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北京的儒官許嘉璐﹐最少戴著兩頂帽子。
2008年1月下旬﹐他到訪紐西蘭﹐並在奧克蘭大學公開演講<和而不同與同而不和>。
當他戴著官帽‘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名譽主席’發言時﹐是否有官架子﹖我沒見到。可當他戴上儒帽‘北京師 大學教授﹑著名語言學家’時﹐那種博學﹑風趣的儒者風 ﹔我倒領教過了﹐而且心領神會﹐佩服得五體投地。套許教授一句話﹕‘人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到25世紀以前孔子那裡去吸取智慧。’這就解釋了目前海外為何有那麼多大學設立孔子學院的原因﹐奧克蘭大學也于2007年2月設立了孔子學院。
1月24日那天大早﹐欣然接受了奧克蘭孔子學院姚載瑜院長的邀請﹐于聆 許教授的公開演講<和而不同與同而不和>前﹐ 先往孔子學院吸取點智慧。
隨著老馬識途的陳咭蠋煩o我推開坐落于西孟街五十八號四樓的奧克蘭孔子學院那扇大門﹐陣陣墨香襲人﹐撲面而來。‘聖德立言教﹐百代享中和’即時映入眼廉。再左轉入書法班課室﹐又有隸書對聯﹕ ‘夫子之澤必萬世﹐至人所樂惟五常’ ﹐配上橫披 ‘鼠兆豐年’﹔頓時令人如入芝蘭之室﹐
滿沾幽香儒雅氣質。
為承傳書法及中國畫精粹﹐曾任教香港大學的陳咭蠋熖貏e應奧克蘭孔子學院姚載瑜院長邀請﹐每逢週六早上在此開班授徒。九點到十一點教書法﹐十一點到下午一點授國畫。
陳老師的學生包括奧克蘭大學現任教職員及學生﹐也有土生土長華人。目前固定的約十名﹐其中一位叫Duncan-France的﹐特別好學。陳老師給他起了個非常儒雅的中國名字‘范登肯’。
登肯是<新中友好協會>刊物的主編﹐學習中國書畫只16周﹐今天他即席揮毫﹐寫了‘吉祥’兩個大字﹐倒是似模似樣﹔果然名師出高徒。其他還有一位叫Gillian-Reynold的﹐目前是奧克蘭大學
高級職業輔導主任﹐也學得很認真。
陳咭蠋煶奔耸咯o原居香港﹔是當代有名的書畫家。十多年前退休移居奧克蘭後﹐開 <意堂>
書畫室授徒﹐經常參加國內﹑外書畫展。
2005年10月7日﹐陳老師應「澳洲華人美術家協會」邀請﹐參加了在蒙納殊藝術畫廊展出的「中華傳統書畫藝術」﹐主講<中國文字與書法起源>。最近一次則在2007年11月﹐澳華博物館為他舉行了整整一個月的個人書畫展<翰墨寫心源>﹔反應熱烈,好評如潮。為向澳洲主流社會介紹中國畫及書法﹐交上了一張漂亮的成績表。
總覺得﹐移居海外的中國書畫家雖是人才濟濟﹐可要負起薪傳藝術精華﹐引起西方人士學習興趣﹐進而傳播﹑推廣中華精粹給他族的重任﹐非具備流利外語不可。通曉華﹑粵﹑英三語的陳老師能獲得華洋學生高度評價﹑尊重與歡迎﹐原因在此。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從甲骨文、金文演變而為秦篆、漢隸,至東漢、魏、晉定型于楷書、行書及草書。書法散發著藝術的魅力﹐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成為獨放异采的中華文化瑰寶。漢字有漫長的演變發展史﹐不但形成了一种獨特的造型藝術﹐其在歷史長河中還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繼承等重要的社會作用。
當天﹐陳咭蠋熖貏e介紹唐代僧人懷素﹐還展示了自己的珍藏品﹐那是懷素以狂草寫成的〈自敘帖〉。帖中的「馳毫驟墨列奔駟,滿座失聲看不及」,是唐代學人描述懷素創作時快速的用筆;「心手相師勢轉奇,詭形怪 罘弦恕梗c出懷素創作中帶有隨機因素;「奔蛇走虺勢入座,驟雨旋風聲滿堂」,形容懷素書法的動態有如自然景象﹐變化萬千。
全幅行筆上下相連,上一字最後一筆帶出下一字第一筆,或甚至以前一字下半部連接後一字上半部﹔除用筆圓轉外,更打破字距、間距的限制,造成字型豐富的變化﹐有如現代抽象畫般﹐叫人嘆為觀止﹗在今日所見的唐代書蹟大部分為石刻拓本的情況下,懷素〈自敘帖〉墨跡本不僅因年代久遠顯得彌足珍貴,更具體呈現了唐代狂 草藝術的顛峰境界。
現代書法并不單取決于藝術的形式、結构、線條等基本要素,也取決于書法家的品德修養等內在精神﹐時代觸覺及傳導現代社會价值觀念。網絡時代以鍵盤代筆的今天﹐年青一代懂得書法的﹐確是鳳毛麟角。
正當陳老師的學生們即席揮毫之際﹐許教授就由張援遠大使﹑奧克蘭總領館的馬崇仁總領事﹑高宇航領事及其他多位隨行官員陪同到達﹐先參觀了孔子學院﹐再探望陳老師的書法班。欣賞過洋人學員們的作品後﹐許教授除了衷心讚賞外﹐並告訴他們學習中國書法的好處。
許教授說﹕‘寫書法﹐首先得準備好直立的執筆姿勢﹐那樣有利于呼吸﹔提筆時﹐必須將精神集于筆端﹐最後還得安靜思考一下你將要寫的內容’﹔這三重步驟對身體有莫大的裨益。他接著說﹕‘字寫完後﹐要是 到別人的鼓掌﹑讚賞﹐就更得意洋洋了。人一高興﹐心情也就舒暢起來﹔這還不對身體有益嗎’﹖最後還加上一句﹕‘所以寫書法是年長者最好的﹐也是高明的心理治療師和健康醫生。’
罷許教授一席寓意深遠的話﹐我馬上體會到為何風趣而生動的教學法最令學生受落。
忽然想起這裡孩子都有扒地寫作業的壞習慣﹐真想將教授這番話轉告他們。抬頭再看看神采飛揚﹐老當益壯的陳教授也在旁微笑稱是﹔我還能不贊同寫書法可以‘頤養天年延福壽’的事實嗎﹖
從前只知道學習書法可以怡情養性﹐寧靜致遠﹔想不到﹐于聆 <和而不同與同而不和>前﹐已經有了啟發。
您有興趣跟陳教授學書畫嗎﹖請聯絡孔子學院 (09) 373 7599 ext. 84439
Email: confuciusinstitute@auckland.ac.nz
阿爽寫于24-1-08
更多
爽谈人生 - 阿爽
文章
|
|
|
新西兰林爽老龄题材闪小说赏析 |
|
2022虎年特輯(二) |
|
2022 虎年特輯 (一) |
|
新西兰亚裔脑退化症患者缺乏服务 |
|
送牛迎虎話環保 |
|
桃花園陶朗雅遊記 |
|
疫情抑鬱症 |
|
全球华人女性反家暴题材征文 |
|
暢遊豪域寨子山(Howick Stockade Hill) |
|
前塵往事話激流島 |
|
冷鼻子的土地紛爭 |
|
紐西蘭新任的紋臉女外交部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