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彩虹摄影

Buy me a coffee 给我买杯咖啡

首页 > 人物频道

恒天然回河北——专访恒天然中国区总裁腾斐励

作者: 尹永铸    人气:     日期: 2011/8/6



恒天然合作集团中国区总裁腾斐励(Philip Turner)仍然清晰地记得,在他的童年,在新西兰的家乡,到处都是乳品加工厂,基本上每隔五公里左右就有一家。

“为什么这么密集呢?”他说,“这是为了保鲜的需要。牧场生产出牛奶后,会装在一个个罐子里,再用马车运到附近的加工厂,这样的距离会保证牛奶的品质不会因温度等条件的变化而受到影响。”

慢慢地,这种加工厂越来越少了。冷却技术成熟之后,这些小型加工厂被慢慢整合,后来每个省只有一家加工厂,再后来,整个新西兰也剩下了为数不多的几家,直到恒天然成为新西兰最大的一家——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乳品加工企业。

自恒天然合作集团2001年成立以来的十年中,腾斐励一直在公司担任高管职务。在加盟恒天然之前,他在新西兰乳品局工作。而在进入乳品行业之前,腾斐励在新西兰外交与贸易部工作了13年,曾在新西兰驻比利时大使馆和驻日本大使馆任职。

2008年,三聚氰胺事发,三鹿破产,拥有三鹿43%股权的恒天然蒙受巨大损失。2008年底,腾斐励临危受命,带领短暂告别中国的恒天然开始了艰难的回归之旅。

这位奥克兰大学毕业的优等生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和法语。我接过他名片的时候,用日语说了一句“阿力嘎刀”(谢谢),他根本就没愣住,会心地一笑,仿佛听到母语般自然。

腾斐励说,他很幸运在中国经济发展良好的时期来到了中国,就像他去日本时一样幸运——他从1999年开始常驻东京,担任恒天然集团日本代表处的负责人,“那时是日本经济的巅峰时期”。

他喜欢中文,目前已经能用简单的中文与人沟通。“日文和中文有相通之处,在学这两种语言的同时,你实际上是在学历史,你可以看到每个词是从哪里来的,不像英文单词,只是单纯的字母组合。”

腾斐励是学历史的。在奥克兰大学,他获得了历史学硕士学位。

 

锦绣:听说恒天然的英文名字Fonterra很有讲究,能解释一下它的含义吗?

腾斐励:FON的意思是“喷泉”或“泉水”,喻意 “源自于水”;TERRA的意思是“土地”,喻意“源自土壤”。只有最好的水和土壤,才能养育最优质的奶牛,产出最好的牛奶。就是这个意思。

锦绣:恒天然集团成立才10年,它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腾 斐励:恒天然是一家很独特的公司,类似合作社性质的企业,新西兰的上万个奶农都是我们的股东。它的历史可以说既年轻又年长。作为“合作集团”,它2001 年才成立,但实际上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自1814年一个英国传教士把第一头奶牛带到新西兰,我们就开始了养奶牛的历史。由于新西兰的气候非常适 合牧草和奶牛的生长,乳业得以迅速发展。1882年,新西兰第一批合作社性质的乳品加工厂出现在一个名叫伊登代尔的小镇上,新西兰第一批奶酪出口商也发端 于这个小镇。到1930年代,新西兰的乳品合作社就已经超过400家了。随之而来的是整个行业的整合,合作社开始逐渐合并,这使技术、运输和冷却的效率达 到更高。2001年7月,84%的奶农参与投票将新西兰乳品局、新西兰乳品集团和Kiwi合作乳品公司合并,从而诞生了恒天然合作集团。

恒天然与中国的合作实际上在38年前就开始了。1972年12月22日,中国与新西兰建交。次年,新西兰乳品局的代表就来到中国,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从那时起,我们就开始了在中国的业务。

锦绣:你曾经做过外交官,这段履历对你有什么影响?

腾 斐励:因为有在政府从业的经历,我确实不像一般的商人。我的外交官经历带给我的益处之一,就是擅长处理比较复杂的关系和事情——我们是全球最大的乳品加工 企业,需要与不同的合作伙伴及利益相关者打交道,此外我们本身还有很多的员工和股东。在中国,我们需要处理与政府、客户、合作伙伴、媒体等复杂的关系。处 理好这些关系,可以让各利益相关方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实现我们共同的目标。

在中国,我有一个特别的感受,那就是一定要跟政府合作,只有符合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利益,才能取得业务的成功。如果企业只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是不会有太大成功的。我们跟政府的目标是一致的,目前食品安全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在这方面恒天然有很多经验可以分享。

锦绣:恒天然如何为市场提供好的产品?

腾 斐励:我认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我们的控制能力,尤其表现在对供应链的把握。乳品的供应链是从乳牛饲养开始,到加工,再到最终的消费者,每一步我们 都能很好地控制质量。当然,新西兰和中国有所不同,在新西兰我们依赖于天然的自然环境,奶牛都是以天然纯净的青草作为饲料,在中国则采取散栏饲养的模式, 尽管如此,我们同样可以保证提供高质量的乳品——恒天然不仅拥有极具成本效应的高效乳品生产体系,同时还是一个不断创新的企业。

锦绣:恒天然在中国的业务模式是怎样的?

