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彩虹摄影


首页 > 健康频道

家庭妇男骤增是人类进化需要

   人气:     日期: 2005/9/11



            

  据《新科学家》杂志近日报道,过去,男士在家庭生活中的传统角色是一家的经济支柱。当在孩子监护权问题上发生争议时,法院长期以来就认为,按照正常情况,孩子应归母亲抚养。可是,“家庭妇男”现象的出现说明男人同样可以监护好自己的孩子。行为研究者、灵长类动物学家、内分泌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在对父亲的角色进行重新审视和重新评估后发现,“新男人”的兴起具有很深的进化渊源。此外,男人们似乎是在同一种也在影响女人的荷尔蒙的驱动下为照顾后代做准备。

            

  社会变化催生“新男人”说引起争议

  1986年,英国全国只有445位“家庭妇男(全职父亲)”。20年后,这一数字攀升至2.1万多。今年6月,英国平等机会委员会(EOC)宣布,79%接受调查的男士表示他们十分愿意自己在家照看孩子,让妻子出去工作。一种曾经被认为是古怪行为已成为时下的主流。这仅仅是当今世界社会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平等机会委员会的报告受到媒体的广泛报道,这是该委员会始料未及的。男人承担起女人传统角色的趋势仍具有争议,许多人对此表示欢迎,但对于其他人而言,这就像此前有关精子数量下降的报道一样令他们紧张。那些担心“新男人”崛起的人批评这种人“不正常”,并断言科学家将证实他们观点是正确的。过去二十年,行为研究者、灵长类动物学家、内分泌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一直在对父亲的角色进行重新审视和重新评估。他们发现,“新男人”的兴起具有很深的进化渊源。此外,男人们似乎是在同一种也在影响女人的荷尔蒙的驱动下为照顾后代做准备。但这种养育行为只会在社会状况适宜的情形下出现。

  动物学

  哺乳动物的合作性显现男性养育潜能

  科学家一直试图通过研究动物世界来了解人类男性的角色。两栖动物和鸟类动物中的父亲比较乐于携手照顾家庭,甚至在一些物种,包括鸵鸟都存在这种现象。在鸵鸟家族中,保护幼雏被认为是雄性鸵鸟一项令人羡慕的特权。但事实是人类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要分泌乳汁,这种行为加强了母亲和婴儿之间的联系。在哺乳动物中,父亲的作用往往降低到了最低程度,经常只局限于传宗接代。多数父亲不但不照顾孩子,反而无视他们的存在。

  然而,在一些群居的食肉物种,比如大灰狼,雄性主要负责为幼崽寻找食物。过去曾广泛认为,在更新世时期,人类祖先中男性的作用与此相似,适应这种生活方式的过程与两性大脑的形成有直接关系。但通过观察发现,即使在哺乳动物中间,有些父亲仍积极帮助母亲抚养孩子。 
 例如,青猴就能很好地照顾自己的孩子。另外,在当了父亲后,青猴会勇敢地承担起责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雄性青猴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身边照顾它们。然而,对于狨和绢毛猴而言,父亲们在一种称为“合作性养育”的保育系统发挥着作用,即母亲在给孩子喂完奶后,会把它们交到距离最近的猴子手里,由大家轮流照顾。

 

  “合作性养育”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如果说它扮演了重要角色,那么为何又如此罕见呢?它对我们人类行为有何启发呢?

  灵长类动物学、内分泌学

  催乳激素增加为男性照看子女提供条件

  根据这些发现,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灵长类动物学家莎拉·赫迪提出,“合作性养育”是从灵长类动物身上进化而来的,无论原因是什么,但当母亲无法单独照顾孩子时,这种现象就逐渐发展而来。最初,她的观点遭到一些人的反对。

  幸运的是,有关这方面的证据正日益丰富。20年前,英国剑桥大学灵长类动物学家艾伦·迪克森表示,雄性绒在承担父亲角色时,荷尔蒙会发生变化。

  雄性绒同已怀孕的雌性绒在一起时,它们血液中的荷尔蒙催乳激素水平会开始升高,而且在生产前这种状况会一直持续下去。很明显,这种生理现象是为雄性绒在将来照看子女做准备。但人类是否会出现同样现象呢?2000年,由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安妮·斯托丽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人类也会出现同样情况。其研究结果表明,同怀孕妇女生活在一起的男性,他们的催乳激素水平会逐渐上升,在妻子生产前3周会增长20%。与此同时,男性的睾丸激素水平却大幅下降。

  行为学、人类学、社会学

  人的行为、性格的形成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关键期”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如果男性一直以来都存在催乳激素猛增的潜力,为何这种潜力销声匿迹这么多年呢?研究发现,尽管荷尔蒙在决定我们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其作用常常只是为我们行为提供发展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所以,两性身上的催乳激素只提供对子女做出反应的一种可能性。我们就拿说话来打个比方,一个人的先天素质只为他能够讲话提供了可能性,如果没有外部环境的刺激,他永远不会说话。也就是说,如果他从来没有听到过语言,或是即使听到了语言,但已过了生理发展的“关键期”,那么他也无法学会说话。
  或许,在塑造行为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人的行为、性格的形成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关键期”。例如,童年受忽视或受虐待的孩子长大后也容易虐待自己的孩子,即使后来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积极改变,他的这种行为也有些根深蒂固。

 

  研究同时发现,情况远非如此简单。我们同这些合作养育子女的猴子还有一个更令人烦忧的共同点。如果猴子妈妈感觉它无法得到更多的支持,它会对亲生子女表现出一种厌恶情绪,容易将孩子抛弃甚至杀死。在人类社会,一直也存在母亲抛弃婴儿或杀婴的行为,但此举属于犯罪行为。同样,产后抑郁症经常被看作是病态现象,尽管目前还没有找出确切病因。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环境中,或许是时候对这些结论进行重新评估了。

  我们知道,如果社会工作者每周走访一次单亲家庭,那么这些家庭发生忽视或虐待孩子的情况就会大大降低。二战后,西方妇女生活发生的最重大变化就是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多数女性对有权走出家门、自食其力的生活方式表示欢迎。但近年来,这种选择权已演变成一种责任感。同时,由于老板变得越来越苛刻,身为人母的女性们获得的支持正在减少。

  或许,我们人类正在向赫迪所说的灵长类动物“合作性养育”的现象靠拢。这也许能有助于解释“新男人”兴起的现象。很明显,婴儿同父亲间关系的转变不是因生物构造的变化而引起的。如今,基因进化的进程非常缓慢,而经济变革的步伐却是迅速的。但我们的生物机能可以相当灵活地适应经济的变化。所以,或许是如今的社会已发展到迫切需要男性加入育婴队伍的地步了,如此一来,在生理上已做好准备的男人们顺理成章地承担起了这个“神圣”职责。




声明:在澳纽网频道上发表的内容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上一篇:痴情,其实是一种病
下一篇: 探索身体的性敏感地图




彩虹摄影


浏览微信精选文章,免费公众号推广

感谢您对澳纽网的支持

© 2024 澳纽网 AusNZ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