”的真理通过整个国家机器强行灌输给全体国民的。

文革作为 一场暴烈的社会运动,随着毛泽东的去世而结束了,但以毛泽东思想为核心的一整套红色文化并为随之消亡。暴烈的红色语言被保留在了历史文献中,不再用于指导 红色行动了,但在现代中国的文化土壤上,产生出这些红色语言的一整套精神体系却依然存在,犹如雨林生长于热带,只要土壤和气候不变,它就旺盛如常。

红色文化长期保持为现代中国的主流文化,有着土壤和气候方面的两大原因:

第 一大原因,现代中国的成功建国以及现代化转型,是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革命完成的,与这个历史过程相伴随,红色文化代表了一种胜利文化、成功文化、强 者文化。与此相对,即使代表着“封资修”的蓝色文化可以在万千个其它方面胜过红色文化,但它却在现代建国以及现代化转型这个事关整个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历 史过程中显著地缺席了,很尴尬地与失败的人物、失败的事件联系在了一起。

从晚清蓝色的满汉贵族集团起算,其主导的变法失败了,所指挥的对外战争失败了。民国时期,蓝色保守势力的复辟失败了,统一中国的内战失败了,最后,一个半蓝半红的国民党,即使挟抗战胜利之威,也还是在三年的国共内战中失败了。

赤红色的共产党从一小股青年激进分子和农民武装流寇起家,一路血战下来,不仅打赢了内战,统一了中国,还在朝鲜战争中打败了美国,在中印战争中打败了印度,而后又造出原子弹令中国跻身核大国,成了近现代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强大的胜利者。

胜利者和强者的文化,总是有生命力的。

第 二个原因,正如我的好友寒竹所说的,中国历史上始终存在着强大的平民主义传统,下层社会颠覆上层社会、农民起义成功成为统治者,是频繁出现的现象。与西方 国家绵延几百年上千年一脉相承的贵族社会传统相比,中国可以说是一个没有贵族社会传统、只有平民社会传统的平民国家。这就意味着自古至今中国始终都存在着 强大的“造反有理”文化,近代以来的红色文化不过就是这种以《水浒传》为其代表作的“造反有理”文化的变种而已。

由于这两大原因,尽管红色文化带有种种令人警惕的内涵,但还是会风行于当代中国社会,时不时地展现它的身姿,释放它的威力。(未完待续)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更多 《新西兰联合报》文扬时评 文章


巴尔的摩骚乱会让美国真正反省吗?

为什么要强调“一带一路”是“合唱”?

“一带一路”倒逼中国海军加速转型

“去政治化”与“再政治化”——兼与汪晖教授探讨“

中国话语一定是中国特色的

揭开西媒言论自由的另一面

李世默和“周末政治”新范式

美古关系正常化:意识形态“墙战”走入历史

大国外交并不以软硬为标准

新世代攻占政治舞台

习近平的“中华版和平承诺”

提前为香港占中做个总结
 

更多>>  





彩虹摄影




浏览微信精选文章,免费公众号推广

感谢您对澳纽网的支持

© 2024 澳纽网 AusNZ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