腾 斐励:目前我们在中国有四大业务。比较大的一块是出口乳品原料到中国,这些原料包括奶粉、黄油及蛋白质产品等。这些乳品原料大部分都是通过我们自己创新 的、基于互联网的在线交易平台“全球乳品贸易平台(Global Dairy Trade)”拍卖的,今年有60多万吨产品都是通过这个平台拍卖的。

第二块是餐饮业务,主要是将奶油、黄油、奶酪等销售到一些饼屋、比萨店或饭店。在这块业务中,我们的销售人员经常直接跟厨师打交道,教会他们如何使用这类乳品原料。目前这块业务正在积极地向中国二线城市发展,之前主要都是在北上广这些大城市开展。

第三块业务相对较小,是我们的消费乳品业务。目前在中国销售的是安怡和安满两款奶粉,主要功能是改善中老年妇女骨质以及促进孕妇营养健康。这两个品牌的奶粉目前主要在上海和广东销售,现在正准备扩展到江苏。

第 四块业务就是牧场业务。我们于2007年在河北唐山兴建了第一个恒天然牧场。当时从新西兰进口了三千头奶牛,目前已发展到七千头了,现在我们已经把其中的 一千头转到了恒天然位于河北玉田县的第二个恒天然牧场。目前玉田牧场已基本建成,将在11月份产奶。除了这一千头奶牛,我们还会从新西兰引进奶牛过来。我 们也正考虑在玉田建第三个恒天然牧场。

锦绣:为什么要在中国建牧场?

腾 斐励:因为我们考虑到中国的消费市场更多是由本地乳品来满足的。新西兰的乳业以每年3%的速率增长,而中国则以每年10%的速率增长。尤其是,我们都能看 到,在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本地消费者对进口乳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即便如此,进口乳品也只占中国总消费量的10%——15%,也就是说85%的乳品都是 本地产。我们拓展牧场业务,就是希望能在本地生产出高质量的乳品,就近提供给中国消费者。

锦绣:刚才你提到了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这一度让恒天然处于风口浪尖,拥有三鹿43%股权的恒天然在当时采取了“断腕”措施,损失巨大。事隔五六年再回顾这一事件,你的感受如何?

腾 斐励:当时我的职位是首席运营官,或许跟我做过外交官有关系吧,事件发生时,我率领着一个团队负责此事,跟政府进行积极的沟通。在今天来看,我们仍认为当 初的选择是正确的。作为一个食品企业,我们在食品安全上是不做任何妥协的。在三聚氰胺事件中,恒天然损失了8.64亿元人民币,但是我们并不后悔。

虽 然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乳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从积极的一面看,中国政府因此采取了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来控制食品安全,整个乳品行业也对食品安全更加重视 了。我们对政府的措施和政策法规相当支持。政府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事情,需要整个行业和政府合作,树立“质量至上”的文化。我们在这一领域已经积累了一些经 验,希望分享给中国的同行。

锦绣:回到刚才的问题上,恒天然为什么选择在河北建牧场?

腾 斐励:当初选择河北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三鹿在那里。另一个原因,河北是非常适合畜牧业的地区,你从中国地图上能看到,中国主要的乳品生产和加工地 都在北部和西部,而人口密度较大的地方在中部和东部,河北刚好在这些地区的交界地,离周边的消费市场与加工企业都很近。

锦绣:听说在与河北玉田县洽谈的过程中,恒天然曾经46次派人去玉田?

腾 斐励:是的。牧场的投资是比较大的,也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复杂工程。我们需要非常谨慎,毕竟我们的目标是要保证在河北能生产出与新西兰同样高质量的牛奶,因 此,有许多细节需要沟通。目前恒天然正准备在河北建第三个牧场,我们的想法是先在河北建立包含五到六个牧场的牧场群,之后可能会考虑其他省份。

锦绣: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恒天然在中国是如何体现的?

腾 斐励:刚才我也提到了,跨国企业在中国一定要跟政府与行业的目标一致,要对社会有所贡献。我们回馈社会的第一步是通过我们的业务模式,提供高质量的乳品给 消费者,帮助中国乳业的整体提升。另外,我们尽可能地帮助农村地区的民众,因为恒天然的股东主要是奶农,所以我们非常理解中国农民的处境,希望使他们的生 活有所改善。在这方面,我们主要是与宋庆龄基金会合作,在2009年4月共同建立了“恒天然乡村母婴健康项目”,计划在五年时间捐献500万美元用于改善 乡村妇女和儿童的健康状况。启动项目的第一年是在河北省开展,我们捐献了救护车和医疗设备,同时对当地的医疗人员开展了培训和健康宣传工作。在第一年大概 有来自15个县的5万人受益于这个项目。第二年是甘肃省,现在已经有来自38个县的90万人从此项目中受益。今年这个项目将在贵州省开展。我们希望随着这 个项目的推进,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从中受益。

除了恒天然乡村母婴健康项目以外,2010年,我们还设立了总金额为200万元人民币的“恒天然奖学金”项目,在未来四年奖励400名畜牧业和食品科学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以吸引更多优秀的本地人才致力于中国食品行业的发展。

(选自《锦绣》杂志2011年8月号)




声明:在澳纽网频道上发表的内容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上一篇:将荣誉延续 ——访新西兰排球国家队主教练蒋杰
下一篇: 从国家质检员到移民专家—访江洋移民董事长Jenny范




彩虹摄影


浏览微信精选文章,免费公众号推广

感谢您对澳纽网的支持

© 2024 澳纽网 AusNZnet.com